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宋古诗词《点绛唇感兴》原文译文赏析.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0275598
  • 上传时间:2022-0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1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宋古诗词《点绛唇·感兴》原文译文赏析 《点绛唇·感兴》 宋代: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照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栏通:阑) 【译文】 雨绵绵,恨意难消,云层层,愁绪积累,江南风光,照旧被称为上好漂亮水边村落,湖畔渔市,袅袅升起一缕孤零零的炊烟,那么淡,那么细 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像列队首尾连缀回想终生事业,此时此刻,注视征鸿,谁理睬我凭栏远眺的含意! 【赏析】 此词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的传世之作这首词是王禹偁任长州知州时的作品 起首一句“雨恨云愁”,借景抒情,借情写景云、雨并无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清楚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积累,清楚是郁积着愁闷即使是这充满着恨和愁的云雨之中,江南的风光,照旧是漂亮的南齐诗人谢朓《入朝曲》写道:“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王禹偁用“照旧”二字,说明自己是仅承旧说,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上片煞拍写的是:蒙蒙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但如此佳丽的风光,却未能使词人欢快愉悦,由于“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古人心目中,由飞鸿引起的感想有很多如“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这里,词人遥见冲天远去的大雁,触发的是“终生事”的联想,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王禹偁中进士后,只当了长洲知县这小小的芝麻官,无法实现他胸中的大志,于是他恨无知音,愁无双翼,不能像“征鸿”一样展翅高飞最终,王词将“终生事”分散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之中,显得含蓄肤浅,言而不尽 这首词艺术风格上一改宋初小令雍容高雅、柔靡无力的格局,显示出别具一格的面目词中交替运用比较手法和衬托手法,层层深入,含吐不露,语言清爽自然,不事雕饰,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从思想内容看,此词对于转变北宋初年词坛上流行的“秉笔多艳冶”的风气起了重要作用,为词境的开拓作了肯定的奉献 扩展阅读:人物生平 王禹偁出身贫寒,《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

      他九岁能文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今山东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984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他对仕途布满理想,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他为人刚直,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 端拱元年(988年)召试,擢右拾遗并直史馆他旋即进谏,以《端拱箴》来批判皇宫的浪费生活后拜左司谏、知制诰 淳化二年(991年),庐州尼姑道安诬告文字学家徐铉当时禹偁任大理评事,执法为徐铉雪诬,又抗疏论道安诬告之罪,触怒太宗,被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县)团练副使 淳化四年(993年)移官解州(今属山西)同年秋召回京城,不久又外放,随即召回任礼部员外郎,再知制诰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任翰林学士,后以谤讪朝廷的罪名,以工部郎中贬知滁州(今安徽滁州),次年改知扬州 宋真宗即位(997年),再召入都,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与撰修《太祖实录》,因直书史事,引起宰相的不满,又遭谗谤,于咸平二年(999年)再次被贬出京城,至黄州(今湖北黄冈) 咸平四年(1001年)冬改知蕲州(今湖北蕲春),未逾月而卒,年四十八。

      《宋史》与《东都事略》都有其传苏文编绘的《吴中先贤谱》亦有记载 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以雄风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行狎玩” 欧阳修非常仰慕王禹偁,在滁州时瞻仰其画像,又作《书王元之画像侧》 王禹偁自编《小畜集》30卷,集名出自《易经》:“小畜之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今有《四部丛刊》本,另有其曾孙王汾裒辑《小畜外集》13卷,以及清光绪年间的孙星华刻本近人徐规所着的《王禹偁事迹着作编年》,收集佚诗佚文多篇 扩展阅读:王禹偁政治主见 王禹偁为官清廉,关怀民间疾苦;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谏,不畏权势,以直躬行道为己任一生中三次受到贬官的打击,乃作《三黜赋》,申明“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表现了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王禹偁在政治上主见改革,曾向朝廷提出很多建议,在《端拱箴》《三谏书序》《御戎十策》以及知扬州时作的《应诏言事疏》等着作中,他提出了重农耕、节财用、任贤能、抑豪强、谨边防、减冗兵冗吏、淘汰僧尼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主见,虽大多数未被太宗、真宗接受,却为宋仁宗时范仲淹等人的“庆历变法”开了先声。

      王禹偁在政治上这种进取精神和乐观态度,正是他在文学上所以能坚持优良传统的重要缘由他诗法白居易,后来更有意发扬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代表了他对杜、白的尊崇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不仅是一位卓有实绩的北宋诗*新运动的前驱者,而且还是体察民情、关怀人民疾苦,胸怀报国大志的封建文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