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故乡案例.doc
3页课程案例《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抒情歌曲,原为电影《大海的召唤》中的插曲,歌词简洁,像是一首真挚、亲切的抒情诗它借对大海的思念与赞美,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和依恋 歌曲在结构上颇具特色,如果除去反复部分,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为第一段,富有叙事性,乐句朴实无华后两个乐句为第二段,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的真挚情感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欣赏、演唱和乐曲的赏析,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切情感 2、培养学生用圆润、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优美、深情的歌曲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歌曲创编,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大胆、自信地演唱 2、准确把握三拍子节奏,唱准大跳音程 教学方法 将欣赏、演唱、体验、模仿、探究、演示、练习和游戏相结合 教学过程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 欣赏歌曲 2. 欣赏图片 1. 学生欣赏表现大海、海鸥的音乐; 2. 欣赏一组海的图片; 3. 学生谈感受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学生通过赏析,对作品中描述的“大海”进行体验和理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受 1. 欣赏 播放北京天使合唱团演唱的《大海啊,故乡》 老师:请大家思考音乐情绪,力度如何? 2. 作者介绍 王立平,著名作家,吉林长春人,代表作有《红楼梦》、《牧羊曲》、《太阳岛上》等,他的音乐作品题材广泛、格调清新,表现手法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 学生:深情、优美、柔和 你认为大海的美在那里? 能发挥想象形容大海的美吗? 通过欣赏,让学生不断熟悉歌曲,使他们在学唱歌曲时就容易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三、新歌教学 1. 集体跟着琴声用“ lu ”唱主旋律; 2. 学生用“ lu ”轻声跟琴声唱《大海啊,故乡》的旋律; 3. 找出重点,突破难点; 4. 与音乐基础知识相联系; 5. 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全班同学用“ lu ”唱旋律,然后全班同学按照歌词的节奏朗诵歌词,同时用手划着三拍子; 6. 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7. 学生轻声跟琴唱词,老师要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8. 学生思考: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分成几个段落? 9. 用歌声表现歌曲情感 1.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唱旋律; 2. 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模唱纯四度: ,纯五度: ,大六度: ; 3. 一学生朗诵歌词; 4. 全体学生 按照歌词的节奏朗诵歌词,同时划着三拍子; 5. 学生学唱歌词; 6. 老师启发学生对全曲进行简单分析,学生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做补充。
在主旋律的基础上,配置一个三度关系的旋律,作为发声练习,为下面拓展部分唱合唱打基础; 通过一系列练习,让学生学会歌曲的同时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对大海家乡的赞美及祖国的依恋之情,也为后面课程的即兴创作做好铺垫 四、拓展环节 1. 为《大海啊,故乡》配合唱; 师:如果你是一位舞蹈家,你将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大海? 2. 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与表演; 3. 可分组尝试表现大海; 4. 背景音乐播放马头琴独奏的《大海啊,故乡》 1. 在三、四乐句配上三度关系的旋律(已在前面用 “lu” 唱过); 2. 分两组讨论,然后分别上台展示表现大海的舞蹈动作(有的学生用手臂的起伏表现海浪,有的用双手挥舞表现巨浪) 在上一个教学环节理解感受歌曲情绪和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并充分发挥主动性、协调性,以及加强合作性学习,增强学生的创造与活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创作中体现自我价值 五、课堂小节 同学的表演给老师带来了美的享受 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勇于表现 ——大海是宽阔的,又是丰富多彩的生命源于海洋,音乐源于生命,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共同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 最后,学生随着合唱音乐大海啊故乡离开教室。
通过 老师简短的话语,结束本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