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东阳马生序 .doc
4页《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重庆四十八中 王方敏【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习翻译文言文3、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后生勤奋学习的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导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2、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浙江浦江人,明初著名散文家他生活在元末明初,少时家贫,却勤奋好学,曾受业于元末有名学者吴莱、柳贯、黄晋等,以文章著名元代至正年间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借口父母年老,坚辞不就,入山隐居著述朱元璋起义后,接受朱元璋璋征聘,任江南儒学提举和太子经师,后官至《元史》编修总裁官、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部主事等,负责或参与《元史》《国史》《日历》的编修以及开国之初许多典章制度的订定工作,从文治方面对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贡献,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尤其长于传记的写作,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在当时影响很大解题:本文写于洪武十一(1378)年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赠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临别赠言的性质,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 二、朗读课文1、全班朗读:要求:声音响亮,字音准确,句读明晰2、教师范读:要求:认真听读,仔细笔记,划出停顿3、正音再读: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情感三、解词析句1、组内讨论⑴ 教师将课文分成四段,标清其止⑵ 学生根据欣赏板块一来解词析句⑶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部轮流讲读,说清每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欣赏板块一〗──解读课文的文学常识(补充后三段古文常识)[加冠]冠:帽子加冠,戴上帽子,表成年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先达]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达,本义“通”,用指人时,表示道德学问修养高或地位显赫⑸ 小组内部相互提问抢答⑹ 圈出不能解决的疑难字词5、课堂讨论⑴ 教师组织讨论,学生举手解词析句⑵ 教师将重要实词、虚词、文言现象板书整理在黑板上⑶ 学生在讨论的同时认真笔记板书内容3、课堂竞赛:⑴ 学生五分钟速记字词的意思,复习讨论出的字词注释⑵ 教师将已经整理好的文言现象投影: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辨析⑶ 学生以大组为单位在解词析句和默记诵读的基础上抢答练习,教师评判对错并记分。
4、归纳:⑴ 一词多义:和:缓解、暖和(久而乃和) 谦和(言和而色夷)冠:天下第一(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男子20岁成年(既加冠)请:请让我 (战则请从) 请教(俯身倾耳以请)再:第二次 (再而衰) 两次 (日再食)⑵ 古今异义:汤:古义: 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 今义: 菜汤走:古义: 跑 (走送之) 今义: 行走趋:古义:快步走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今义: 趋势或:古义:有时 (或遇其叱咄) 今义: 或者卒:古义: 最终 (卒获有所闻) 今义: 士兵假:古义:借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今义:假期⑶ 词类活用:腰:名词用为动词,腰挂 (腰白玉之环)⑷ 通假字字:支:通“肢”,肢体(四支僵劲不能动)被:通“披”,穿着(同舍生皆被绮绣)食:通“饲”,给饭吃(日再食)⑸ 虚词辨析:以:介词,用( 以衾拥覆)介词,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连词,来(无从致书以观)之:代词,他(录毕,走送之)助词,的(无鲜肥滋味之享)助词,提宾的标志(弗之怠)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6、朗读背诵:要求:⑴ 大声朗读,切实做到眼到、口到、心到⑵ 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教师投影的课文片段背诵。
四、感知研讨1、教师提问:⑴ 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⑵ 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⑶ 文章从哪些地方其他学生的优越的条件?写这些人的目的何在?⑷ 本文写作上的有什么样的特点?2、小组讨论3、课堂讨论明确:⑴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为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①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 余则组袍敝衣处其间⑤未尝稍降辞色 ⑵ 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就的根本原因⑶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但他们都没有成学,由此可见作者在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人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⑷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文章还运用对比所揭示出的道理用切身经历使人感到亲切真诚 五、体验反思学生阅读欣赏板块,举手说说:看了这么多名人与读书的故事,我们应当怎样学习呢?〖欣赏板块二〗──名人与书的故事〖欣赏板块三〗──黄生借书说 (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六、课文作业第一课时:1、完成课后练习和同步练习2、背诵课文,准备默写第二课时: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后半部分写一写小议论文:《我看学习与环境的关系》2、用东阳马生的第一人称写写读了此序的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