CHI电化学工作站详细教程实用教案.ppt
84页第1页/共83页第一页,共84页•仪器(yíqì)由机体、电源线、数据线、电极线和软件盘组成;•电极线有四个接头,可用于2、3、4电极体系;包括:•工作电极(绿色夹头)•感受电极(黑色夹头)•参比电极(白色夹头)•辅助电极(红色夹头)第2页/共83页第二页,共84页电源线接口电源线接口(jiē kǒu)串行通信串行通信(tōng xìn)口口电解池控制电解池控制(kòngzhì)电极电极电源开关电源开关接地接地RDE信号信号风扇风扇USB接口接口第3页/共83页第三页,共84页•控制电位范围:-10V~+10V•电流范围:-250mA~+250mA•上升时间:<2μS•适用体系:2、3、4电极体系•mV•主采样速率:500KHz•灵敏度:0.1~10-12A/V共34档•电流下限(xiàxiàn):<50pA•具有电流、电位自动或手动滤波功能,自动或手动IR补偿功能,自动调零功能等第4页/共83页第四页,共84页第5页/共83页第五页,共84页•电源线接电源插座和仪器电源插孔•使用串行数据线时数据线接控制计算机的COM口和仪器串行通信(tōngxìn)口;也可以使用USB线连接计算机和仪器传输数据。
电源电源(diànyuán)计计算算机机第6页/共83页第六页,共84页双击双击CHI软件软件(ruǎn jiàn)的的图标运行软件图标运行软件(ruǎn jiàn)第7页/共83页第七页,共84页打开CHI软件后系统会自动(zìdòng)新建一个“untitled”的任务第8页/共83页第八页,共84页单击Setup/System菜单进入系统(xìtǒng)参数设定第9页/共83页第九页,共84页通信端口设定:一般(yībān)选择Com1口,当Com1口被其他设备占用时,可尝试使用Com2口及其他接口交流电频率(pínlǜ)界面(jièmiàn)模式电压坐标轴正方向的位置(左/右)电流坐标轴正方向的位置(上/下)极化电流的正方向(阴极/阳极)当前数据被覆盖时提示保存时同时保存文本文件保存数据文件大小保存备份系统数据清除ADC校准系数第10页/共83页第十页,共84页单击Setup/Hardware Test菜单进入(jìnrù)硬件检测第11页/共83页第十一页,共84页如果已经清除了ADC校准系数(xìshù)会出现要求重新建立校准系数(xìshù)的提示按确定键继续进行出现标准系数建立成功的提示后,按确定(quèdìng)键继续进行,系统进入硬件测试。
第12页/共83页第十二页,共84页硬件测试成功后会显示(xiǎnshì)测试结果如果显示“Link Failed”提示信息,请检查(jiǎnchá):1、仪器电源是否打开;2、通信电缆是否连接良好;3、Com口共享是否有冲突;4、关掉仪器和计算机电源并重新启动,消除静电干扰;5、与设备供应商联系第13页/共83页第十三页,共84页•找一个100K欧姆(1%精度)的电阻,将辅助电极(红色夹头)和参比电极(白色夹头)同时夹在电阻的一端,将工作电极(绿色(lǜsè)夹头)夹在电阻的另一端;•在Setup菜单中单击Technique命令,选择CyclicVoltammetry(循环伏安法);•在Setup菜单中单击Parameters命令,将InitE和HighEV,LowEV,Sensitivitye-006A/V•在Control菜单中单击Run命令,运行初步测试•正确结果如下图所示,如结果不正确要与设备供应商联系调换设备第14页/共83页第十四页,共84页•仪器的电源应采用三相线,并要求接地良好;•仪器不宜经常开关,无人看守(kānshǒu)时建议关机;•使用温度15~28度,此温度范围外工作会造成漂移,并影响仪器寿命;•电极夹头长时间使用造成脱落,可自行焊接,但注意夹头不要和同轴电缆外的网状屏蔽层短路;•风扇噪音不会造成仪器损坏,但噪音太大应予以更换,更换时要使用同样大小同样电压的直流风扇。
第15页/共83页第十五页,共84页第16页/共83页第十六页,共84页菜单栏菜单栏工具栏工具栏状态栏状态栏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平台(píngtái)CHI系统是多文档界面,可同时(tóngshí)处理多组实验数据第17页/共83页第十七页,共84页•File(文件)菜单主要处理文件的新建、打开、存储、删除、转换为文本文件和打印图形数据等功能;•Setup(设置)菜单主要处理实验技术选择、试验参数设定、系统设置和硬件测试等功能;•Control(控制)菜单主要处理试验过程的控制功能,包括运行试验、暂停/继续试验、反转扫描极性、反复运行试验、终止试验等;•Graphics(图形显示)菜单处理实验数据的显示功能,包括当前数据作图、数据重叠/平行显示、局部放大、手工报告结果、图形的颜色字体设置等;•Dataproc(数据处理)菜单主要完成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包括平滑、插值、修改或删除数据点、背景扣除、基线校正、信号平均、数学运算等;•Analysis(分析)菜单主要用于数据的分析,包括校正曲线、标准加入法、数据文件分析报告、时间依赖关系等;•Sim(模拟)菜单可实现对给定反应机理的循环伏安法进行数字模拟;•View(看)菜单用于对界面显示方式的控制,并可显示单前任务(rènwu)的相关信息;•Window(窗口)菜单用于对工作区域现有数据的显示方式的控制;•Help(帮助)菜单包含系统提供的帮助文件和设备供应商的一些信息。
