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考研蒋中庭马原总结马原的对立统一规律.doc
15页冲刺复习时怎样掌握“马原”的对立统一规律(一) 在考研政治试卷中,命题权重最高,难度也最大的考点就是“马原”中辩证法部分的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既可命制选择题,也命制分析题在冲刺阶段,分析题是我们的主要突击方向试卷上的分析题对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考查方式,一般是给出一段或几段材料,既可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包含着矛盾关系的案例,也可能是古今中外典故寓言中体现了辩证关系的哲理对考生提出的要求一般是阐述“其中包含的哲理”,这一哲理“对我们有何启示”?对此“按照矛盾辩证法应该如何对待或处理”?从以往阅卷的情况看,考生往往难以给出满意回答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本身非常抽象,很难透彻理解更不要说针对题目材料灵活运用了一些阅卷老师反映,有的考生答案写得莫名其妙面对越来越近的考试,我们怎么办?第一,建立框架 全面把握第二,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第三,透彻理解 牢固记忆 第一, 建立框架 全面把握我们先把对立统一规律与考试有关的全部内容列出一个清单对立统一规律的全部内容包括九个原理我们不妨称为“对立统一九连环” 对立统一规律的九大原理(对立统一九连环)(1)矛盾的基本内涵:矛盾是指事物统一体内部对立因素之间的联系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 斗争性(3)矛盾的辩证关系:同一性 斗争性 互相制约(4)辩证认识的实质:同一性斗争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逆向思维”“换位思考”(5)矛盾的基本作用:同一性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6)矛盾的转化功能:矛盾发展通过矛盾转化实现(7)矛盾发展的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8)矛盾的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9)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和矛盾分析方法 第二,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这九个原理中,与命制主观题的答案关系最直接的,最重要的是第(4)个,辩证认识的实质:同一性斗争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第(5)个,矛盾的基本作用:同一性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第(6)个,矛盾的转化功能:矛盾发展通过矛盾转化实现第(8)个,矛盾的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既非常重要,又有较高难度的是第(4)个,辩证认识的实质:同一性斗争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第(8)个,矛盾的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第三,透彻理解 牢固记忆 (1)矛盾的基本内涵:矛盾是指事物统一体内部对立因素之间的联系这是对立统一规律九连环中的第一环,它回答的就是究竟什么是矛盾?或者说,矛盾的定义是什么从考试的角度,要明确两点第一,这个问题本身不会单独出主观题,但可以就此出客观题第二,在回答考查对立统一规律的主观题时,最好把矛盾的基本内涵,也就是矛盾的概念也写在答案上。
这个问题的内容如下:①矛盾是指事物统一体内部对立因素之间的联系矛盾是客观的,但不是直观的矛盾双方不是实体,但往往以实体为载体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矛盾是事物统一体内部的对立因素之间的关系②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 逻辑矛盾是违反形式逻辑规则造成的思维中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可按以下方式理解记忆: 矛盾是指事物统一体内部对立因素之间的联系矛盾客观不直观,对立双方有联系矛盾双方非实体,但以实体为载体逻辑矛盾违规律,辩证矛盾才统一“马原”的对立统一规律(二)(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这是对立统一规律九连环中的第二环,它回答的是矛盾双方究竟是什么关系?或者说,在矛盾双方之间的两种关系属于什么性质?矛盾,即事物统一体,内部都是存在着对立因素的,也就是“矛盾双方”这矛盾双方之间,存在着同一和对立这样两种关系,哲学上称为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也可称为“统一性”,与“同一性”涵义相同),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就是所谓“矛盾的基本属性”从考试的角度,要明确两点第一,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问题是重要的客观性试题考点,不会单独出主观题。
第二,在回答所有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主观题时,最好把矛盾的基本属性也写在答案上这可以显示出考生对于这个内容掌握得扎实系统 这个问题的内容如下:①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种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可按以下方式理解记忆: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依、相贯、相互转(在一定条件下)斗争性——矛盾双方:相分、相斥、相互否(无条件) (3)矛盾的辩证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这是对立统一规律九连环中的第三环,它回答的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间是什么关系?要注意它与前一项的区别:前一项是“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矛盾双方之间,有同一性、斗争性两种关系),而现在这一项则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之间有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是不同的同一性、斗争性,二者是矛盾双方之间两种完全相反的关系,但相反,又相成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
例如,在市场上购物询价时的讨价还价,虽是斗争性,但恰恰促成买卖成交的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又要受同一性制约斗得过分,争得过度,破坏了事物统一体,就失去了同一性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会单独出主观题但在回答所有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主观题时,最好把它也写进答案中,这会成为阅卷评分中的积极因素 这个问题的内容如下:①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依靠斗争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②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可按以下方式理解记忆: 斗制同——同一靠斗争维持,转化靠斗争实现同制斗——同一性规定着斗争的形式规模范围冲刺复习时怎样掌握“马原”的对立统一规律(三)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辩证认识的实质)这是对立统一规律九连环中的第四环,因为常常被用来命制材料分析题,所以,是对立统一规律作为主观性试题考点时最重要的内容务必透彻理解,牢固记忆其核心学理内容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有对立因素,对立因素之间既相互排斥、斗争,又相互依存、贯通,从而构成了事物统一体这就是对立统一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统一体内部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
