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完整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期末复习整理(复旦大学出版社).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09279865
  • 上传时间:2023-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8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1、社会性2、连续性和阶段性3、实践性4、不平衡性二、1、完整语言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要完整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2、整合教育观3、活动教育观三、认识儿童学习语言的特殊规律: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渗透性;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易行性;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积累性四、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正常的发音器官;正常的听觉功能;正常的智力发展;2语言环境:亲子环境;社区环境;幼儿园环境3、语言教育;4、认知发展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① 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②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③ 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④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和成熟五、心理研究证明,0〜3岁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最快、学习效果最好的阶段因此,从孩子出生到三岁都是孩子学说话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期六、0〜3岁儿童语言培育的目标:0〜1岁半阶段主要是语音训练阶段,首先要让孩子听到语音其次要培养孩子听到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用声音、手势、表情或单词做出反应1岁半到3岁是儿童语言快速发展时期,也是说话能力培育的关键期。

      具体目标可以定为:喜欢听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意听别人说话;喜欢听成人讲述玩具、图片上的物体以及念儿歌、讲故事,并能参与念儿歌、讲故事,喜欢翻阅图书,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能简单回答别人的问题,能说方言或普通话的词,并能让别人听懂,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词和新句型,喜欢在游戏中和同伴交谈等七、影响0〜3岁儿童语言发展速率的因素:1、不同性别;2、缺乏聆听语言的机会;3、缺乏表达训练的机会八、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的发展:1、强调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2、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3、重视支持性语言教育环境的创设:包括(1)满足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2)创设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九、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分析:在纲要中,幼儿园教育目标主要有这样的一些要求: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能清楚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十、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及活动实施:(一)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1、的语言教育内容:渗透在谈话活动(创设的是日常口语交往情景)、讲述活动(创设正式的口语表达情景)、语言教学游戏(为幼儿提供一种游戏情景)、文学活动(从某一具体文学作品入手)和早期阅读(利用图书、绘画为幼儿创设一个书面语言环境)五种形式的活动之中。

      2. 语言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原则① 充分了解幼儿语言状况的原则②语言教育活动过程围绕语言教育目标原则③围绕语言不同领域活动因素相会渗透原则④语言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为活动的过程的实施留有余地3、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步骤:活动名称、幼儿情况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评价4、语言教育活动的组织原则:① 幼儿是活动主体的原则② 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原则③ 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④ 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示范不能限制幼儿的思维、注意运用隐形示范、提供充分练习的机会)(二)渗透性的语言教育内容第二章一、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㈠、环境理论的理论基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发射、两种信号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①模仿说-阿尔波特②强化说③中介说-斯塔茨㈡、先天决定理论:①LAD理论(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②自然成熟说-论内伯格㈢、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论:①认知相互作用论-皮亚杰②社会相互作用论-布鲁纳、鲁利亚、班杜拉③社会交往说-鲁纳、贝茨我国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在前三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语言发展理论——语觉论语觉论的观点有:(1)语言涉及语音、语法和语义,(2)由于除了语音、语义的感受与语音辨识能力以外的语言能力,还有后天学习获得,(3)儿童语觉敏感度曲线图。

      二、0~1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一)语音发展阶段与特点:1,、简单音节阶段(0~3个月);2、连续音节阶段(4~9个月);3、学话萌芽阶段(10~12个月)(二)语言教育活动的建议:1、首先让孩子听到声音;2、要培育孩子听到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用声音、手势、表情或单词做出反应;3、针对这一时期语言发展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教育活动的侧重点不同:(1)、简单音节阶段用多种语音和声音来刺激婴儿(2)、连续音节阶段模仿学习发音,用强化、鼓励等方法诱导婴儿发音(3)、学话萌芽阶段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在活动中伴随语言刺激,开展早期的阅读三、1~2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一)语音发展阶段与特点:1、单词句阶段(1—1.5岁)由近及远、词义笼统、固定化在说出词的方面则有以下特点:单音重叠、一词多义、以词代句、和动作紧密结合、词性不确定2、双词句阶段(1.5—2岁)这阶段儿童语言发展有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6~18个月第二、19~21个月第三、22~24个月(二)、语言教育活动建议:1、单词句阶段: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多和孩子交谈,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自制或购买图书,促进婴儿阅读能力的提高;鼓励婴儿多开口,成人要耐心倾听并予以回答;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游戏。