第18页/共83页第十八页,共84页3.2.1File(文件(wénjiàn))菜单New:新建一个任务;Open:打开一个已存储(cún chǔ)的任务;Close:关闭当前任务;Save As:保存当前任务,可使用当前文件名,也可以另外命名,但末尾要加.bin的扩展名,否则系统会提示错误;Delete:删除所选文件;Retrive:在运行中备份实验数据,适合运行时间很长的试验;Update Instrument Program:更新仪器闪存中的程序软件第19页/共83页第十九页,共84页List Data File:将文件数据列表,选定要列表的文件后,系统(xìtǒng)将把文件的数据转换为文本格式显示出来Convert to Text:将选定(xuǎn dìnɡ)的数据文件转换为同文件名的文本文件;文件(wénjiàn)1-1-1.bin和转换的文本文件(wénjiàn)1-1-1.txt第20页/共83页第二十页,共84页Text File Format:设置(shèzhì)文本文件格式格式Import Text File:将选定的文本文件以图形(túxíng)方式显示在当前任务界面中(未保存);导入文本文件1-1-1.txt后显示其图形(túxíng)数据包含内容包含内容XY轴轴数据数据的间的间隔方隔方式式数据点的时数据点的时间间隔间间隔第21页/共83页第二十一页,共84页。
Print:打印当前图形数据,为了能打印出完整数据,系统要求将打印机纸张方向设为横向;Print Multiple Files:打印多个文件,按下Ctrl 键进行多选,也可按下Shift 键进行多选;Print Preview:打印预览;Print Setup:打印设置;Send:发送(fā sònɡ)电子邮件;Exit:退出系统3.2.1File(文件(wénjiàn))菜单最近打开(dǎ kāi)过的文件返回返回第22页/共83页第二十二页,共84页3.2.2Setup(设置(shèzhì))菜单Techique:选择(xuǎnzé)实验技术;Parameters:设置试验参数;System:系统设置;Hardware Test:硬件测试共有(ɡònɡ yǒu)29种第23页/共83页第二十三页,共84页3.2.2.1CyclicVoltammetry(循环(xúnhuán)伏安法)循环伏安法简称CV,其需要设定的参数由上到下依次为:初始电位上限电位下限(xiàxiàn)电位初始扫描方向扫描速率扫描段数取样间隔(电位值)稳定时间灵敏度第24页/共83页第二十四页,共84页。
3.2.2.1CyclicVoltammetry(循环(xúnhuán)伏安法)•V/s时自动(zìdòng)设定分辨率•扫描完整的循环•V/s时启用附属记录器?•V/s时使用高溶解度的ADC系数?初始电位上限电位下限电位初始电位上限电位下限电位电位(diàn wèi)电位时间时间图图1图图2循环伏安扫描中电位随时间的关系如图1或图2,具体由初始扫描方向决定段1段2段3段1段2段3第25页/共83页第二十五页,共84页3.2.2.2LinearSweepVoltammetry(线性扫描(sǎomiáo)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简称LSV,其需要设定的参数由上到下依次为:初始电位终点电位扫描速率取样间隔(电位值)稳定时间灵敏度将开路电压作为中心V/s时自动设定灵敏度V/s时启用附属记录器?V/s时使用(shǐyòng)高溶解度的ADC系数?电位时间线性扫描伏安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guān xì)如下图:初始电位终点电位第26页/共83页第二十六页,共84页3.2.2.3StaircaseVoltammetry(阶梯(jiētī)波伏安法)阶梯波伏安法简称SCV,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diàn wèi)终点电位(diàn wèi)阶跃高度(电位(diàn wèi)值)扫描段数取样间隔(电位(diàn wèi)值)阶梯宽度(时间值)稳定时间灵敏度线性扫描伏安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guān xì)如下图:电位时间段1段2初始电位终点电位可选极谱法模式第27页/共83页第二十七页,共84页。
