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商代内外服制度的发展和演变.doc
15页浅谈商代内外服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尚书酒诰》所载商王朝实行了内外服的制度,得殷墟甲骨文和周代金文 佐证,确为贯穿商王朝始终的重要政治制度内外服是相对于〃大邑商"而言, 〃大邑商〃是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其内居住着内服贵族家族,内服由中央的百 寮和地方的宗族之长以及里长构成〃大邑商"之外是侯、甸、男、卫、邦伯等 名号的外服势力,并与商的敌对方国犬牙交错分布内外服反映了商代的国家结 构与管理模式,内外服为巩固商王朝统治而设,可谓商代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商 汤灭夏后,在伊尹等贤臣辅佐下,建立了包括内外服制度在内的新的国家制度, 初步稳固了天下局势学界对商代内外服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内外服与商王的关 系以及商王朝对内外服的管理,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文章从商代前期、中期、 后期三个时段考察内外服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及内外服制度在商王朝发展历程中 的作用一、商代前期内外服制的巩固与发展商代前期始自商汤至于雍己,商汤灭夏后通过颁行一系列措施建立内外服的 国家结构,后历经有作为的太甲、大庚商王的经营,使得商代前期国势强盛,内 外服制度逐步完善至大庚三子小甲、大戊、雍己争夺王位,引发内服的分裂以 及外服中的邦方势力叛离,商王朝出现了建国以来的首次衰败景象。
)太甲、沃丁、大庚时期内外服的巩固商汤之后由太甲即位《史记•殷本纪》载太甲即位之后,卿士伊尹作《伊 训》《肆命》《徂后》,以教导、告诫太甲但是太甲即位三年仍不明朝政、暴 虐、不遵汤法、舌L德,这使刚建立的商王朝处于倾覆的危险之中于是伊尹为首 的内服朝臣放逐太甲于商汤葬地桐宫伊尹掌控了商王朝的政权,〃有理由说在 太甲被放逐期间,伊尹是暂让太丁之弟、太甲之叔外丙代立为王,治理朝政的, 而自己则相之,这也正应了《左传》’伊尹放太甲而相之’的说法这就是外丙 不但为王,而且世次在太甲之后的真正原因〃太甲在桐宫三年,学习商汤法度, 听伊尹之训,悔过、反善、自责、归贤,伊尹乃迎立太甲而授归国政《古本竹 书纪年》所载〃于太甲七年〃太甲复位,表明伊尹虽立外丙即位,但并没有改元, 伊尹复迎立太甲在太甲七年,正合于太甲即位三年而被放逐,居桐宫三年后而复 位的时间从商汤故去至太甲的即位、放逐,夕卜丙的即位,以及太甲复立,这样的王位 继承大事,都是内服重臣伊尹等在其中起决定作用在商开国初期,内服臣子在 国家政权建设与巩固、王位继承等重大事情上具有决定王朝命运的重要作用而 此时的外服,因中央政权的稳固,而没有发生叛乱的情况。
太甲复位,天下安宁, 行大事于宗庙《今本竹书纪年》:〃(太甲)十年,大饗于太庙,初祀方明 清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云:〃大饗者z福祭也太庙,契庙也《礼记•祭法》 日:’殷人福窖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尔雅•释天》曰:坏帝,大祭也‘盖 宗庙之饗莫大于福……五年之大福及终王之吉祷始及其祖之所自出,而非天子不 得彳迪”太甲十年,于太庙广泛地祭祀了祖先并兼及故去的功臣,这些祖先和功臣的 后代是商王朝内服的主要组成部分,祭祖实为团结内服朝臣的重要宗教活动〃初 祀方明〃者,《仪礼•觐礼》云:〃诸侯觐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 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郑玄注:〃方明者,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 清孙星衍谓:〃方明者,上下四方之神明,天之司盟也〃太甲于其即位十年首 次举行殷见四方外服的会同之礼,检验外服的〃服立四方神之位,祭祀上下四方神,太甲与四方外服在天地四方神面前举行盟誓,进一步巩固商王与外服的太甲之后由子沃丁即位现有材料关于沃丁时期比较重要的事件是,命咎单 作王朝卿士辅政,对故去的内服重臣伊尹举行隆重的葬礼和祭礼,以拉拢更多的 内服臣子为商王朝尽心职守沃丁崩,弟大庚立大庚时期内外服的情况,现有史料缺载。