      2、双词句阶段: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语言榜样和语言示范;主动告诉婴儿一切问题和讲述要正确对待;倾听文学作品,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继续开展早期阅读指导;在游戏中进行词语练习四、0~3岁儿童语言教育的原则1、语言行为原则2、略前性原则3、扩充性原则4、语境匹配原则良好原型原则5、迁移性原则6、容错性原则7、无察觉原则第三节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小班一、幼儿语音发展与教育(一)幼儿语音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逐渐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在幼儿的发音中,韵母发音的正确率较高,声母的发音正确率稍低儿童发音错误最多的是翘舌音zh、ch、sh、r和齿音z、c、s四岁以后,儿童发音的正确率有显著提高2、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表现:能够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或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或者笑话、故意模仿别人的错误发音等二)影响幼儿语音发展的因素:1、生理因素的影响;2、语音因素的影响;3、环境因素的影响三)幼儿语音教育的内容① 培养幼儿准确的听音能力② 教会幼儿正确发音③ 教会幼儿按照普通话的声调讲话④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情⑤ 培养幼儿语言交往的修养中班二、幼儿词汇发展与教育(一)幼儿词汇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1、词汇数量迅速增加;2、词类范围日益扩大;(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然后掌握虚词。

      实词中首先掌握名词,其次动词、形容词、副词,最后数量词3、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1、首先理解的是意义比较具体的词,以后才开始理解比较抽象概况的词2、首先理解词的具体意义,以后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词义二)幼儿词汇教育的内容与途径1、内容:1)、丰富幼儿的词汇;2)、教幼儿理解词的意义;3)、教幼儿正确地用词(幼儿积累的词汇有两类:消极词汇、积极词汇)在丰富幼儿词汇中,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内容上应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小班:丰富词汇的中心要求是:学习运用能理解的常用词小班后期,应教她们掌握表示物体质量和说明人的行为好坏的形容词中班:掌握的词汇量要大幅度的增加,质量上也要有明显的提高会使用常用的副词和连词,是幼儿掌握词汇过程中的质的飞跃大班:在巩固中班已掌握的词汇的基础上,要大量增加幼儿掌握实词的数量,并提高质量2、词汇教育的途径1)直观性是词汇教育的基本原则①结合实物出现新词②结合动作出现动词③伴随手势、表情或象声词解释新词④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词义⑤通过实物对比掌握反义词2)词汇教育的具体途径① 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词汇② 通过观察丰富幼儿的词汇③ 运用教学游戏(智力游戏)进行词语练习④ 运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词汇教育⑤ 通过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进行词汇教育三、幼儿语法发展与教育(一)语法发展的特点儿童对语法结构的掌握表现在语句发展和理解两方面。

      1、语句的发展1)句型从简单到复杂2)句子结构和词性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3)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4)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2、句子的理解3、幼儿语法教育途径: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清楚完整的表述能力;2)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养幼儿说完整句;3)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说完整句的积极性第三章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类别:是指与0-6岁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及接受能力和阅读能力相适应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它具体包括童话、寓言、神话故事、儿童小说、成语故事、笑话、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绕口令、谜语、儿童科学文艺等多种文学体裁的作品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教育性、文学性、浅易性、趣味性3、3—6岁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的认识1)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是围绕文学作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发展的是学前儿童的完整语言3)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整合、渗透于其它教育活动中4、发展学前儿童的完整语言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发展学前儿童语言倾听和理解能力;2)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丰富学前儿童语言词汇,规范学前儿童口头语言的表达,提高学前儿童日常交往语言的水平。

      3)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通过培养学前儿童对书面语言的浓厚兴趣,提高学前儿童对艺术性结构语言的敏感性,并用自己特有的书写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4)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前儿童会听会说普通话;学会创造性想象和表达语言5、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目标:(认识、情感、态度)详细看书P436、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第一层次:学习文学作品第二层次:理解体验作品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第四层次: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7、学前儿童故事的选材要点① 主体单一明确,有一定的教育意义② 情节具体生动有趣,有起伏,按一般顺序记述③ 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易于学前儿童理解、喜欢④ 故事要有针对性⑤ 故事要有利于训练学前儿童创新思维,留给学前儿童想象的空间8、学前儿童故事活动过程设计① 导入:创设情境,引出故事② 教师生动有感情地第二遍讲述故事③理解故事(描述性、思考性、假设性三层次提问方式)④围绕故事开展系列创造性语言活动9、学前儿童故事活动的组织方法和指导要点p47(1)利用多种形式积累学前儿童相关的知识、生活经验;(2)教师讲述故事语言要规范、完整、生动形象;(3)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围绕故事主题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充分调动学前儿童各种感官,采用视、听、做结合法,发展学前儿童的完整语言;(4)学前儿童故事教学教师重在引导儿童理解、体验作品,所以三层次的提问设计应准确、恰当;(5)以发展儿童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为主,教师应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多给学前儿童自我感知体验、大胆想象和表述的机会。

      10、学前儿童编构故事:小班编结局,中班编高潮和结局,大班编完整故事11、学前儿童诗歌、散文作品的选材要点:趣味性、重复性、多种修辞手法一般要点①题材广泛有意义②构思巧妙,富有想象力,充满童趣③符合学前儿已有经验水平各年龄班选材要点①小班选材应以儿歌为主;要篇幅短小,主题集中,含一个画面;语言形象要生动活泼,构思巧妙②中班选材应以儿歌儿童诗为主;画面一个以上,篇幅稍长;语言要丰富多彩,多用重复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