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仁化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粤教版【会员独享】.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琴****
  • 文档编号:8121481
  • 上传时间:2017-09-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广东省仁化中学 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语 文 注意事项:1. 考试将 1—8题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其余试题在答题卷内作答,未按要求作答该题一律作零分处理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班级、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涂改液、改正纸和透明胶等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答题卷上交一、本大题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机杼/枢纽 扉页/蜚声 黑白相间/间不容发B.奢侈/豆豉 旧箧/面颊 脉脉含情/脉络分明C.鞭笞/苔藓 垣墙/盘桓 押解赴京/解甲归田D.联袂/昧心 蹒跚/姗姗 低声呜咽/吞咽口水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共和、民主、宪政,它们本来不只是理念,更应该是生活方式,最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但是百年以来,这些现代理念始终不能在物换星移中完成两个转换,即从理念到日常生活方式的转换,从小众话语到大众话语的转换。

      仿佛海市蜃楼,固然万般华美千般绚烂,但始终接不上地气,与最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无缘其曲高和寡,无力影响现实轨道,也就是逻辑的反其道而行之A.物换星移 B.海市蜃楼 C.曲高和寡 D.反其道而行之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8 月 10日晚的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被青春占领:3000 多名年轻的来自五大洲的大学生齐聚深圳,在这里拉开世界大学生沙滩音乐会的帷幕B.对于美国的债务问题,中国公开的立场一直是,指责美国不顾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所应肩负的责任并试图“通过发行债券解决自身造成的问题”的行径C.挪威办公大楼门前突然发生爆炸,巨大的冲击波严重破坏了这座 17层高的大楼和附近的多座建筑,现场一片狼藉此次爆炸造成至少 7人左右死亡D.在连续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按照有关部署,从 2010年 1月 1日起,再次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由此观之,保障房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保障房的拥有环节来把关②对于利用保障房谋利的行为,打击时一定要精准③只要避免了保障房家庭拥有多套房产的问题,那保障房出租、闲置、出借等,都不会成为问题。

      ④一要在保障房的申请上严格把关,防止富人“鸠占鹊巢” ;二要避免保障房在业主手上的“富余” ,一旦房主出现购买商品房的行为,保障房在其身上的保障意义已经失去,就应由政府收回⑤把住一个关就能解决的问题,何必多处使劲呢?⑥如果没有多套住房,出租肯定也是为了居住需求;闲置则很难存在,即使存在,也只能是不得已的短期行为;而出借,则是个人在承担多余的成本,也不会持续存在A.②④①⑤⑥③ B.①③⑥⑤②④ C.①②④③⑤⑥ D.②④①③⑥⑤2二、本大题 7小题,共 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小题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生长陵魏其已为大将军后,方盛,蚡为诸郎,未贵,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蚡益贵幸,为太中大夫蚡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孝景崩,即日太子立,称制,所镇抚多有田蚡宾客计策,蚡弟田胜,皆以太后弟,孝景后三年封蚡为武安侯,胜为周阳侯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建元元年,丞相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籍福说武安侯曰:“魏其贵久矣,天下士素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魏其,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魏其为丞相,将军必为太尉。

      太尉、丞相尊等耳,又有让贤名 ”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魏其侯为丞相,武安侯为太尉籍福贺魏其侯,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方今善人誉君侯,故至丞相然君侯且疾恶,恶人众,亦且毁君侯君侯能兼容则幸久,不能,今以毁去矣 ”魏其不听 武安侯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武安日益横建元六年,窦太后崩,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免以武安侯蚡为丞相,以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天下士郡诸侯愈益附武安 武安者,貌侵,生贵甚又以为诸侯王多长,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蚡以肺腑为京师相, 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君何不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即上以将军为丞相,必让魏其 让:责备B. 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 微言:暗中进言C. 丞相昌、御史大夫青翟坐丧事不办 坐:停止D. 武安者,貌侵,生贵甚 侵:欺凌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 魏其已为大将军后 将军必为太尉B. 武安侯以王太后故 非痛折节以礼屈之C. 武安侯乃微言太后风上 是后乃退D. 天下吏士趋势利者 武安侯田蚡者,孝景后同母弟也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田蚡骄横的一组是( ) (3 分)①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 ②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③ 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 ④蚡以肺腑为京师相⑤ 治宅甲诸第 ⑥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

      汉景帝去世后,太子登位继立,朝廷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B. 田蚡刚掌权就想当丞相,但经过籍福劝说后,面见皇帝,提出把相位让给魏其侯C. 籍福提醒魏其侯要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否则,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但魏其侯没有听从他的话3D. 武安侯田蚡因皇上虽然刚刚即位但年纪却老了,自己就以皇帝的至亲心腹把持朝政,掌管官吏的升降,引起皇上的不满9.翻译下面的句子 (10 分)①蚡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 (3 分)②上乃曰:“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3 分)武安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而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 (4 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 分)浣溪沙·洞庭张孝祥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 ① 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1)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 分)(2)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 (4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 (6 分)(1) 子曰:“夫仁者, ,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 ”(2)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 不违农时, ,鱼鳖不可胜食也4) 桑之未落, ,无食桑葚三、本大题 4小题,共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题论 宋 诗钱钟书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 ,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在晚清, “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

      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毛泽东同志早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4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 ”宋诗就可以证实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表示出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的危险这个危险倾向在宋以前早有迹象,但是在宋诗里才大规模的发展,具备了明确的理论,以至于罩盖着后来的元、明、清诗把末流当作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里的流行性感冒嫌孟浩然“无材料”的苏轼有这种倾向,把“古人好对偶用尽”的陆游更有这种倾向;不但西昆体害这个毛病,江西派也害这个毛病,而且反对江西派的“四灵”竟传染着同样的毛病他们给这种习气的定义是:“资书以为诗” ,后人直率的解释是:“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 ”宋代诗人的现实感虽然没有完全沉没在文山字海里,但是有时也已经像李逵假洑水,探头探脑的挣扎 从古人各种著作里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孳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和书箱砌成了一座象牙之塔,偶尔向人生现实居高临远的凭栏眺望一番内容就愈来愈贫薄,形式也愈变愈严密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了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选自《〈宋诗选注〉序言》 ,有删节)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 题选对两项给 5分,选对一项给 2分,多选不给分)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从南宋到元、明、清,对宋诗的评价虽然褒贬迥异,但都犯了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批评有失分寸B.唐代以后的诗人都会有类似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时候的感受,担心自己无法守住前人丰富的文化遗产C.有唐诗作榜样,宋人就只能模仿与依赖,就只能在技巧和语言方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