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441编号初级会计实务各章公式汇总.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玩***
  • 文档编号:143564109
  • 上传时间:2020-08-3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1.7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级会计实务各章公式汇总初级会计实务各章公式汇总 第一章 资产*第一章 资产*货成本 一般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 小规模纳税人的存货成本购买价款+增值税+装卸费+运输费+保险费 存货的计价方法 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即发出哪批存货是已认定的) 1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发出每批存货的数量单价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先进先出法:(先买入的先发出) 2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只在月末核算一次单位成本) 3 存货的单位成本=期初存货结存金额+本期购入存货金额(期初存货结存数量+本 期购入存货数量) 本月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月发出的存货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单位存货成本 或=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购货均需核算单位成本) 4 存货的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购入的实际成本)(原有的库存数量+本次购入存货数量) 本次发出的存货成本=本次发出的存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商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公式: 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1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售价金额核算法: 2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 -- 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入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 成本差异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的成本差异) (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 验收入库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为正数时,贷方记材料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时,借方记材料成本差异) 固定资产折旧: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年限平均法: 1 年折旧额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工作量法: 2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 3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 4 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100%=尚可使用年限预计可 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总结固定资产 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累计折旧计提的减值准备 总结无形资产 账面余额(账户余额)=入账价值=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摊销计提的减值准备 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余额=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第三章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的核算:本公积=发行总收入股本面值发行费用(2008 单选) 即=溢价收入发行手续费 留存收益的核算 可供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其他转入(2009 单选) 未分配利润(年末)=可供分配利润当年计提盈余公积用未分配利润分配现金 股利、分配股票等等。

      所有者权益核算: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本期增加的所有者权益本期减少的所有者权益 第四章第四章 收入收入 劳务完工百分比法计算公式 本期确认的收入=劳务总收入本期末止劳务完工进度以前期间以确认的收入 本期确认的费用=劳务总成本本期末止劳务完工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费用 第六章 利润第六章 利润利润的构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所得税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或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或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第七章 财务报告*第七章 财务报告*表的编制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 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 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比率的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率的计算公式: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运营能力指标:(固定资产的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2 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指标的基本计算公式: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 2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周转次数)=(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 2 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 2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 2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 2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注: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已计提减值准备 获利能力指标:(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3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2010 年综合题)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2010 年综合题) 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 2 发展能力指标:(2010 年综合题) 4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 资本保值增长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本年末所有者愿意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本年总资产增长额=资产总额年末数资产总额年初数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增长率中本年利润增长额=本年营业利润总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综合指标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5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其中,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第八章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产品成本核算*计要素的归集合和分配 材料、燃料及动力的归集和分配:(分配标准:产品重量、消耗定额、生产工时等) 不能分产品领用材料的计算: 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总额分配标准(如产品总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该产品的重量,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时等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分配率 定额计算:某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单价 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公式: 2 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职工薪酬的计算: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定额比例法分配: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3 直接分配法 : 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总量 (仅指的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交互分配法: 本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分配本辅助车间费用+本辅助车间 耗费其他车间奋勇其他车间耗用本车间费用 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的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入的费用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的核算: 4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提示:分配标准:产品 生产工时、生产工人定额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等)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5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按废品所耗用实际费用或定额费用计算损失总额回收的残值和应收赔款=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可修复的废品损失:返修费用回收残值和应收账款=可修复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的核算:停工工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赔款=停工损失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 约当产量比例法: 1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