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2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语文测试题(含答案).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97845747
  • 上传时间:2022-09-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光山二高2012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

      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选自2011年7月15日中国国学网,有删改)1.下列有关“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在民间流行,深受人们欢迎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早在孔子时期就已经非常流行C.古琴在中国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许多说法也仅是传说而已D.作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们赋予许多特殊的含义,如其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这也是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高古的意境的原因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此,比其他中国器物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D.古琴被认为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含,是圣人治理国事的准则,它的地位是棋术、书法、绘画所不能比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有许多诗歌内容涉及古琴,可见,在春秋时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经是一件受到人们欢迎的乐器B.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文王、武王加二弦”之举赋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等,这些在《风俗通》中都有记载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它与棋术、书法、绘画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

      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隐逸传》)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字:书法B.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因:因为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         写:描摹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徒:门徒5、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3分) (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②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③欲以禄遨,遨不顾            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之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治国大有裨益7、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6分)(2)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夏日西斋书事①司马光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注释】①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8.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9.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桑之落矣 ,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氓》)(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3)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乙 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想起陶  宋长征①想起陶,就想起了乡村,想起那些朴拙的面孔,温厚、柔软、粗糙,却有着细密的纹理,在心间轻轻流淌  ②陶是怎样走来的,或者,哪一个祖先为了给易逝的光阴,找到一个盛放的器皿;或者,为了把食物的温暖,及时送给在田埂上劳作的亲人在远古的暮色下,苦思冥想,把脚边的泥土抟了又抟,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架炉,生火,祈祷火神,终于在一个烟青色的黄昏,含泪将陶捧出  ③陶,承载了多少岁月沧桑,见证过几许悲喜哀乐在生命的版图上,你找不到一个没有陶的村庄暗红,或深褐色的质地,一点也不精美,一点也不华丽,甚至看上去和一个庄稼人那般笨拙,却能安放下整个乡村简单的乡村,质朴的炊烟,没有了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烟火日月?  ④我是从陶里走来的那陶片上简单的图案,一尾三文鱼或一株三叶草,曾经是我鲜活生动的祖先陶从漫长的时光星河走来,温暖着简单的乡村,战火与硝烟,困苦与劫难易碎,却依旧从容少年时,常听得一声声锔锅补碗的吆喝声,踏着乡村的暮色而来,肯定是老锔匠背着一张弓弦走进村里。

      锔,补,分崩离析的岁月也一样可以缝补你看他小心翼翼地带上花镜,把脚放平,把腿放稳,把破碎的陶的器皿夹在腿间,哧啦,哧啦,拉着古朴的琴声以至于到了后来,当我一不小心打碎了家什,就会自告奋勇地站在母亲面前:拿来,我去补在乡下,母亲是宽容的,就像对待她的庄稼,就像对待她亲手侍弄的那些活物陶,你发现没有——圆圆的口儿,厚厚的底儿,中间一直圆圆鼓鼓我想那是母亲才有的胸怀吧,把苦难和风雨咽在肚子里,把亲切与宽容慈祥地呈现,让每一个乡村的儿女都在土陶一样质朴的温暖里成长  ⑤金木水火土,陶是乡间的土著  ⑥在辉煌的宫殿里你看不见陶的影子,青铜的,镏金的,千年温玉的高贵与典雅在宫闱里穿梭陶只属于民间,属于乡村,属于一个手捧陶罐匆匆赶往河边的女子,她脚步匆匆,是去浣洗衣衫,还是去盛一罐清粼粼的河水,然后洗涤那如黛的青丝或者只是为了在河边看一看自己俏丽的容颜吧,怕明月送归的人发现些许的憔悴女人的村庄,母亲的村庄,一生的辛劳怎么可以离开与陶相伴的光阴?  ⑦陶的来路本就在乡间河滩、沟渠,一抔远古的泥土,还残留着祖先的味道手是生在乡间的手,也只有土生土长的手掌,才能把陶的岁月抟转得那样流畅孤单、贫穷,或者太过简朴,都不说,把易散的光阴凝聚在一起,放进一座时间的熔炉,土就坚硬了,釉就润滑了,即使通体透着原始与单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0讲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考点1常用化学仪器的选择及使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9讲盐类的水解考点2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docx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青桐鸣高三下学期10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湖北省“酷云”联盟高三下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广东省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八省联考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演练统一监测考-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江南十校”新高三下学期10月第一次综合素质考-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届河南省高三上学期联考(二)-政治试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