在把事物当作矛盾进行分析时,既要看到矛盾这一方的作用,又要看到矛盾另一方的作用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斗争性的作用,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作用人们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相反相成,相辅相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广大理工科考生在面临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时,受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影响,容易将目标设置得过高认为答案必须写到丝丝入扣、环环相结的水平,否则就不算会须知,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规律,不是科学规律(不是指不科学)因为,事物中的矛盾虽然是客观的,但并不是直观的只能用思维抽象力把握分析事物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整个考研政治中是难度最大的主观性试题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种东西根本就是一锅粥,只能大而化之,随便乱扯那么怎么办? 可以把下面的文字背下来,遇到对应的考查“辩证思考”,“辩证认识的实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行分析”的材料分析题时,就将这些文字写上去你一定会发现,思路会渐渐打开,会出现边写边聚焦,仿佛“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渠成的感觉而从阅卷老师这一方面说,只要你考点定位正确,基本写对了考点原理,尽自己能力作了一些展开,就是得分的有效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毕竟是难点,阅卷老师在这个点上不会按照严苛的阅卷要求操作。
倒是有相反的情况,有些考生思路打开,言之有理,得到阅卷者的称许,产生高分同学们经过一段努力复习,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青年人思维敏捷,脑子是好用的面对难题,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手执辩证法的思想武器,摧锋陷阵,奋勇冲击,杀出路来 这个考点在答题时的有效答案如下: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就是辩证认识的实质,也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③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分析事物时要全面地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两方面关系,对立和统一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但二者又是基于共同本质的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和转化只有这样看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矛盾,把握住事物的发展④形而上学割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这种观点导致思想方法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⑤对任何问题都要辩证地思考,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逆向思维,“换位思考”,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推动事物的发展。
可按以下方式理解记忆: ①万物有矛盾 对立又统一相斥相依相转化 世界才发展②对立成同一,同一含对立③二者性相反,却是同根基如此析矛盾,事物现本质 如此看问题,方可见发展④只能见对立,仅可见同一皆为形而上,片面单打一⑤逆向会思维 实际能联系 思考能换位 辨证见精髓冲刺复习时怎样掌握“马原”的对立统一规律(四) (5)矛盾的基本作用:同一性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这是对立统一规律九连环中的第五环,其实质内容就是矛盾的基本功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为什么能够推动事物发展呢?就是由于矛盾双方又斗争、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其基本趋势——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就构成了发展从学理上说,矛盾是怎样推动事物发展的呢?矛盾双方的同一和斗争是矛盾所固有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肯定的属性,它使矛盾双方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是事物获得发展的必要前提而且,由于矛盾双方之间的同一性的作用,矛盾双方能够互相吸取和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得到发展,从而为扬弃对立即解决矛盾准备条件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它使事物不断地变化,偏离,最终导致破坏自身同一由于矛盾双方之间斗争性的作用,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旧的矛盾统一体所不能容许的限度时,就造成质变,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
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这个考点的有效答案如下: ①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事物的发展②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a.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双方形成矛盾统一体,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b.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c.矛盾双方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构成了事物的自我发展③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a.促进事物的量变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引起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准备条件b.实现事物的质变当矛盾双方力量发展达到了极限,斗争性则突破极限,使旧的统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