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03621514
  • 上传时间:2023-03-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  一.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1 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2 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3 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4 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5 词的比喻义不是比喻修辞中的比喻,只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义,是临时的运用比喻义是指通过词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的已经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包袱”例:你带着这么重的包袱上课,注意力能集中吗?)“机械”(例:这种想法太机械了前者指思想上的负担,后者指拘泥死板的方式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如下文明喻中例句本体、喻体相似点为“形状”,暗喻的为“形态”,借喻的为“性情”,博喻的为“步骤”。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1 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2 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这里“我的思想感情”是本体,“潮水”是喻体)又如:谎言打扮得再漂亮,也害怕事实的镜子这里“事实”是本体,“镜子”是喻体3 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有时博喻是以不同角度的几个比喻来描绘一个本体。

      例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的星星前一个比喻是以荷花个体角度,写它的光泽和颜色,后一个比喻是以荷花整体的角度,写它在荷塘里的分布   5.比喻的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④化冗长为简洁  二.借代   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年雷锋    (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7)资料代本体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3.借代的作用1 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    4.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5.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例如:①他们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2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例句①是比喻中的借喻,“园丁”指的是老师可以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而②是借代,“一针一线”代群众利益,是部分代整体,就不能改为比喻  三.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反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    (1)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3.比拟的作用1 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4.运用比拟应注意: 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5.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休,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 体必须出现例如:①古老的神州是一沉睡未醒的睡狮,一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   ②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例句①是比喻,把“神州”喻为“睡狮”,相似点是力量大而沉睡例句②则是比拟,此处是把物当人来写,是拟人 四.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家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3.夸张的作用 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③增强联想,创造气氛4.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下面运用的夸张就不合事理:   同志们,你来看,我们力量大如天,   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五.对偶 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相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对偶的种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宽式对偶只要达到严式对偶五项要求的一部分就可以,不很严格 3.对偶的结构 (1)成分对偶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对偶的作用1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用于诗词、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5.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六.排比    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排比的种类    (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五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3.排比的作用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1 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构大致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2 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3 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七.设问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方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应该注意的是,在特定情况下,上面所说的一般原则可能不适用比如一个人闯了红灯,差一点出了事故,司机说了一句:“你不要命啦?”司机绝不是对这个人“要命”产生疑问,也不是以否定形式表达“你要命”只是一种责备罢了所以,不可拘泥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1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 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分层作业汇编(含两套作业).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2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每课时同步练习汇编(含三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素养分层评价(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Unit 3 Lesson 5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and Reflection 同步分层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人与自然(话题阅读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同步练习(第1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素养提升卷(一)——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影响.docx Unit 3 Better you better me(单元诊断)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基础卷.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教材考点精练).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docx Unit 3 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和比较级(重点语法提升练)-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3课时).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专项03 比热容和热值的相关计算(含答案).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每课时素养分层评价汇编(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分层作业:第3节 电阻(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