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西厢记简介.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1768****007
  • 文档编号:244419674
  • 上传时间:2022-0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8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西厢记简介篇一:《西厢记》剧情简介 《西厢记》剧情简介 《西厢记》元代杂剧,王实甫撰故事发生在唐代,张生入京赶考,路过河中府,想顺便探望一下小时的同学、现在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的白马将军杜确听说普救寺是当地的名胜古刹,闲中便往一游游玩之时,蓦然间遇到一位绝色佳人,惹得他“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原来这位佳人乃是崔相国府的小姐莺莺,身边陪着的是丫鬟红娘此刻她正与母亲崔老夫人护送其父棺柩至博陵安葬,为乱兵所阻,只得在普救寺的西厢暂住,并写信人京,叫侄儿郑恒前来迎接 为了能够接近莺莺,张生也在普救寺住下,当他听说崔家要为老相国做斋超渡时,便也要求老和尚带一份斋追荐自己的父母红娘接洽好做斋之事从方丈室走出,迎面撞见早已守候在门外的张生张生连忙深深一揖,说道:“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氏,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红娘又好气又好恼,回去告诉莺莺,莺莺暗暗把此事记在心上晚上,莺莺在花园中焚香祝祷,诉述一腔悲绪这时张生隔墙听到莺莺长叹,便高吟一绝,表达情思莺莺和韵一首,两人的感情得到了交流 做斋的日子中,莺莺素服出现,好似玉天仙离了碧霄,“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没颠没倒,胜似闹元宵”。

      慌乱中,莺莺与张生偷偷地眉目传情 此时忽然发生了河桥兵变贼将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索莺莺做压寨夫人出于无奈,老夫人声称:“但有退得贼兵的,将小姐与他为妻此时张生应声而出,修书一封,着人送给镇守蒲关的白马将军杜确,请他派兵解围杜确接信,立即率兵,打败了孙飞虎,解救了崔氏一家和全寺僧俗 贼兵一退,张生等待着好事的到来莺莺满心喜欢,红娘也逗趣逗乐老夫人安排下酒宴,派红娘去请张生张生喜不自禁,“‘请’字儿不曾出声,‘去’字儿连忙答应”想不到刚一见面,老夫人人却叫莺莺“近前拜了哥哥”一听说兄妹相称,莺莺芳心欲碎,张生愤然告辞,急坏了一旁的红娘红娘悄悄与张生说:今晚小姐后花园烧香,先生可用琴音拨动她的心弦晚上,张生听到红娘一声咳嗽,弹了一曲“风求凰”莺莺闻之,不觉泪下,遂命红娘传话,不管母亲从中间阻,我们俩一定要好歹相随 相思人骨,张生染病卧床莺莺派红娘前去探望,带回张生情书一封红娘暗自把信放在妆盒儿上莺莺梳妆时见信,“颠来倒去不害心烦”一见红娘在旁察颜观色,马上羞红了脸,并狠狠地斥责她不应拿这简来红娘深知小姐心里所想,假意说拿这简帖到老夫人面前出首莺莺赶忙拦住莺莺说要以简相酬,不过是为了兄妹之礼,叫红娘送给张生。

      张生拆简一看,顿时喜出望外,原来那是一首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o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分明是约他夜间跳墙相会红娘此时方知莺莺简帖的内容,但愿意成全他们晚间,张生跳过粉墙,一把搂住莺莺却不料莺莺又变脸说:“你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礼,夤夜来此何干?”并扬言把他送到老夫人那里严办张生受此刺激,相思病日益沉重莺莺内疚,又写了一简,假托药方,央求红娘送去张生接简细看,方知莺莺诗致歉,并认真表示:“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雨云来就是说她要效法巫山神女会襄王的故事,真的和他幽会当天晚上,红娘携了衾枕,果然把小姐送进了张生的房内 过了几天,老夫人发觉莺莺语言恍惚,体态异常,情知不妙唤来红娘,问她是否知罪,并欲施行家法红娘一狠心说出了真情老夫人说这都是你这小贱人的不是,红娘抢白道:“非是张生、小姐、红娘之罪,乃夫人之过也红娘接着数落老夫人悔却前言,失信于人,又说:“目下老夫人若不成全,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张生久后得官,惊动官司,还要落个治家不严之罪一番话说得老夫人哑口无言,只得允下这门婚事,但又提出崔家三代不招白衣之婿,叫张生明日上朝赶考,得官后再来娶亲,否则休来相见张生唯唯而退 千里长亭,碧云漫天,黄叶满地,西风阵阵,北雁南飞,一片萧瑟景象。

