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课件.ppt
26页第一章第一章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历史时期气候变迁主要内容引引 言言一、一、近万年来气候变化概况二、二、近万年来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三、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三、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引 言(一)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 1 1、冷暖状况、冷暖状况 2 2、干湿状况、干湿状况 3 3、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4 4、地区差异、地区差异 (二)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 考古学、物候学、文献学、仪器观测考古学、物候学、文献学、仪器观测(三)研究指标:(三)研究指标: 以冬半年气温变化为指标以冬半年气温变化为指标四)气候波动周期(四)气候波动周期 一、近万年一、近万年来气候变化概况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3年) 竺可桢“脉动论”:中国5000年来气候的变化,象脉搏波动一样,温暖潮湿气候和寒冷干燥气候交替出现,周而复始,波动变化竺可桢(1890-1974)距今距今30003000年以前年以前•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
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水牛、象和貘等动物遗骸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水牛、象和貘等动物遗骸•在京津地区、辽宁南部地区当时以栎、榆为主的阔叶在京津地区、辽宁南部地区当时以栎、榆为主的阔叶林占优势林占优势 名词:全新世大暖期、仰韶温暖期名词:全新世大暖期、仰韶温暖期西周前期(约前西周前期(约前11001100年年——前前900900年)年)•在相当于西周早期的遗址中(如下王岗文化遗址),未见喜暖动物 •文献上有江汉冻结的记载 春秋到西汉末年•《春秋》一书中记载到公元前698、前590、前 545等年冬天鲁国都未有冰冻出现 •据《荀子》、《孟子》等书记载,山东农业种植一年可两熟•《诗经》、《史记·货殖列传》明确记载亚热带作物北界比今天偏北如《货殖列传》记载:“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东汉东汉——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据《汜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两部农书中记载的农时,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的气温较今为低 •三国曹魏时期淮河冰封唐 代•西安盛开只能抗御-14℃最低温度的梅花冬季最高温估计较今高出2℃ •黄河流域普遍设立“司竹监”,专营竹子的生产和销售•关中平原有梅桔种植。
•四川盆地出产荔枝10001000年年——1200——1200年(两宋之间)年(两宋之间)•公元公元11111111年(北宋政和元年)曾出现太年(北宋政和元年)曾出现太湖全部结冰的罕见现象湖全部结冰的罕见现象 •发生过苏州运河冰封的情况发生过苏州运河冰封的情况 •素称素称““荔枝故乡荔枝故乡” ” 的福州,遭严寒,荔的福州,遭严寒,荔枝冻死而绝收枝冻死而绝收12001200年年——1300——1300年年(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 元初在河南怀、孟地区又恢复了北元初在河南怀、孟地区又恢复了北宋初年撤废的管理竹园的司竹监但这宋初年撤废的管理竹园的司竹监但这一回缓时期为时很短一回缓时期为时很短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14001400年年——1900——1900年)年)•14~19世纪末,是一次世界性寒冷时期,即所谓小冰期就中国而言,特别是15世纪以来,气候加剧转寒,至17世纪下半叶达到顶峰 •据谈迁《北游录》中物候记载,推断当时北京冬季较今约低2℃这种气候转寒的现象,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均有所反映 •长江中下游湖泊和沿海亚热带地区霜雪频繁,太湖封冻16次(如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汉水结冰19次,淮河封冻14次,洞庭湖封冻9次。
总结: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距今距今30003000年以前年以前•西周前期西周前期(约前(约前1100年年—前前900年)年)•春秋到西汉末年春秋到西汉末年•东汉到南北朝时期东汉到南北朝时期•唐代唐代(前后为过渡期)(前后为过渡期)•1000年年——1200年年(两宋之间)(两宋之间)•1200年年——1300年年(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1400年年——1900年年(明清宇宙期)(明清宇宙期)二、近万年来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新石器时代文化繁荣•黄河文明的产生•汉唐盛世•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国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仰韶文化时期亚热带北界图三、气候变迁的原因三、气候变迁的原因(一)太阳辐射(二)地球宇宙环境(三)地球自身环境(四)人类活动( (一一)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万物生长靠太阳,为影响气候变化的最根本因素造成四季三大气候带区别•规律: 1、太阳活动弱时,纬向环流盛行 2、太阳活动强时,经向环流盛行,冷暖空气频繁交换,极端天气(如风暴、暴雨雪等)增多太阳结构图太阳的分层结构图日冕 太阳黑子 (二)地球宇宙环境•(1)太阳带着太阳系成员穿越银河系银道面时,可能由于太空尘埃、星云等物资增多,因减弱辐射而寒冷,地球史上四大冰期皆由于此。
•(2)地球公转、自转17500年后将位于远日点 (三)地球自身环境•下垫面:由于高山低谷,海陆位置而形成地区差异•大气环流:不同气团的交换、变化无常如经向环流,纬向环流等•火山爆发与地震群发期:影响所覆盖地区几年内气候转寒(四)人类活动•历史时期现代以前,人类活动部分改变局部气候状况,而主要为气候所影响如国家建立,公元4、12世纪等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侵袭、玛雅的衰亡等•现代尤其近50年人类活动影响非常大,如“温室效应”“阳伞效应”、“绿洲效应”、湖泊效应”等 重点复习•指出下列人物生活年代处于温暖期还是寒冷期: 孔子、诸葛亮、唐玄宗、乾隆•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名词:明清宇宙期 •列举: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