3.2.2.4TafelPlot(Tafel图)Tafel图简称TAFEL,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终点电位扫描段数在终止电位的保持时间扫描速率稳定(wěndìng)时间灵敏度自动灵敏度Tafel图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guān xì)如下图:电位时间段1段2初始(chū shǐ)电位终点电位保持时间第28页/共83页第二十八页,共84页3.2.2.5Chronoamperometry(计时电流(diànliú)法)计时电流法简称CA,其需要设定的参数由上到下依次为:初始电位上限(shàngxiàn)电位下限电位初始阶跃方向阶梯波数量脉冲宽度取样间隔(电位值)稳定时间灵敏度V/s时启用附属记录器?计时电流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guān xì)如下图:电位时间阶梯1阶梯2阶梯3初始电位上限电位上限电位下限电位脉冲宽度脉冲宽度第29页/共83页第二十九页,共84页3.2.2.6Chronocoulometry(计时电量(diànliàng)法)计时电量法简称CC,其需要设定的参数由上到下依次为:初始电位(diàn wèi)终点电位(diàn wèi)阶梯波数量脉冲宽度取样间隔(电位(diàn wèi)值)稳定时间灵敏度计时电量法中电位与时间(shíjiān)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阶梯1阶梯2阶梯3初始电位初始电位脉冲宽度脉冲宽度终点电位终点电位第30页/共83页第三十页,共84页。
3.2.2.7DifferentialPulseVoltammetry(差分脉冲(màichōng)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fú ān)法简称DPV,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终点电位阶跃高度(电位值)振幅(电位值)脉冲宽度(时间值)取样间隔(电位值)脉冲周期(时间值)稳定时间灵敏度差分脉冲(màichōng)伏安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初始电位脉冲宽度脉冲周期振幅阶跃高度终点电位可选极谱法模式第31页/共83页第三十一页,共84页3.2.2.8NormalPulseVoltammetry(常规脉冲(màichōng)伏安法)常规脉冲伏安法简称NPV,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终点电位阶跃高度(电位值)脉冲宽度(kuāndù)(时间值)取样间隔(电位值)脉冲周期(时间值)稳定时间灵敏度常规脉冲伏安法中电位(diàn wèi)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初始电位阶跃高度脉冲宽度脉冲周期终点电位可选极谱法模式第32页/共83页第三十二页,共84页3.2.2.9DifferentialNormalPulseVoltammetry(差分常规(chángguī)脉冲伏安法)差分常规脉冲伏安法简称DNPV,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终点电位阶跃高度(电位值)振幅(电位值)第一脉冲宽度(kuāndù)(时间值)第二脉冲宽度(kuāndù)(时间值)取样间隔(电位值)脉冲周期(时间值)稳定时间灵敏度信号初始化时保持开路?常规脉冲伏安法中电位与时间(shíjiān)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初始电位阶跃高度第二脉冲宽度第一脉冲宽度脉冲周期终点电位振幅可选极谱法模式第33页/共83页第三十三页,共84页。