      莺莺和泪相送,叫他无论得官与否,早早回来,千万不要停妻再娶张生依依不舍,告别亲人,行至草桥歇宿,情思郁结,忽然梦见莺莺渡河前来,一起私奔,途中遭遇一群贼兵,将莺莺抢走,鸳梦惊破,不免又增一番怅惘 再说郑恒接到老夫人的信,从京城赶到河中,闻得表姐已嫁与张生,不胜怅恨,遂编造张生已被卫尚书家招赘的谎言,欲使莺莺改嫁给他这时恰好张生状元及第,回来迎娶,白马将军同时奉旨前来,为崔、张二入主婚郑恒自知有罪难赦,触树自尽云开雾散,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爱情颂歌《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篇二:西厢记作者事迹简介 王叔晖 《西厢记》是我国画家王叔晖创作于1954年的连环画,获得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 王叔晖自幼喜欢绘画,十五岁入中国画学研究会,先后师从吴镜汀、徐燕荪、吴光宇等名家习画 她天资聪慧,勤苦好学,画风尤受仇英、陈老莲的影响,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949年参加工作,历任出版总署美术科员,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图案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组长、专业画家 1976年退休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第三届理事擅长工笔重彩人物画 。

      绘画人物造型含蓄中略加夸张,线描健劲有力,落墨洁净,设色明艳清雅,一扫明清以来的颓废画风,开一代新气象王叔晖学古不泥古,用她的话讲就是:“绕开道,走自己的路”同时,她也没有拒绝西方的绘画经验,合理的吸收了比例、解剖、透视等创作技巧尤其在整体价值取向上,她追求的是纯中国的古典式审美情趣,在“尽精微”的工笔重彩画中追求“致广大”的生动气韵这使王叔晖成为当代工笔重彩画的一代宗师 中国画作品有《夜宴桃李园》;连环画作品有《孔雀东南飞》和《西厢记》等,《西厢记》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 王叔晖是我国著名的女画家,擅长中国工笔人物画、连环画她毕生孜孜以求,探索画艺,作画题材以古代仕女为主,其作品有连环画《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杨门女将》,单幅人物画有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等,晚年以《红楼梦》人物创作为主其代表作《西厢记》所赢得的声誉远远超出了国界,《西厢记》特种邮票的发行,再次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对王叔晖,著名画家潘兹是这样评价的:“王叔晖是老一辈著名的女画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以工笔重彩形式从事连环画创作,对连环画艺术的提高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位 她的《西厢记》运用极其娴熟的传统的技法,细腻而生动地刻划了人物的形象,再现了这个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称得起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是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名剧百世并传的??中国连环画史将永远记载她的创辟之功和这部代表作品。

      《西厢记》邮票的创作,动议产生于1979年,完成于1980年底,1983年2月发行,而王叔晖的第一部《西厢记》彩色连环画,是在1954 年画的,前后历时近30年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婚姻法公布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把创作《西厢记》连环画的任务交给了王叔晖选择这一题材当然有配合宣传的意思,但当时大概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一年后问世的这部连环画,竟成了载入新中国美术史的佳作专家评价这套16幅本的《西厢记》连环画特点是:人物形神生动,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色彩典雅端丽,线条流畅刚劲为画这组作品,王叔晖几乎投入了几十年画仕女画的全部经验,也投入了自己的丰富情感10年之后,这部作品荣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的“绘画一等奖 1957年,王叔晖再次提笔,创作了 128幅本的白描连环画《西厢记》如果说前一次画《西厢记》所要求的是超越古人,那么这一次创作的要求是超越自己然而,“文革”时,这部作品被判为 “毒草”,118幅绘画原稿被销毁,唯存中国美术馆收藏的10幅 1979年初,《西厢记》重印本发行,与第一版一样,印数在10万册以上,至今已成为连环画收藏者寻觅的珍品 1981年第一期《中国画报》将16幅本的工笔重彩连环画《西厢记》全部刊出,大受欢迎。

      1979年第四届全国文代会期间,王叔晖接受刘硕仁代表邮票发行局的邀请,答应创作《西厢记》邮票她考虑,虽然仍是画仕女画,但专为邮票而作还是第一次,计划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决定在次年年底之前完稿 果然,王叔晖如期完成“惊艳”、“听琴”、“佳期”和“长亭”4幅邮票图稿这4个场景在原来的16幅本连环画中都曾出现过,考虑到点和局限,人物都尽量放大,占了画面的主要位置,同时舍去了次要人物和一些场景 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一位音乐家曾向画家指出,16幅本《西厢记》中“听琴”一幅有个小小错误:张生弹琴右手用了食指拨弦,其实应该用中指这一提醒,王叔晖在心里记了多年,终于在这次再创作中得以改正等1983年《西厢记》邮票发行这一年,王叔晖已71岁高龄 篇三:西厢记梗概 王实甫《西厢记梗概》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老家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普救寺崔莺莺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书生张生本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碰巧遇到殿外玩耍的小姐与红娘为能多见几面莺莺,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住进了西厢房 张生到后花园,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率领五千人马,要抢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任征西大元帅张生写信给他,杜确率兵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 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此事被老夫人察觉,于是叫来红娘拷问,红娘据理相争,说服老妇人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

      真相大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西厢记简介》出自:百味书屋链接地址: 转载请保留,谢谢!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