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桑代克观点.pdf

25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45556398
  • 上传时间:2018-06-17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61.3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习理论的流派学习理论的流派行为主义1879: 心理学的诞生格式塔理论, 早期的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结构理论 人本主义建构主义20世纪前半叶50年代80年代行为主义1879: 心理学的诞生格式塔理论, 早期的认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结构理论 人本主义建构主义20世纪前半叶50年代80年代图1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图1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在过去的20世纪,人们对学习的看法发生了 几次重大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对教学实践 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20世纪上半叶,行为 主义的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60年代后, 认知主义的观点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而到 了20世纪末,建构主义成为学习理论发展的 新方向如何看待分歧如何看待分歧?各种学习理论流派的分歧是客观存在没有分歧, 就无从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分歧往往是由研究的对象、学习 的任务和研究的手段不同而引起的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几种主要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学习理论界占统治地位长达半 个多世纪,其影响和地位是相当显赫的这一理论从产生、 演进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三个阶段:①①早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桑代克的刺激-反应公式, 将人与动物视为可随意驱动的机器,它以研究动物行为为 主,主张教育万能论;②②赫尔、斯金纳等新行为主义者将学习者看成受环境摆布、 无所作为的被动体,强调学习的渐进性和外部强化的作用;③③新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则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学习进 程的飞跃性,重视社会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倡导以人为研 究对象。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核心概念】【核心概念】试误学习、操作性行为、强化、负强化、强化 程序、直接学习、观察学习、替代强化、自我效能、掌握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典型、核心观点是: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外 显行为改变的历程,对学习时个体内在的心路历程是否改变一 般不予解释;而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是一个总称,在这个名称之下 包括很多观点不尽相同的理论本次课主要论述其中最具代表 性的三种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 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然后简要探讨行 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在探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时 既注重挖掘其内在的逻辑发展线索,又强调准确而深刻地阐述 其思想观点,还特别注意揭示其观点的现代教育价值1.迷笼实验2.学习理论1.迷笼实验2.学习理论2.1 实质2.2 过程2.3 定律2.4 迁移2.1 实质2.2 过程2.3 定律2.4 迁移桑代克简介桑代克简介简评简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桑代克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 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 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 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 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 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 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 :《动物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03/1913- 1914);《智力测验》(1927);《人类的学习》(1931);《需要、兴趣和态 度的心理学》(1935);《人类与社会秩序》(1940)桑代克简介桑代克简介1 迷笼实验1 迷笼实验在桑代克的动物实验中有一个著名的“饿饿猫逃出迷笼实验”桑代克设计了 “桑代克迷笼”,将饿猫关入此笼中,笼中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 外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首先要提起两 个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 的位置经观察,刚放放笼中的饿猫以抓、咬、钻、挤等各种方式想逃出迷 笼,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 条,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迷笼就 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 联结。

      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 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 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 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根据多次动物实验,桑代克提出了名为尝试与错误尝试与错误的系统 的学习理论,其要点有四:2 学习理论2 学习理论2.1 学习即形成联结:学习的实质2.1 学习即形成联结:学习的实质人类的学习在相当大的程度或范围内就是一种联结,这种联结课 分为两种:①人为的联结:①人为的联结:在学习时学习者头脑中并不具备或没有提供与所 要学的心观念一致的概念或经验,新观念的获得完全靠人为地建 立联系②非人为的联结:②非人为的联结:就是奥苏泊尔所说的意义学习在意义学习 中,新的学习材料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 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这种实质性联系指一种非词语 层面上的联系,可以用不同形式的等值语言表达,所引起的心理 内容或意识内容的实质不变2.2 尝试错误:学习过程2.2 尝试错误:学习过程桑代克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学习心 理他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 具,试验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