3.2.2.10SquareWaveVoltammetry(方波伏安(fúān)法)方波伏安法简称SWV,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diàn wèi)终点电位(diàn wèi)阶跃高度(电位(diàn wèi)值)振幅(电位(diàn wèi)值)频率稳定时间灵敏度方波伏安法中电位与时间(shíjiān)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初始电位终点电位振幅阶跃高度1/频率第34页/共83页第三十四页,共84页3.2.2.11A.C.Voltammetry(交流(jiāoliú)伏安法)[includingphase-selective(含相敏交流(jiāoliú))]交流伏安法简称(jiǎnchēng)ACV,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终点电位阶跃高度(电位值)振幅频率取样周期(时间值)稳定时间直流电流偏移(开/关/<1Hz/<100H)灵敏度自动设定灵敏度交流伏安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guān xì)如下图:电位时间初始电位阶跃高度振幅终点电位取样周期可选极谱法模式第35页/共83页第三十五页,共84页3.2.2.12SecondHarmonicA.C.Voltammetry(二次谐波交流( jiāoliú)伏安法)二次谐波交流伏安法简称SHACV,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yīcì)为:初始电位终点电位阶跃高度(电位值)振幅频率取样周期(时间值)稳定时间直流电流偏移(开/关/<1Hz/<100H)灵敏度自动设定灵敏度二次谐波(xié bō)交流伏安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振幅初始电位阶跃高度终点电位取样周期可选极谱法模式第36页/共83页第三十六页,共84页。
3.2.2.13AmperometricI-tCurve(安培-时间(shíjiān)曲线)安培-时间曲线简称I-t,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取样间隔(电位值)运行时间运行中自动平衡次数(1~3)灵敏度SIs时启用附属(fùshǔ)记录器?SIs时使用高溶解度的ADC系数?安培-时间曲线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guān xì)如下图:电位时间初始电位0运行时间第37页/共83页第三十七页,共84页3.2.2.14DifferentialPulseAmperometry(差分(chàfēn)脉冲电流法)差分脉冲电流法简称DPA,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消除信号电位消除信号持续时间(橙色)脉冲信号1电位脉冲信号1持续时间(紫色)脉冲信号2电位脉冲信号2持续时间(蓝色)脉冲周期(zhōuqī)数稳定时间运行中自动平衡次数(1~3)灵敏度消除信号时断开电路差分(chà fēn)脉冲电流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初始电位清除信号电位周期1周期2第38页/共83页第三十八页,共84页3.2.2.15DoubleDifferentialPulseAmperometry(双差分(chàfēn)脉冲电流法)右侧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diàn wèi)脉冲周期数稳定时间运行中自动平衡次数(1~3)灵敏度差分脉冲电流法中电位(diàn wèi)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双差分脉冲电流法简称DDPA,其左侧可设置两组脉冲的参数,设置内容相同,设置值可以不同,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消除信号电位•消除信号持续时间(橙色)•脉冲信号1电位•脉冲信号1持续时间(紫色)•脉冲信号2电位•脉冲信号2持续时间(蓝色)•消除信号时断开电路电位时间初始电位清除信号电位周期1周期2第39页/共83页第三十九页,共84页。
3.2.2.16TriplePulseAmperometry(三脉冲电流法)三脉冲电流法简称(jiǎnchēng)TPA,其左侧可设置三组脉冲电位的参数由上至下依次为:脉冲信号1电位(橙色)脉冲信号1持续时间(橙色)脉冲信号1时断开电路脉冲信号2电位(紫色)脉冲信号2持续时间(紫色)脉冲信号3电位(蓝色)脉冲信号3持续时间(蓝色)脉冲信号3阶跃高度右侧设置由上至下依次(yīcì)为:初始电位终点电位脉冲周期数稳定时间运行中自动平衡次数(1~3)灵敏度三脉冲电流法中电位与时间(shíjiān)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周期1周期2初始电位阶跃高度第40页/共83页第四十页,共84页3.2.2.17IntegratedPulsedAmperometricDetection综合脉冲电流检测简称IPDA,右侧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脉冲周期(zhōuqī)数稳定时间运行中自动平衡次数(1~3)灵敏度六组不同的电位信号及其保留(bǎoliú)时间综合脉冲电流检测(jiǎn cè)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Oxd E周期1周期2综合时间Start EPeak EReturn EHold ERed E第41页/共83页第四十一页,共84页。
