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京津冀地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分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00819437
  • 上传时间:2023-08-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3.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京津冀地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分布分析一 京津冀地区耕地现状及变化分析一)京津冀地区耕地现状分析1.耕地数量与布局现状2004 年京津冀地区耕地面积为5.24万平方公里,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28.58%,耕地 比重最大,体现了以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格局,且耕地集中分布于该区域的东南部平原地带 同时这里集中了大片优质农田,是都市圈内农田之精华,如表 1 和图 1 所示耕地中旱田比 例较大,分布也广,水田比例较小,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N图 1 2000 年遥感解译的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图图例水田中覆盖度草地早地低覆盖度草地■有林地1 1水库、坑塘灌木林地滩地疏林如城镇用地高覆盖度草地未利用地表 1 2004 年京津冀地区耕地面积地区面积(平方公里)比重(%)占全区域耕地面积比例(%)北京2364.414.414.51天津4456.337.398.50河北八市45598.829.4086.99总计52419.528.58100数据来源:《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土地利用专题研究报告》在京津冀都市圈内部,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八个市的耕地利用对比状况来看,北 京耕地面积为 2364.4 平方公里,占该市土地总面积的 14.41%,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耕地 比重较小,以旱田为主,且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和东南部平原区,这与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城 市扩展较快密切相关。

      天津耕地面积为4456.3 平方公里,占该市土地总面积的37.39%,相 对于其他两个地区比重最大,几乎分布于整个地区其中水田的比重较大,分布在东北部, 反映出天津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格局,这与天津的地形、海拔及地质等自然条件有关,适宜 耕地的面积较大河北省八个市耕地面积共约4.56 万平方公里,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29.4%, 比重较大,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平原地带,其中水田集中分布在唐山南部和张家口中部地区, 环京津的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和沧州耕地比重较大,分布也较广,而北部承德耕地比 中最小,张家口和秦皇岛地区比重也较小,体现了耕地南多北少的特征2.耕地产出情况分析耕地产出情况可采用粮食单产和耕地产出率两个指标来反映粮食单产即单位粮食播种 面积所能生产的粮食,计算公式为: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反映耕地生产能力耕地 产出率即单位面积耕地的产出值,计算公式为:种植业增加值/年末耕地面积,反映地区种 植业结构问题京津冀地区耕地产出情况见表2 所示该区域作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平均粮食单产 为 5.06 吨 /公顷,平均耕地产出率为 2.56 万元/ 公顷,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区域内不同 地区的耕地产出情况来看,石家庄的粮食单产和耕地产出率都是最高的,分别为6.58 吨/公 顷和 4.33 万元/公顷,说明石家庄耕地利用效益较高。

      张家口粮食单产和耕地产出率都是最 低的,尤其是耕地产出率不及石家庄的1/4,说明张家口耕地不仅生产能力较低,其种植业 结构也需要调整粮食单产高于全区域平均水平的只有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和保定四个地 区,这些地区位于河北平原地带,耕地生产能力较高由于各地区种植业结构不同,耕地产 出率差异也较大,石家庄、唐山和北京耕地产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例如石家庄根据不同 农作物的问题和生产潜力状况,以大豆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物,针对其管理粗放、品 种老化、技术普及不到位等问题,在全市推广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产量,提升品 质表 2 京津冀地区耕地产出情况(2005 年)粮食单产(吨/公顷)耕地产出率(万元/公顷)北京4.943.36天津4.781.12保定5.562.58沧州4.401.82承德4.882.43廊坊5.292.74秦皇岛5.432.98石家庄6.584.33唐山5.684.33张家口2.290.98河北小计5.082.67全区小计5.062.56数据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06)》、《天津统计年鉴(2006)》和《河北统计年鉴(2006)》注:计算过程中各指标均采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因此年末耕地面积为统计年鉴中的数据。