      根 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 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有任何观念的 作用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 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 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 形成联结,即“感应结”因此学习即联结的 形成与巩固桑代克把从动物的实验研究中所揭示的种种规律应用于人 类的学习,认为人的学习可塑性要比动物大得多,行为也更复 杂,但也是基于本能,以刺激反应的联结为准则的因此,桑 代克把人类的学习方式分为四类:因此,桑 代克把人类的学习方式分为四类:①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①普通动物式的形成联结,例如10个月的婴儿学习打鼓; ②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②形成含有观念的联结,例如2岁儿童学习听到母亲一词就想 到母亲,或者想到糖时就说出糖这个词; ③分析或抽象,③分析或抽象,例如一个学音乐的人学习对一个声音的倍音发 生反应; ④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④选择性的思维或推理,例如儿童应用有关造句法的各种规律 和词根的意义来学习一句拉丁文的含义2.3 学习定律2.3 学习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即影响学习的 因素):好饿 呀!好饿 呀!(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

      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 作出反应,同他是否作好准备有关动机很重要饿饿猫!(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这个定律分为两个次律:①应用律——一个已形成 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②失用律—— 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练习律的实质实质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的感应结反应 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 反之,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后 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定律,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 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3)效果律(Law of Effect)(3)效果律(Law of Effect)哇,味 道真不 错!哇,味 道真不 错!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 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 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 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 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 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 而不大强调惩罚。

      总之,总之,桑代克强调刺激与反应形成的一切联结都 以应用和满足而增强,以失用和烦恼而减弱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这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教师应 当了解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儿童对学习有强烈的兴 趣和喜悦兴 趣和喜悦上鉴于此,教师应当先将作业中的乐趣讲 给学生听,或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儿童的准备;要仔细 地规定和严格地控制反应的顺序,通过不断的练习, 最终形成所需的习惯;要注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 疲劳和厌倦;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可使学 生感到十分困难,因而导致气馁传统教育中的形式训练或“心智训练”说认为, 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智官 能,具有较好的某种官能在所有的情境中都能表现 良好的功能因此强调用严密组织、艰深难懂的古 典学科训练学生的心智官能,以促进学生心智能力 的整体发展,却忽视了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 练桑代克反对这种普遍的形式迁移,主张共同的 要素迁移桑代克反对这种普遍的形式迁移,主张共同的 要素迁移2.4 学习迁移的2.4 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有关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相同要素说: 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 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而且,迁移的程度取决于相同要素 的多寡,也就是说,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程度就越高,反之越低。

      他指出,学习迁移的发生决不是因为任何古典学科训练的结 果,因为在一种情境中所成立的反应不能迁移到其他一切的情境中 去只有当两种机能有了相同的因素时,这一机能的变化才使另一 机能也有变化第二机能的变化在分量上等于与它的第一种机能所 共有的元素的变化比如掌握了加法可以增进乘法的演算,因为加 法和乘法的部分元素是相同的从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出发, 桑代克反对形式学科,主张接近生活实际的实用学科简评简评?桑代克对于心理学的贡献:桑代克对于心理学的贡献:①①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 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 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②②借用大量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概念来建立他的联想主义心理学说 其结论大多是建立在心理实验的基础上的,这使他的理论具有较 强的客观性,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③③发展了古典联想主义心理学他的学习心理学是以“联结”一词贯 穿始终的,所以他自称为“联结主义者”其联结主义的主要特点就 是强调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讲观念之间的联想或联结 因此将完全客观的参照系与他的心理学理论结合起来他所提出 的学习规律在提法上也与早期联想主义心理学者有所不同。

      表现在: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具有机械性机械性他 只注意人的外部行为,为了研究这种行为把它分 解成最简单的要素,即刺激—反应单元但是他 忽视了对心理元素和意识的研究其主要缺点其主要缺点毫无疑问,桑代克是心理学发展中的重要 人物之一尽管他的很多见解引起人们的争 论和反驳,但是他的学习理论在心理学上始 终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一些观点,特别是 他的效果律效果律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一个主题,至 今仍有人为验证效果律和强化的作用,而埋 头进行细致的实验研究工作虽然在桑代克 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学习理论和模式,但 他对动物和人类学习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在心 理学史上的影响是不可抹杀的总评总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1]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2]高峰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展的内在轨迹[J].1997.第八届全 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2]高峰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展的内在轨迹[J].1997.第八届全 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3]百度百科:[3]百度百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