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综述 中国旅游60年.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3404557
  • 上传时间:2018-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综述 中国旅游 60 年从高不可攀到触手可及 中国幅员辽阔,山水奇特,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是旅游资源大国就现代旅游业的起点而言,中国比西方国家晚了近百年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8 年,旅游业作为中国外交事业的延伸和补充,承担的是民间外事接待的功能,不具备现代产业的特征 1949 年至 1977 年,全国入境游客接待量合计不到 70万人次同期,世界旅游业经历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球国际旅游收入在 30 年间增长了近 33 倍改革开放之初,出境游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如今,曾经的”奢侈品”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经济发展让中国人” 看世界”的脚步越走越远,人们也在旅游中学会了休闲和享受生活 上世纪 80 年代前,很多中国人都没有”旅游” 的概念,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百姓才开始有了旅游的意识,国内游逐渐兴起并日益红火,当时景点不多,北京、西安等名胜古迹多的地方成了少数几个热门的旅游城市    中国人最早的出境游起源于 1983 年,香港、澳门对内地居民开放旅游后,广东地区的”港澳探亲游” 成为出境游的开始 如今,昔日高不可攀的购物”天堂” 已经变成触手可及的” 邻居 ”,一些喜欢购物的广东人 ,一个月要去香港几次 ,对香港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自家城市,成了地地道道的”香港通” 。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人们出境游的目的地也不仅仅局限在港澳地区中国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消息称,截至 2008年 8 月,已开放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有 135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每年的春节、 ”五• 一”“、十• 一”三个黄金周,在悉尼歌剧院、埃及的金字塔、日本富士山等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经常可见出游的中国人 随着中国人的脚步越走越远,人们旅游的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事多年导游工作的林先生感慨地说,以前人们是为了旅游而旅游,每到一个景点,匆忙留下一张”到此一游” 的照片,如今,旅游对很多人来说是”享受世界”, 这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转变 目前,旅游也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 在很多旅行团中,经常可以看到银发一族结伴出游广之旅国内游总部副总经理文爽说,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变化,年轻人孝敬父母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物质手段,而是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很多子女请父母出游散心、锻炼身体,老人家也欣然接受这种” 花钱买享受” 的做法 ,而这在以前,很多老人都会认为是浪费钱 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的目的正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二十年前,旅游仅仅是因为好奇、见世面,如今,旅游是随意随心的,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转变成休闲度假、享受生活,还有不少人是为了增长见识、磨炼意志、与人交往,出游目的发生了深层次的改变。

      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进程中,旅游消费正日趋个性化,旅游的休闲性和求异性已经成为人们旅游的重要内容对很多人来说,旅游是用来调剂紧张生活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适合自己的旅游方式中,人们得到了真正的休息和享受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中国旅游是在摸索中发展,那么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旅游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完善,日渐竞争的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旅游打破了国、中、青三家国有模式,旅行社如雨后春笋,宾馆餐厅林立,交通发达,旅游线路多样化,导游队伍专业化,旅游服务系统化,逐渐形成市场化的旅游模式强调服务为主,重视客人要求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火爆,入境外国游客日渐挑剔,旅游服务细腻化、精致化,在旅游项目上选择增多,如人文旅游、专题旅游,客人挑选自由度极大而这期间最大的变化则是中国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豪,对现实生活的自信 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 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 万人)仅为世界的 0.7%,居世界 41 位;2002 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 9791 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 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 亿美元)仅占全球的 0.038%,居世界第 47位;2002 年增至 204 亿美元,占全球的 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

      2002 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 1660.2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 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 8.78 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 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01 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 11000 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 8018 家;各类旅行社超过 10000 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 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 7000 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 26 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 598 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 2980 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 1152 所,在校生 34 万人 旅游产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在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02 年,我国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55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高出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 3 个多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5.4%,占到第三产业的 16%强,旅游外汇收入已占国家服务贸易创汇额的半数以上。

      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全国已有 24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余省区(市)则分别将旅游业定位为重要产业或优势产业 旅游产业体系的培育是一个动态完善和持续创新的过程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旅游目的地和经营者的创新意识也越来越强特别是随着新的资源不断开发、新的产品不断涌现、新的技术不断应用,传统的经营方式受到极大的挑战,加大了企业的生存难度,也激发了企业创新的要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领域和新业态,如休闲度假、数字旅游、会展奖励旅游、经济型饭店、游轮游艇、实景演艺、旅游智业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旅游业的新产品不断产生,如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军事旅游、温泉旅游、冰雪旅游、健康旅游、科技旅游等这些新产品有效推动了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客源市场结构的新变化旅游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传统业务的提升,也不断创造出新的领域,形成新的业态这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必然结果,也是提升中国旅游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代表了旅游业的未来,也昭示着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 ”假日经济 ”和 ”出境旅游”两轮齐驱 改革开放初期,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国内旅游采取了”不提倡、不宣传、不反对”的政策。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居民收入显著提高,国内旅游市场开始形成1993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对国内旅游工作提出”搞活市场、正确领导、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为克服 1993年下半年经济过热引起的通货膨胀以及 1997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客观上必须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以扩大内需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旅游受到高度重视1995 年实行双休日制度,居民闲暇时间增多,特别是 2000 年开始的黄金周,使国内旅游在假日期间出现”井喷” 现象, 显示了独特而强劲的内生性消费需求,与入境旅游共同成为驱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两个车轮 自 1993 年起,国家旅游局每年委托国家统计局对我国大陆地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统计1993年至 2007 年的 15 年间,国内旅游人数从 4.1 亿人次增长到16.1 亿人次,年均增速达到 10.3%;国内旅游收入从 864 亿元增长到 7771 亿元,年均增幅达到 17%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是旅游需求的延伸和升级,也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1990 年 10 月率先开放中国公民自费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三国旅游。

      自 1997 年起,在试办港澳游、边境游的基础上,正式开展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之后,出境旅游目的地的数量逐步增加,截至 2007 年底,除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已有 132 个国家成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进入新世纪,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增速迅猛,2007 年已达到 4095.4 万人次,是 2000 年的 3.9倍,其中因私出境旅游人数达到 3492.4 万人次,已占到出境总人数的 85%中国不仅是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成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地     向世界旅游大国跨越 我国旅游业全面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目前,旅游已经成为大众重要的生活方式,成为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出境旅游尤其是因私出境旅游的快速增长,成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外开放扩大最为直接和最为生动的见证 改革开放以来,受外部事件的影响,中国的旅游市场出现过三次明显的波动,旅游业在冲击后显示出顽强的恢复能力尤其是国内旅游,恢复最快,成为旅游业抵御风险和危机的主要力量这说明旅游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植根于大众需求的旅游业是敏感的,但不是脆弱的,在经历风雨后,往往迸发出更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30 年来,中国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进而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并将向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迈进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中国与世界旅游强国尚有不小差距,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因素,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中国旅游业才可能巩固领先优势,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