      二)京津冀地区耕地变化分析1.耕地数量及空间布局变化将 1996 年和 2004 年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对比,人均耕地的变化,表格重新做,没 有的数据可以空着表 3 京津冀地区耕地变化情况(1996—2004 年)1996 年2004 年变化率(%)面积(公顷)比重(%)面积(公顷)比重(%)京津冀地区57996.231.6252419.528.58-9.62北京3439.220.962364.414.41-31.25天津485640.754456.337.39-8.23河北八市4970132.0545598.829.40-8.25数据来源:《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土地利用专题研究报告》2.耕地产出情况变化可能没有河北八市的利用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历年区域整体和内部耕地产出变化,能够反映出耕地产出 的趋势(好或者不好)以及经济和技术背景二 耕地潜力分析(一)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根据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宜农耕地评价指标标准为:海拔v900m,坡度<25表土厚 度介于10—16cm,土壤质地为中轻壤、砂粘土,PH值介于4.5—8. 5由此得到京津冀地区 宜农耕地分布如图2所示,宜农耕地主要分布在该区域东南部的平原地区,包括天津、廊坊、 沧州和衡水的大部分地区,保定和石家庄的东部,北京的东南部以及唐山和秦皇岛南部;冀 西北山间河流阶地、盆地及其它地形平缓区域有部分分布,比如张家口南部和保定西部;北 部地处山区的承德宜耕地很少,主要是宜林地。

      宜农耕地面积共 公顷,占全区域土地总面 积的 %土顿源适宜性代码(一级类臺)1 宜农耕地类,■2 - 宜农林鞍龛3 宜农林粪;4 宜廳燕'5 宜林濮;6 宜林类.:总 宜牧粪;'& 不宜鬆图 2 土地资源适宜性分类分布图(二)耕地后备资源1.土地整理类后备资源(1)中低产田改造2000 年河北省耕地中高、中、低产田比例相当,即中低产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2/3十 五”期间,河北省在稳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基础上,把耕地质量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同时, 各地还结合实际,大力实施旱作农业工程和中低产田改造,连续五年每年都将4 万公顷中低 产粮田改造成高产稳产的标准化粮田,使粮食单产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按照该改造速度, 京津冀地区河北省内的8个地市现有 中低产田总量约为150万公顷,北京天津地区约为5 万公顷通过适当的投入及科学管理,整个区域的粮食总产量将会有大幅度提高 (2)田坎、晒谷场归并如果京津冀整个地区的田坎和晒谷场按照 10%的宜农开发率来计算,全区域耕地潜力 将增加2 万公顷左右2.土地开发类后备资源土地开发增加耕地的方式有土地开垦和土地复垦可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是指基本处于 自然状态,至今尚未开发利用的宜耕土地资源,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苇地、滩涂 和其他可开垦的未利用地。

      可复垦的耕地后备资源是指由于人为和自然灾害而造成破坏,通 过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可恢复耕种并达到较好效益的土地资源,包括废弃压占破坏地、塌陷地、自然灾害毁损地《土地利用专题》中有相关分析,从土地整理和土地开发两方面得到耕地后备资源及其在不 同地区的数量不过结论不太理想,可转换为耕地的数量还是有限,在现有耕地上作大调整 的可能性不大三 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一)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农地保护目标根据《京津冀都市圈土地利用专题研究》,京津冀地区耕地保护总目标是切实严格保护 优质高效基本农田,大力推进农地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通过研究分析得到耕地 保护目标的高、中、低三个方案,分别为:高方案:到 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845100公顷左右,其中,基本农田保有量为4383800 公顷左右其中,北京市为282150 公顷,天津市为319000公顷,河北八个城市共计5243900 公顷重点建设冀中南、冀东两大区的高产出集约化标准化基本农田,其比例不少于全区基 本农田总量的 50%中方案:到 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313700公顷左右,比2004 年减少约202500公顷, 其中,基本农田保有量为3985200 公顷左右,保护率维持在75%。

      其中,北京市为256500 公顷,天津市为290000 公顷,河北八个城市共计4767200 公顷重点建设冀中南、冀东两 大区的高产出集约化标准化基本农田,其比例不少于全区基本农田总量的50%低方案:到 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048000公顷左右,比2004年减少约468000公顷, 其中,基本农田保有量为3786000 公顷左右其中,北京市为 243670 公顷,天津市为 275500 公顷,河北八个城市共计4528880 公顷重点建设冀中南、冀东两大区的高产出集约化标准 化基本农田,其比例不少于全区基本农田总量的50%二)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分析1.耕地需求预测结果分析《土地利用专题》中,有各地市的需求预测结果(该结果为基于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 关系计算得到的),有的地区减少,有的地区增加,因此需要耕地后备资源来平衡 是否需要计算粮食安全下得到的耕地需求?有无“十一五”规划资料?2.耕地和基本农田分布结合以上分析和《土地利用》及《资源》专题中的分析,大致得出耕地的分布,以及基本农 田的分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