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1世纪初台湾高等教育改革述评.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09734813
  • 上传时间:2021-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1世纪初台湾高等教育改革述评   [内容提要] 21世纪初,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着十大问题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对策首先是出台了“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草案,这是台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和法规依据从2000年开始,台湾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成立大学系统、废除联考制、实施“高等教育回流体系方案”、逐步放开对大陆的高等教育政策等  [关键词] 台湾,高等教育,改革  台湾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台湾经济快速发展中,曾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台湾的高等教育困难重重归纳起来,目前台湾高等教育面临以下十个问题:(1)教育理念脱离现实,“惟智育主义”盛行;(2)以联考制度为代表的教育体制太过僵化,同时在人事制度和会计制度中,实行经费分配的“平头主义”,各系科本位主义严重,相互之间缺乏合作对话,难以形成跨系跨学科的整合研究3)教育布局失衡,高等学校大多集中在北部与南部,中部与东部的高校则很少;(4)学校竞争失序、实力不强;(5)教育经费短缺;(6)教育市场狭小;(7)工具理性膨胀,过度重视“文凭”;(8)教育质量下降;(9)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毕业即失业;(10)高层次人才浪费严重。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高等教育已成为岛内的焦点之一,上上下下改革呼声一片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一、制定“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草案  2000年初,台湾出台了首部“大学教育政策白皮书”草案,拉开了台湾大规模高等教育改革的帷幕根据规划,台湾高等教育将朝着“质量平衡,开放竞争”两个方向发展,改革台湾高等教育无序的现状,实现多元化、自由化、国际化、卓越化四大目标白皮书”涵盖了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所有重大课题,尤其以下几方面最令人关注:(1)控制大学的质与量被列为改革的第一重点此项改革的核心是鼓励学校合并、转型,未来不再设立新的公立大学,对私立大学不再实行严格的“立案制”,而实行“许可报备制”,目的在于避免教育资源浪费,并用竞争的手段实现学校的优胜劣汰2)大学组织与学制的改革公立大学将逐步朝着类似私立学校的财团法人方向发展,近期则实行董事会制,学校经营及筹款由董事会负责实行多元化的弹性学制,包括考招分离、学程取代学系制、学位认定多元化、学术与专业双元认定标准、学年学分制各校视需要可由两学期改为三学期或四学期等3)大学改革方向多元化突出学术专长与特色,强调学生选择的多样化,为学生适才适性发展提供空间;建立高等教育回流教育入学管道;规划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鼓励中东部设校,对未设有大学的县市优先考虑设立大学分部,使每一县市至少有一个高等教育机构。

      4)实施多元化学费制度将开放大学自定学杂费征收项目及标准,但私立大学收费标准不得超过行政管理、教育研究训辅、奖助学金的支出总额;公立大学的收费标准不得高于教育部门所定的基本所需经费中学校应自行负担的部分学杂费的征收,每年调幅不得超过10%;学校必须划拨3-5%的学杂费金额作为贫困学生的奖助学金  “白皮书”是台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行动指南和法规依据到2002年,台湾的高等教育改革开始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二、具体改革措施  (1)成立大学系统(university system),以提高大学竞争力台湾“教育部”拿出39亿元进行大学整并2002年3月1日,“清华”、“交通”、“阳明”、“中央”四校参考美国加州大学(UC)系统,正式签署成立联合大学系统意愿书四校在原校名与组织不变、尊重各校独立性与自主性原则下,组成大学系统——“台湾联合大学系统”(简称台湾联大)整并后,在科研方面,四校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包括教育发展、脑科学、纳米科技、科技与社会四个中心;在学生方面,给学生提供“考进一校,享受四校”的求学机会;在教授方面,四校互相承认、合聘教师,教师可跨校开课等  以四校整并为发端,“大学系统”纷纷出炉。

      先是台湾师范大学与台湾科技大学结盟,接着是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与高雄师范大学联盟,然后是“台湾大学系统”跟进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成功大学、中山大学等四所大学校长决定合组“台湾大学系统”(简称台大系统)四校之间共同招生、教师短期互换、学生互选课程、学分相互承认、加强网络教学、共设研究中心;四校设一总校长,统筹资源整合问题;四校共同成立执行委员会,委员会下设教学、研究、学生事务、行政及技术支援、国际事务、图书资讯6个工作小组,其中,政大负责教学,台大负责研究及国际事务,中山负责学生事务,成大负责行政及图书资讯此外,师范院校也决定成立“台湾联合师范大学系统”,包括台湾师大、彰化师大、高雄师大、台北师大、台北师院、新竹师院、台中师院、台南师院、屏东师院、台东师院、莲花师院11所师范院校该系统共组大学系统委员会,作为决策及沟通协调机制,中小学课程、教材、评鉴、师资培育等为合作发展的方向  目前,台湾整并之风正方兴未艾整并是为了优化资源,提高竞争力但这一目的能否达到,岛内不少人表示怀疑一是因涉及学校主导权特别是人士安排,整并过程不会顺利;二是大学自身整并的目的在于“钓鱼”,即争取“教育部”的投资,这一目的与“教育部”意愿大相径庭;三是整并有“拉郎配”之嫌,竞争力的提高在于充实内涵,而不在于多少学校联合。