3.2.2.18BulkElectrolysiswithCoulometry(控制电位(diànwèi)电解库仑法)控制电位电解库仑法简称BE,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电解电位终点电流值(百分数)数据存储间隔时间电解前电位电解前保持(bǎochí)时间控制(kòngzhì)电位电解库仑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电解电位0第42页/共83页第四十二页,共84页3.2.2.19HydrodynamicModulationVoltammetry(流体力学(liútǐlìxué)调制伏安法)流体力学调制伏安法简称HMV,其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终点(zhōngdiǎn)电位阶跃高度旋转速率模频率?模振幅?循环次数稳定时间灵敏度流体力学调制伏安(fú ān)法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初始电位终点电位阶跃高度第43页/共83页第四十三页,共84页电位扫描-阶跃混合方法中电位与时间(shíjiān)的关系如下图:3.2.2.20Sweep-StepFunctions(电位(diànwèi)扫描-阶跃混合方法)六组扫描(sǎomiáo)和阶跃控制电位扫描-阶跃混合控制方法简称SSF,右侧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扫描S.I.•阶跃S.I.•稳定时间•灵敏度电位扫描参数设置:•初始电位•终点电位•扫描速率阶跃电位参数设置:•阶跃电位•阶跃时间电位时间终点电位阶跃电位扫描1阶跃1扫描2扫描3扫描4扫描5扫描6阶跃2阶跃3阶跃4阶跃5阶跃6初始电位第44页/共83页第四十四页,共84页。
3.2.2.21Multi-PotentialSteps(多电位(diànwèi)阶跃)多电位阶跃简称STEP,右侧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chū shǐ)电位循环周期数取样间隔稳定时间灵敏度可设定(shè dìnɡ)12个电位阶跃值多电位阶跃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周期1周期2123456789101112阶跃电位第45页/共83页第四十五页,共84页3.2.2.22A.C.Impednace(交流(jiāoliú)阻抗测量)交流阻抗测量(cèliáng)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振幅(zhènfú)初始电位高频低频交流阻抗测量简称IMP,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上限频率•下限频率•振幅•稳定时间•灵敏度(自动/手动)•100Hz以上的测量方式(FT/单一频率)•每次循环的测量次数和取样次数•Hz/<1Hz<100Hz/开)第46页/共83页第四十六页,共84页3.2.2.23Impednace-Time(交流阻抗(zǔkàng)-时间关系)交流阻抗-时间关系简称IMPT,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振幅频率取样间隔(jiàn gé)运行时间循环次数(低于10HZ)稳定时间Hz/ <1Hz<100Hz/开)灵敏度交流(jiāoliú)阻抗-时间关系中电位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时间振幅初始电位取样间隔运行时间第47页/共83页第四十七页,共84页。
