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docx
8页2022-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D.蓝田人2、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3、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较贴切的是()4、“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建立隋朝B.统一全国 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5、“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 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 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美国独立战争B.拉美独立运动C.印度民族大起义D.非暴力不合作运动6、一位史学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原本不是一场民主运动,但它在结果上却是一场民主运动。
这里的“结果”主要是指()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D.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7、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第1课•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片风争第3课太平天国逐助A.近代化的探索A.近代化的探索A. 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8、“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 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 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历史背景 B.必备条件 C.主要过程D.重要影响9、“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10、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2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为()A.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B.发展乡镇企业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11、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
此后他 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B. 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 实行开明民族政策CI. 实行开明民族政策D.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12、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 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是()A.华夫脱运动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C.巴拿马收回运河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1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 年的是()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大学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D.中国梦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14、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新航路开辟始于葡萄牙一个发现了 “人”,一个 发现了 “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C.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5、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
这里的 “政治权利”是指()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16、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希腊“极盛时期”对西方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是()A.海外贸易 B.民主政治 C.文化教育 D.军事外交17、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发展状况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D.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18、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1921 年1927年1936年1945年 1949年IIIIIk中共成立南昌起义西安事变中共七大新中国成立A.近代化的探索B.抗日战争的胜利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9、《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推行县制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废井田,开阡陌D.奖励军功,按功授爵20、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附朝灭亡J[II _581年589年60S年618年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A. 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B. 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21、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 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于强调 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 结果。
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凡尔赛和约》B.《慕尼黑协定》C.《联合国家宣言》D.《联合国宪章》22、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秦朝②隋朝③西晋④元朝A.②①③④ 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23、“如果没有这场洗礼,那么,五年之后中国近代第一部学制系统的颁布和 七年之后科举制度的最终被废除,可以肯定地说,不知要推迟多少年这表明戊戌变法(A.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变革A.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变革B. 促进民族资产阶级产生C.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I.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 革除了社会的种种弊端24、《明太祖实录》: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 是()A.提高效率B.造福子孙C.加强皇权 D.限制大臣25、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红军时期 全氏族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B.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C. 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CI. 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D. 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 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材料三 “时海内大乱……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七《晋纪九》(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日寸期农业生产 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 想领域怎样的局面?(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极端民族主义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希特勒认 为,保证德国物资供应的最好方法就是……获得波兰和乌克兰……希特勒的 咄咄逼人气势相反,英、法等西方国家却普遍实行了所谓的绥靖政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材料二1947年6月,在美国的指使下英法建议欧洲各国就各自的经济 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条件……苏联代表认为,这将 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 部事务”,其“结果将不是欧洲的统一和重建,而是把欧洲分裂成两个集 团”。
7月,苏联退出会谈——《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 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局部冲突频仍,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 和霸权主义行径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 蚀、威胁着这个星球——《世界通史-当代卷》 请回答:(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 据材料二,归纳苏联代表“退出”的理由结合美国“援助”的本质及影 响,概述你对苏联态度的理解3) 材料三中“高速流动”的影响是什么?(4) 推断并说明未来世界的走向3、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 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学览胜一:唐诗一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 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旅(借指皇 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 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 纷泊”。
一一据《以诗证史一一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文学览胜二:宋词一一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 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阖词云“万家掩映翠微 间”——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2)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简要分析其在宋代 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文学览胜三:元曲一一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 “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 “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 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3)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 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B2、C3、D4、C5、C6、A7、C8、D9、D10、C11、A12、B13、D14、D15、A16、B17、C18、D19、D20、A21、C22、C23、A24、C25、D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1、(1)牛耕;百家争鸣;(2)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3)人口南迁;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4)先进生产工具的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