        (2)废除联考制这是台湾高等教育牵扯面最广的一项改革,涉及每一个家庭2002年7月,实行 48年的联考制寿终正寝了,从2003年开始,将实行多元入学方案新方案分为“甄选人学”、“考试分发”两大类甄选人学”即由考生到各大学报名,再由各大学择优录取具体做法是,考生必须先通过“教育部大学考试中心”举办的基本能力测试,合格后再参加各大学自办的指定科目考试考试分发”则是由“教育部”统一择优分配到各大学的一种方法,分为甲、乙、丙三种方案,甲、乙两案都必须先通过“大考中心”的基本能力测试,合格后再参加由“大考中心”指定的2--3科进行考试丙案与现行联考方式类似,但不是由教授命题,而是由“大考中心”命题  从主观上说,招考制度的改革,是为了增加考生上大学的渠道,也为了推进素质教育但是,新方案一出台,就遭到了非议有人指出,新方案非但没有解决现行联考制度的弊端,反而带来不少新的问题一是新方案太复杂,使人无所适从;二是增加了考试的环节和科目,使考生的压力更大;三是“甄选人学”的公正性值得怀疑;四是劳民伤财  (3)实施“高等教育回流体系方案”为缓解升学和就业压力,台湾广开高等教育大门,确认了“高等教育回流体系方案”。

      过去,台湾当局为缓解初中毕业生就业压力,就多办5年制专科,为缓解高中毕业生就业压力,就多办大学,为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就多办研究生院结果,导致高学历人才的浪费更加严重高等教育回流体系方案”实际上是对过去做法的补救该方案允许试办大学先修班,即应届高中毕业生如既没考上大学,又没有工作,可以预先修读大学课程,等下一年考取大学后,预先所修成绩有效,不必再重修,即使往后仍未考取大学,他们仍可取得相当于大学文凭的“副学士学位”,或相当于专科文凭的“专士学位”另外,对在职研究生的考取、社会人士的专职教育等也予以放开  台湾高等教育大门的敞开,一方面起到了缓解上学、就业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却是以牺牲高等教育质量为代价的,同时,又带来了高学历人才就业难的新的更大的压力  (4)逐步开放对大陆的高等教育政策两岸关系的沟通不是台湾当局人为所能阻隔得了的就高等教育而言,两岸的合作交流已日渐密切究其原因,一是台湾的教育市场必然向世界放开,而最便捷的开放是对大陆的开放;二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加速了高等教育国际间、地区间的合作交流,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合作交流顺乎人情民意;三是信息网络化使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连成一体,但在英语作为网络话语霸权的时代,汉语世界要争得发言权,特别是台湾要避免成为“文化殖民地”,必须与大陆合作交流,使两岸共兴共荣;四是成就令世人瞩目,对台湾有巨大的吸引力;五是大陆已经开放了对台湾高等教育的绿灯,台湾赴大陆读书的学生日渐增多,现在在大陆的台湾学生已经超过了4000人,2002年台湾报考大陆的硕士、博士人数超过了700人;六是近几年来两岸教育文化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岛内人士呼吁开放对大陆的教育政策。

      在岛内外压力下,台湾“教育部”称,将开放对大陆的高等教育目前,台湾已做好承认祖国大陆学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大陆各高校办学水平逐校审查、逐件审查,认定哪些学校、哪些领域可以开放承认学历以及某些领域暂不开放承认学历等台湾当局的态度尽管有所松动,但仍然是被动的,其对大陆高等教育的开放,动作慢、幅度小、范围窄、障碍多  三、几点启示  1、当代台湾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客观的、地缘的原因,更有现实的、主观的、政策的原因,而后者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多数问题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时代,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台湾与祖国大陆是同一文化根基,同一教育传统,双方的高等教育(包括面临的问题)具有更多的相似性甚至相通性因此,研究台湾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对世界高等教育的了解,对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反思和改革发展政策的制定   2、应该说,台湾当局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动作是比较大的,但岛内教育界人士对改革的成效并不抱乐观态度,有的人认为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素质教育,重视素质教育早已已经成为岛内的共识,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但成效甚微,教育政策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人对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心动大于行动,甚至只有心动,没有行动。

      原因在于台湾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就业压力,人们对升学、就业的关注远远大于对素质教育的关注,这是导致台湾教育工具理性过分膨胀的根本原因只要升学、就业的问题不解决,素质教育改革的政策就不可能兑现再如大学整并的问题,不少人士指出,台湾高等教育水准的提升,不是靠学校整并就能达到的,而在于吸引国际级顶尖人才的加盟至于其它改革,如废除联考制度,则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扩招则导致了教育质量的急剧下降和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浪费  3、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台湾高等教育的根本症结在教育制度,而教育制度又是受台湾当局对大陆政策制约的只要台湾当局不放弃僵化的大陆政策,无论怎么改革,台湾的高等教育都难以走出困局大陆是台湾教育的文化母体,也是台湾教育发展最大的腹地,制约台湾高等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如生源不足、资金短缺、市场狭小、就业困难等,均可在大陆找到出路因此,对于台湾当局来说,要解决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一切难题,惟一的明智之举,是放弃僵化的立场,走出历史的阴影,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早实现祖国的统一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