二)小甲、大戊、雍己时的内外服大庚三子小甲、大戊、雍己相继为王小甲时期,商王朝出现了建国以来 首次衰败景象,史称〃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夕卜服脱离王朝管辖,不来朝见商 王商王大戊在位时,整顿内服制度,先后册命伊陟、臣扈、巫咸为王朝卿士, 统领内服群臣,辅佐大戊治理国家,使得商王朝出现建国以来空前强盛的局面外服、方国闻之,都来朝见臣月氐如《今本竹书纪年》载”二十六年,西戎来宾, 王使王孟聘西戎"〃六十一年,东九夷来宾"当非虚言大戊治国使得呈现衰势的商王朝又强盛起来,除其修德、整顿内服任用贤能 作朝臣外,还有加强宗教统治功能,重视农业生产和加强军事力量等措施《今 本竹书纪年》称:〃十一年,命巫咸祷于山川"〃三十一年,命费侯中衍为车 正〃〃三十五年,作寅车〃祭祀国内山川,祈求神灵祐助国家据《史记•秦 本纪》费侯中衍为秦之先,大戊以其善御,而命其作车正之官寅车,《诗•小 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毛传:〃夏后氏曰鉤车,先正也殷曰寅车,先疾也周曰元戎,先良也"郑笺:〃鉤、鉤股,行曲直有正也寅,进也二者及元戎皆可以先前启突敌阵之前行则大戊任命善御的中衍为车正,改进和制造战车,可能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所以才有西戎、东九夷等方国的归附朝贡。
《今本竹书纪年》称大戊〃四十六年,大有年"这一年商王朝经营的土地获得大丰收,可能商王朝对农事加强了管理,如晚商甲骨文反映商王朝有专人 负责经营管理国家的土地大戊时也可能设置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内服官员,才 会有粮食的丰收《今本竹书纪年》称大戊〃五十八年,城蒲姑〃随着军事力 量的增强,大戊将其势力向东方扩展,建城于蒲姑之地,奠走了后世商王朝经营 东方的基础,〃蒲姑〃在殷末仍是商朝重要的势力范围大戊之后,王位由其弟雍己继承商王朝经历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衰落,史 书谓〃殷道衰,诸侯或不至"随着商王朝统治力量的衰弱,部分外服逐渐摆脱 商王朝的控制,不朝王纳贡从商汤建国到雍己时,商王朝共经历了五世八王先 后继位,前四世中只有外丙即位是伊尹放大甲特殊历史情况造成的,其余皆为长 子继承商王位商朝前期这五世商王大都能够在内服臣子辅佐下,治理国家,团 结和拉拢外服甚或臣服的方国翻屏殷邦,维系商国家的稳虱二、商代中期内外服制的衰落商朝中期自商王中丁始,至阳甲止商代中期,王位不仅在兄弟之间传承,还出现叔夺侄位的恶性竞争,王位纷争导致内服势力的损耗,岀现外服干预王位 继承的现象—)王位之争与内外服势力的损耗中丁为大戊子冲丁即位表明支持大戊一支的内服朝臣势力占多数。
中丁把 国都从亳迁到嗷郑州商城二里岗上层第一期遗址当是中丁所居之嗷都中丁迁 都于嗷,很可能是为了削弱反对势力的影响,以保住王位王位的争夺斗争削弱 了以商王室为核心的内服势力,边境上臣服纳贡的外服方国也开始叛乱,如《后 汉书•东夷列传》注:“《竹书纪年》曰:’仲丁即位,征于蓝夷’也〃中丁 在位时曾征伐叛乱的蓝夷中丁弟外壬即位仍都嗷(嚣),但曾于距离嗷都不远的小双桥建立离宫别馆, 外壬时期,商王朝的外服发生叛乱,《今本竹书纪年》称外壬时:"邳人、姊人 叛"《左传•昭公元年》有云〃商有邳、妬,杜预注:〃二国,商诸侯丕B 今下邳县〃按姊人当即甲骨文中所见的外服“先侯“(《甲骨文合集》9486、 10923) z邳人即甲骨文中的外服〃不伯"(《合集》3410)外壬短祚而亡, 其弟河亶甲即位,亦有可能出于王位争夺河亶甲为削弱商王室及内服臣子中反 对者的势力,迁都于相这样导致商王朝统治核心内服势力再次分裂,国力削弱,《史记•殷本纪》称〃河亶甲时,殷复衰〃外服和方国时常叛乱内侵,《今本 竹书纪年》云:“三年,彭伯克邳〃"四年,征蓝夷 〃五年M先人入于班 方彭伯、韦伯伐班方,先人来宾据《国语•郑语》〃大彭、豕韦为商伯矣。
