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专业能力 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能力效果探讨.docx
3页手术室护士专业能力 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能力效果探讨 【摘要】 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能力方法 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术前访视能力的培训中,根据护士知识能力的现状,通过学习、不同年资护士间互相学习评价、阶段评价改进等方法实施结果 经过1年的持续质量改进,护士在理论知识、技能运用、效果评价等方面均有提高,其中护龄在10年内的护士理论知识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及手术的顺从性提高,改进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护士术前访视能力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及手术顺从性也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护士;效果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科室临床护士11名,年龄20~46岁:护龄:≥10年5名,≤10年的6名,职称:主管护师6名,护师3名,护士2名 12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121 组织计划 成立由护士长为组长,10年以上高年资护士5名为组员的改进小组制定 CQI,确定负责人、小组人员,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讨论并拟定预期目标、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 122 收集资料,确定存在问题 采用口头提问、书面理论考试、床边考核等方式了解护士麻醉方式,手术过程的掌握情况;并对2022年1~12月手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手术顺从性及对访视工作的满意度。
对收集的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①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不足,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不能给予解释②访视形式单一,以提问为主,沟通能力差③护士对于术前访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23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理论知识不足:科室未成立系统理论知识学习的氛围,对低年资护士只注重手术室工作的培训,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②技能运用不足:访视形式单一,以提问式询问为主,科室对提高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力度不够③主观意识不足:护士忙于完成手术任务,思想上不重视访视工作,同时科室未建立评价、考核标准,对访视结果未进行分析 124 预期目标 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科室完善术前访视表格,制作宣传图卡,配合讲解;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沟通技巧;通过评价促进再教育 125 改进方法 ①组织学习,增加知识积累:利用晨间提问、业务学习等形式组织护士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定期考核②访视模式的改进:设计合理的访视及回访表格,并设计访视图卡,把手术前注意事项及进入手术室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详细列出,根据图卡进行讲解,图卡留给患者,方便记忆③沟通能力的培训:按层次分批培训,护士长培训考核高年资护士,高年资护士培训考核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模式。
通过以老带新的床边实践培训,全面提高护士的访视能力及技巧④评价改进再评价 持续质量改进6个月后实施阶段小结,肯定成绩,分析不足,对不足的问题改进实施方法 13 评价标准 改进前后分别通过理论考试、床边考核、发放患者调查表等方法,了解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运用及患者的手术顺从性及满意度①理论考试及床边考核总成绩101分,其中理论知识占60分,床边考核护士技能运用、访视效果占40分②满意度调查:改进前后各调查101名手术患者对访视效果的满意度,总分10分 2 结果 经过1年持续质量改进后,不同层次的护士理论知识、技能运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0年以内护士理论知识提高明显,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改进前后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 持续质量改进可拓展护士的知识面及访视技能 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储备是做好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