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归纳.docx
4页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归纳档案记录法(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方法一)档案记录法是指向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人员了解组织过去的建 设、运行状况以及关于重大事件或决策的档案记录的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采集组 织过去的决策机构效果、决策效率、决策效果、执行效率、文件审批效率和文件传 递效率1. 决策机构的效果决策机构的效果是指从接到一项要求或一项情报,到 开始正式研究的时间2. 决策效率决策效率是指接到相关情报后做出决策的时间3. 决策效果决策效果是指因采取该项决策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例如, 企业原来生产甲产品,现在根据预测分析,改生产乙产品而增加的收人,这就是决 策的效果4. 执行效率执行效率是指在某个问题决定后,从开始执行到取得执行结 果的时间现实中,为了提高不同项目间执行效率的可比性,可按决策执行的复杂 程度进行分类,并根据实际数据,订出标准5. 文件审批效率文件审批效率是指一项报告或其他文件从转到负责人手 中到批复的时间这也应根据问题的复杂程度、重要性和需要调查研究的时间,订 出几种标准对于重大问题应计算延误的损失6. 文件传递效率文件传递效率是指文件从发出单位至到达接收单位的时 间,主要是企业内部文件的传递效率。
作业测时(一)作业测时的概念作业测时是以工序或某一作业为对象,按照操作顺序进行实地观察记录, 研究作业活动的一种方法二)作业测时的基本功能1. 以工序作业时间为消耗对象,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为制定工时定 额提供数据资料2. 总结和推广先进员工的操作方法和先进经验,帮助后进员工改善操作方 法,使操作方法合理化、科学化,不断减轻员工的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3. 分析和研究多机台看管和生产流水线的节拍,合理确定各工作岗位的劳 动负荷量,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4. 为掌握岗位的劳动负荷量,以及进行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提供依据5•弥补岗位写实无法获得的'工时数据资料例如,通过测时掌握工序作 业时阀消耗值以后,根据员工每天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可换算出员工实际工作日长 度其计算公式如下;实际工作日长度二[工序单件平均作业时间X(l+宽放率)]X每个工作日员工平均完成的合格产品产量在岗位写实难以进行的情况下,采用测时,同样可获得相关数据三)岗位写实与作业测时的区别1. 两者的研究范围不同岗位写实是以整个工作日为对象,进行总体观察; 而测时只是研究工作日中的一部分,即某一工序或作业的活动情况2. 两者观测的精细程度不同。
岗位写实不仅研究工时消耗,而且研究各类 活动的内容及其结构比例,但更侧重于后者,较为“粗略”;而测时仅研究工序中 作业活动的内容及其工时消耗的情况,较为“精细”3. 两者的具体作用不同岗位写实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与岗位工作活动 有关的主客观多方面的数据和资料,'为岗位分析与岗位设计提供依据;而测时主 要是为了改进工序作业活动的内容,使操作方法合理化,节约工时消耗,确定先进 的劳动定额劳动定额的影响因素(一) 与设备、工具有关的因素设备、工具、材料的数量、性质、使用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操作方法和操 作时间所以,在工时定额制定之前,应查明生产设备的种类,决定其效能,鉴 别其精度等级,并确定其数量;同时应建立必要的生产管理制度,实行定人、定 机、定活,合理分工,加强协作,实现专业化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二) 与生产情况、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加工材料对工时定额的制定也有较大的影响,如加工零件所使用的材料种 类、规格、性能、数量等,以及零件本身的种类、数量、名称、规格(形状尺 寸)、加工面大小、加工精度等,都应了解是否一致生产情况对工时定额制定的影响也很大生产情况不正常,月初松月底紧,则将发生前后不一致的现象,严重 地影响工时定额的执行。
三)与操作方法有关的因素必须了解操作规程是否合理,工人是否遵守,与实际操作是否一致,谁做 得比较好,有无先进经验可以推广,机动与手动有无交叉的可能',劳动强度怎 样,操作是否需要指导等当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后,进一步分析研究,设计合理的 操作方法四)劳动力的配备与组织有关的因素对于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的配备情况、分工协作情况,应进行了解和分 析,以便发现劳动组织上的不足之处,从而寻求原因,采取措施同时,还必须了 解工人等级与工作物等级的配合情况,了解工作物等级的决定是否根据生产条件, 是否考虑到工作物的精确性、复杂性与重要性,是否高等级工人做低等级工作,而 低等级工人却做高等级工作;还必须了解工人等级的评定情形,了解分工与专职的 情况,个别工人的工种、工龄等,以供分析时参考五)与工作地有关的因素1. 对工作地的布置应进行分析与了解,以决定生产设备、工具、材料、半 成品在工作地上的布置是否合理,工作地面积是否够用,工人的坐凳及工作台是否 适当等2. 工作地的光线、通讯、温度等情况也影响到工作的进行,必须使工作 地的环境与劳动条件尽可能地有利于生产六)与各种规章制度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1.要了解本企业的作息换班制度,一班还是二班或三班,是否轮流日夜班 工作,各班上下班的时间、缺勤率及迟到或早退等情况。
2.要了解劳动纪律的情况,如有无停工做私事、不遵守劳动纪律的情况及 原因'3. 要了解工资及奖励制度推行的效果怎样,有无对劳动生产率起到积极作 用,要不要修改,了解这些之后,才能了解工人的生产情绪,掌握定额制定工作4. 应了解设备的修理制度,有无预修制度,修理制度是否合理、应否改 进如果修理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则机器发生大故障时,也得由工人自修,修不 好,再去请修理工人,就浪费许多时间5. 对于车间的平面布置及工作地分布情况要力求合理,使运输线路缩至最 短,以提高效率制定劳动定额的要求“快、准、全”地制定劳动定额,是企业管理对劳动定额工作提出的一项 基本要求快”是时间上的要求,就是定额的制定应该迅速及时,以满足生产和管 理的需要;“准”是质量上的要求,即制定的劳动定额应该先进合理,同时在不 同 产品、不同车间和工种之间保持水平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定额在生产和分 配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全”是定额制定范围上的要求,即制定的劳动定额应该 完 整齐全凡是需要和可能制定劳动定额的产品、车间、工种、岗位都要实施定额管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