" 彭伯克邳,即外服彭伯攻伐反叛的邳《太平御览》卷幻弓|《纪年》称:〃(河 亶甲)征蓝夷,再征班方〃蓝夷当属东夷别种,趁商王朝衰落而内侵侏人即 商代外服先侯也趁机反叛投靠了班方商王河亶甲派外服彭伯、韦伯讨伐班方, 班方战败M先人失去依靠,再次臣服商王朝并朝王纳贡祖乙、祖辛、沃甲时期的内外服河亶甲之后由中丁之子祖乙即位,祖乙的王位有可能从其叔河亶甲一系夺取 而来,是以即位后〃祖乙迁于邢"祖乙即位后任命巫贤为卿士,统领内服群臣 辅佐祖乙治理国家《尚书君爽》称:〃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今本竹书 纪年》称:〃三年,命卿士巫贤巫贤为大戊时期治国良臣巫咸的儿子,可能 祖乙争取了以巫贤为首的内服旧贵族的支持,使得自中丁以来因王位纷争而日益 衰落的中央政权逐渐稳固,国力逐渐增强,居住在都城中的内服家族增多,于是祖乙有扩建都城之举《今本竹书纪年》:”(祖乙)八年,城庇祖乙除团结拉拢内服臣子以巩固其王位及统治外,还加强对外服的管理,加强对边疆的经《今本竹书纪年》记载祖乙即位后任命了外服彭伯、韦伯,彭伯、韦伯在河 亶甲时期曾克邳、伐侥尽了外服职责,雷学淇称〃此赏克邳、伐姝之功也《郑 语》曰’大彭、豕韦为商伯矣。
1《白虎通》日’大彭氏、豕韦氏,霸于殷者也’ 霸者,伯也行方伯之职,会诸侯朝天子,不失人臣之义故圣人与之盖二国 于此时始受命也〃按祖乙命彭伯、韦伯为外服〃伯可能并不像雷学淇所 说是始受命为伯,彭伯、韦伯在河亶甲时期已经称外服伯,祖乙即位后的任命是 对先王命他们为外服〃伯"的再次认可,以笼络更多的外服拱卫商王朝的统治地 位《今本竹书纪年》称:"十五年,命邠侯高圉邠侯于此前的商王世未见, 祖乙时期国势强盛向西开疆拓土,与居于邠地的周族发生冲突,结果邠人被征服, 命邠侯高圉正是任命周族首领高圉为外服侯之事祖乙之后先后由其子祖辛、沃 甲即位,此时内外服的情况史书缺载三)祖丁、南庚、阳甲时期的内外服商王沃甲之后,沃甲兄祖辛之子祖丁即位,都于庇祖丁崩后,王位由其叔 沃甲之子南庚继承,都于庇,后迁都于奄南庚由北部的庇迁都到南部的奄,是 后世商人称之为南庚的重要原因南庚的迁都也可能与王位争夺有关,迁都以削 弱王室及内服中反对势力的力量南庚崩后,商王位由其兄祖丁之子阳甲继承《史记•殷本纪》称:〃帝阳甲时,殷衰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 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阳甲的王位是从其叔南庚一系夺取而 来,阳甲夺权造成商王室又一次大分裂、大衰败,内服势力在商王室王位争夺过 程中损耗巨大,外服见中央王朝衰落,或叛离或内侵。
如《今本竹书纪年》称:〃三年,西征丹山戎"雷学淇谓:〃《大荒北经》曰有始之国有丹111,郭注云:’此 山纯出丹朱也《竹书》曰和甲西征得一丹山J今所在亦有丹山,丹出土穴中 丹山之戎,或为臣服于商王朝的方国,因其地有丹朱矿,盛产丹朱,据商汤时期 所定服制,丹朱戎当向商王朝进贡丹朱随着商中央王朝的衰落,丹朱戎方国叛 离商王朝,是以见征三、商代后期内外服制的演变商代后期始自商王盘庚止于 帝辛商王盘庚迁都、小乙在位时册立与培养继承人、武丁对内对外的经营,使 得商王室稳定、国力强大,内外服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于巩固商代国家政权 起到积极作用但内外服的充分发展,亦为晚商王室衰微时内外服分裂国家埋下 了隐患—)盘庚、小辛、小乙时期的内外服商代中期取得王位者都要维护其支持者即内服势力的权益,使得内服权臣权 力膨胀,王权被削弱盘庚继其兄阳甲之后为王,即位都于奄盘庚无法施展其 治国才能,决定自奄迁于殷盘庚在新邑实施新政,后世追称盘庚之政《史记•殷 本纪》〃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以其遵成汤之德也〃经过盘庚 之政Z商王室更加团结,内服百官安宁,商王朝赖以统治的基础稳固下来随着 中央王朝统治力量的增强,原有的外服逐渐归附商王朝统治之下,朝王纳贡,以 复成汤时期内外服制度,故有“遵成汤之德〃的论赞。
《今本竹书纪年》称:〃七 年,应侯来朝随着盘庚之政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诸侯都又归附商王朝,应侯 来朝王只是众多诸侯朝王之一例随着诸侯来朝局面的形成,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