3.2.2.24Impednace-Potential(交流阻抗-电位(diànwèi)关系)电位时间振幅初始电位阶跃高度终点电位一次循环交流阻抗-电位关系简称IMPE,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位终点电位阶跃高度(gāodù)振幅频率循环次数(低于10HZ)稳定时间Hz/ <1Hz<100Hz/开)灵敏度交流阻抗-电位(diàn wèi)关系中电位(diàn wèi)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第48页/共83页第四十八页,共84页3.2.2.25Chronopotentiometry(计时电位(diànwèi)法)计时电位法简称CP,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阴极电流阳极电流上限电位下限电位阴极时间阳极时间初始电极(阴极/阳极)数据存储间隔(jiàn gé)扫描段数电流开关控制方式(电位/时间)s时启用附属记录器计时电位法中电流与时间(shíjiān)的关系如下图:电流时间段1段2段3阳极电流阳极时间阴极时间阴极电流阴极电流脉冲宽度第49页/共83页第四十九页,共84页3.2.2.26ChronopotentiometrywithCurrentRamp(电流扫描计时电位(diànwèi)法)电流扫描计时电位法简称CPCR,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初始电流终点电流电流扫描速率(sùlǜ)上限电位下限电位数据存储间隔电流(diànliú)扫描计时电位法中电流(diànliú)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流时间初始电流终点电流第50页/共83页第五十页,共84页。
3.2.2.27Multi-CurrentSteps(多阶梯(jiētī)电流法)多阶梯电流法简称ISTEP,右侧设置(shèzhì)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限电位下限电位循环周期数取样间隔(时间值)可设定(shè dìnɡ)12个电流阶跃值多阶梯电流法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电流时间循环周期1循环周期2123456789101112阶跃电流第51页/共83页第五十一页,共84页3.2.2.28PotentiometricStrippingAnalysis(电位(diànwèi)溶出分析)电位溶出分析简称PSA,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沉积电位沉积电流(diànliú)终点电位溶出电流(diànliú)取样间隔(时间值)稳定时间电位溶出分析中电位(或电流)与时间(shíjiān)的关系如下图:电位或电流时间沉积电位沉积时间溶出电流第52页/共83页第五十二页,共84页3.2.2.29OpenCircuitPotential-Time(开路(kāilù)电位-时间曲线)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参数设置由上至下依次为:运行时间取样间隔(时间值)上限(shàngxiàn)电位下限电位返回返回第53页/共83页第五十三页,共84页。
3.2.3Control(控制(kòngzhì))菜单Run Experiment:运行设定的试验;Pause/Resume:暂停试验/继续试验;Stop Run:终止试验;Reverse Scan:改变扫描方向(循环(xúnhuán)伏安法);Zero Current:零电流(电流-时间曲线);Zero Time:零时间(电流-时间曲线);第54页/共83页第五十四页,共84页放弃(fàngqì)试验的条件放弃稳定时间(shíjiān)的条件稳定时间内显示(xiǎnshì)电流的方式•运行前校正(电流/电位偏移量)•运行前检查连接的有效性•使用开路电位作为初始电位•运行由外部信号触发•下次运行时使用IR补偿•运行后平滑数据•两次运行之间洗涤•两次运行之间搅拌•在沉淀时间内旋转•在稳定时间内旋转•运行期间旋转•两次运行之间旋转•旋转速度•运行前滴汞电极滴落次数•稳定时间内关闭E2设置运行状态第55页/共83页第五十五页,共84页3.2.3Control(控制(kòngzhì))菜单运行重复(chóngfù)次数重复(chóngfù)运行参数设置两次运行之间的时间间隔每次运行前的触发方式运行结束后平均数据结果纪录文件设定(峰/数据)基础文件名(每次命名加次数)第56页/共83页第五十六页,共84页。
3.2.3Control(控制(kòngzhì))菜单多通道编辑(biānjí)通道(tōngdào)选择基本文件名每次运行的触发方式首次运行的通道(按下Set键设置)第57页/共83页第五十七页,共84页3.2.3Control(控制(kòngzhì))菜单宏命令设置(shèzhì)测定开路(kāilù)电位第58页/共83页第五十八页,共84页3.2.3Control(控制(kòngzhì))菜单IR降补偿(bǔcháng)IR降测试(cèshì)测试(cèshì)电位阶跃振幅补偿度超调量IR降测试结果•电阻•RC常数•补偿度•未补偿时的R值下次试验使用IR补偿IR补偿使用方式IR补偿模式手动补偿输入R值第59页/共83页第五十九页,共84页3.2.3Control(控制(kòngzhì))菜单滤波器设定(shè dìnɡ)电解池控制(kòngzhì)第60页/共83页第六十页,共84页3.2.3Control(控制(kòngzhì))菜单•开始(kāishǐ)电位•持续时间•阶跃1电位•阶跃1时间•阶跃2电位•阶跃2时间•阶跃段数•稳定模式?•启用预处理•设定各阶段电位(diàn wèi)/时间•电极•启用搅拌•启用清洗电位阶跃函数设定电极预处理第61页/共83页第六十一页,共84页。
3.2.3Control(控制(kòngzhì))菜单•旋转速度•沉积期间旋转•稳定时间(shíjiān)内旋转•运行时旋转•两次运行间旋转•启用(qǐyòng)溶出模式•沉积期间清洗•沉积电位•稳定时间电位•沉积电位•沉积时间•稳定电位旋转圆盘电极参数设定溶出伏安法方式返回返回第62页/共83页第六十二页,共84页3.2.4Graphics(图形(túxíng)显示)菜单•当前数据作图,将实验测得的数据线绘图;•数据重叠显示,将两组实验数据重叠显示;•增加(zēngjiā)重叠显示文件;•数据平行显示;•增加(zēngjiā)平行显示文件第63页/共83页第六十三页,共84页3.2.4Graphics(图形显示(xiǎnshì))菜单•局部(júbù)放大显示;•手工报告结果;•峰型定义峰型定义(dìngyì)峰的形状显示内容搜索峰的电位范围第64页/共83页第六十四页,共84页3.2.4Graphics(图形(túxíng)显示)菜单X-Y数据作图:一个二维数组作图工具(gōngjù),对于数据点不多的工作曲线,可手工输入X-Y数组、坐标说明、注解等数据第65页/共83页第六十五页,共84页。
3.2.4Graphics(图形显示(xiǎnshì))菜单峰参数作图:将峰电流或峰电位对扫描速度作图,选择三组(sān zǔ)以上的CV或LSV数据,设定电位范围和作图样式,选择是否用最小二乘法报告斜率、截距、相关系数即可开始作图;半对数作图:对于类似预极普图的稳态响应,只要(zhǐyào)输入电位范围即可;极化电阻作图:设定电流为零的电位,和作图的电位范围,即可开始作图第66页/共83页第六十六页,共84页3.2.4Graphics(图形(túxíng)显示)菜单图形设置:此命令用于调节数据显示的参数和细节(xìjié),可选择屏幕显示和打印时是否需要注解、实验条件和结果、网格、坐标轴等内容,还可改变坐标轴方向第67页/共83页第六十七页,共84页3.2.4Graphics(图形(túxíng)显示)菜单颜色和符号:此命令允许用户调节曲线、坐标、背景的颜色,数据显示可以是线条、点或其他(qítā)的符号或形状,线条粗细、符号大小、数据点的间隔都可调第68页/共83页第六十八页,共84页3.2.4Graphics(图形显示(xiǎnshì))菜单•Font(字体):此命令(mìng lìng)可设置数据图形显示时的各种文字说明的字体、大小和颜色。
•Copy to Clipboard(复制到剪贴版):可以将屏幕上的数据图形复制到剪贴板上,用于在其它软件中的粘贴返回返回第69页/共83页第六十九页,共84页3.2.5Dataproc(数据处理)菜单(càidān)•Smooth(平滑):此命令用于平滑实验数据,有最小二乘法和傅立叶变换两种方法,最小二乘法平滑点数取得越多,效果越好,傅立叶变换截至值取得越小,平滑效果越好,但数据失真增大;•Derivative(导数):此命令对实验数据求导,阶数可从1到5,导数过程是高频数据的放大(fàngdà)过程;•Intergration(积分):用于对实验数据积分;•Semiinteg and semideriv(半微分半积分):半微分可将脱尾的扩散峰变为对称峰,有助于分辨及定量测量,半积分将脱尾的扩散峰转换为类似极谱的稳态响应,用于极谱理论分析;•Interpolation(插值):在数据点之间插值,插值后数据点是原始数据点的2n倍,n未插值次数第70页/共83页第七十页,共84页3.2.5Dataproc(数据处理)菜单(càidān)Baseline Fitting & Subtraction(基线过滤与扣除):校正实验数据(shùjù)的基线,以便于更好的测量。
第71页/共83页第七十一页,共84页3.2.5Dataproc(数据处理)菜单(càidān)•Linear Baseline Correction(基线校正):校正实验数据的基线,以便于更好的测量•Data Point Removing(数据点的删除):可删除头尾的部分数据点;•Data Point Modifying(数据点的修改):可修改明显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wùchā);•Background subtraction(背景扣除):先要做背景实验并存盘;•Signal Averaging(信号平均):将已存盘的实验条件相同的多个数据进行平均,以提高信噪比;•Mathematical Operation(数学运算):对X、Y数组作各种数学运算;•Fourier Spectrum(傅立叶变换谱):对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以得到频谱返回返回第72页/共83页第七十二页,共84页3.2.6Analysis(分析(fēnxī))菜单校正曲线:通过(tōngguò)输入标准物质的浓度和峰高,用以计算校正曲线的斜率、截距、相关系数和未知样品的浓度,并作校正曲线图第73页/共83页第七十三页,共84页。
3.2.6Analysis(分析(fēnxī))菜单标准加入法:通过输入未知样品的峰高,加入标准样品的浓度和峰高,计算(jì suàn)标准加入曲线的斜率、相关系数和未知样品的浓度,并作标准加入曲线第74页/共83页第七十四页,共84页3.2.6Analysis(分析(fēnxī))菜单数据文件分析报告:可对多个数据文件产生浓度(nóngdù)分析报告,通过输入物质的峰电位范围、校正曲线的斜率截距、峰的形状和数据类型,一次最多可同时报告四种物质的浓度(nóngdù)分析第75页/共83页第七十五页,共84页3.2.6Analysis(分析(fēnxī))菜单时间依赖关系:通过输入物质的峰电位范围、校正曲线斜率截距、峰的形状和数据类型,可对一组数据产生浓度对时间的依赖关系,输入的数据可存储,供以后(yǐhòu)调用第76页/共83页第七十六页,共84页3.2.6Analysis(分析(fēnxī))菜单特殊分析:对于(duìyú)某一Tafel曲线图,可以通过输入Tafel曲线的电位范围,自动计算出腐蚀速率返回返回第77页/共83页第七十七页,共84页3.2.7Sim(循环伏安法数字(shùzì)模拟器)菜单•反应机理:输入反应机理、实验条件、浓度和动力学参数,选择扩散体系或表面反应,可进行循环伏安(fú ān)法的数字模拟,也可以使用系统预设的机理;•模拟:此命令启动数字模拟返回返回第78页/共83页第七十八页,共84页。
3.2.8View(看)菜单(càidān)•Data Information(数据信息):显示当前数据的基本信息,有文件名、数据产生时间、仪器型号、数据的注解和所进行过的数据处理;•Data List(数剧列表(liè biǎo)):将当前数据以列表(liè biǎo)的形式给出,有自变量和因变量(如电位和电流)的一一对应关系,格式与文本文件相同第79页/共83页第七十九页,共84页3.2.8View(看)菜单(càidān)单击Clock命令后显示(xiǎnshì)的页面•Equations(有关的电化学方程):显示(xiǎnshì)电化学方程的字母、符号的物理意义和量纲、方程式的使用条件等(帮助内容中的电化学主题);•Clock(时钟):显示(xiǎnshì)简易时钟,显示(xiǎnshì)当前日期和时间;•Toolbar(工具栏):工具栏中集合了系统最常用的部分命令,使系统操作起来更加快捷,前面有√表示显示(xiǎnshì)工具栏,没有表示隐藏工具栏,工具栏状态的更改只能在没有任何任务存在的情况下进行;•Status Bar(状态栏):状态栏中主要显示(xiǎnshì)当前系统状态和提示信息,前面有√表示显示(xiǎnshì)状态栏,没有表示隐藏状态栏,状态栏设置状态的更改只能在没有任何任务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返回返回第80页/共83页第八十页,共84页3.2.9Window(窗口(chuāngkǒu))菜单•建立一个新的任务窗口;•任务窗口重叠排列;•任务窗口平行(píngxíng)排列;•排列图标;•已打开的数据窗口列表,前面有√表示单前任务窗口返回返回第81页/共83页第八十一页,共84页3.2.10Help(帮助(bāngzhù))菜单•帮助主题:供用户查询能够提供帮助的内容(nèiróng)和主题,包含大部分命令和设置的注释和应用条件;•有关CHI:显示CHI版本及公司的相关信息第82页/共83页第八十二页,共84页感谢您的观看(guānkàn)!第83页/共83页第八十三页,共84页内容(nèiróng)总结组成及性能第1页/共83页使用串行数据线时数据线接控制计算机的COM口和仪器串行通信口保存时同时保存文本文件如果已经清除了ADC校准系数会出现要求重新建立校准系数的提示正确结果如下图所示,如结果不正确要与设备供应商联系调换设备每次循环的测量次数和取样次数Intergration(积分):用于对实验数据积分Background subtraction(背景(bèijǐng)扣除):先要做背景(bèijǐng)实验并存盘。
感谢您的观看第八十四页,共84页。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