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国居住区现状封闭性研究及开放性探析.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91340919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5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国居住区现状封闭性研究及开放性探析    1.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002.浙江省杭州市310000[摘要]:我国开启快速城市化进程后,居住区数量大幅增加,居住品质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居住区模式绝大多数为单一型封闭性住区,使得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服务配套不均匀以及城市居民交往空间缺失等城市问题日渐凸显本文以城西亲亲家园居住区为研究对象,简单陈述了我国居住小区模式的理论起源,将封闭性居住小区的弊端一一呈现结合亲亲家园居住区的实际案例,总结其成功及失败之处建议引入开放街区的理念,结合现行居住小区模式,营造半开放式的住区,恢复街道活力,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关键词]:居住区、封闭住区公共空间、半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街道活力1、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住宅商品化大潮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的居住区发展突飞猛进但随着中国城市住宅总量的逐步攀升,城市居住区的模式日趋单一城市大型封闭性居住区大行其道,城市肌理被割裂,交通堵塞而本文力图通过对现存居住区公共空间案例的现状分析及阐述,引入开放街区的理念,从最基本的层面上为解决城市居住空间封闭性问题上提出优化的建议2、相关概念2.1封闭性居住区定义封闭性住区,又译“门禁社区”,其定义为:“以实体围合方式封闭的并禁止或限制非成员进入的居住区,区内成员通过一定的法律契约实现公共环境的共享并达到共识。

      2.2开放街区的定义开放街区的概念由法国建筑师克里斯琴?德?鲍赞巴克提出其特点包括以下四点:1、围合空间的建筑单体独立存在,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2、独立的单体有利于建立多元的富于个性的住区3、不对建筑的高度进行统一,强调建筑天际线的变化,避免建筑物“墙壁效应”的出现4、与古典城市同质单调的样式不同,开放街区希望城市中充满异质、混杂和矛盾3、我国建国后住区的发展我国的住宅建设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这一时期的居住区建设模式引入了前苏联的“街坊”模式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正式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国家逐步走上了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道路,住宅建设也被列入经济建设的重要日程第三个阶段,为1998年住宅制度改革至今,原来的实物分房方式转变为货币化分配方式建国初期,受西方“邻里单位”及前苏联“街坊”模式的影响,我国的住宅区主要以围合组团式的街坊式住宅为主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规范》中将原城市基本单元由“街坊”修改为“小区”,再加之1980年初日本的日笠端氏在《关于住宅区的规划单位和设施的构成研究》中提出了居住区分级理论,在世界上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同。

      我国也正是在此阶段对居住区设计模式进行了改革,改变了原有的街坊式居住区设计模式,转而进行邻里单位与分级理论结合的设计探索1998年的实物分房制改革成为我国居住区大规模发展的契机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至今,我国的居住小区开发模式已陷入僵化,所有的设计及建造风格不论变化多大,都无法跳出封闭性住区的模式,门禁社区成为城市住区模式的主流4、案例分析(亲亲家园居住区)亲亲家园住宅区位于三墩新浙大区块距离城市中心武林门约12公里,总建筑面积近85万平米,规划住户近7000户董家路以北,通济路以西,金地北路以南,丰庆路以东古墩路和金家渡路穿过整个居住区,将整个居住区分成三个部分,居住区分为四期开发该项目为三墩区块最早最大的成熟商品房居住区现小区周边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杭州西北部的居住重镇,居住人口密度高亲亲家园住区规划以“现代邻里,都市街坊”为核心理念,以中国传统居住理念与现代设计原则结合,倡导邻里价值的回归该住宅区规模为居住区,并严格按照居住区分级理论结合土地四期开发模式,形成的4个居住小区,每个居住小区封闭独立,单独设置机动车出入口1~2个居住小区内形成明确的若干组团并在组团处设置门禁系统,组团范围以自然围合的几个单元为标准,单元间围合的场地为纯步行区,这里成为了人们日常交往、孩子嬉戏玩耍的场所。

      其中小区一期中布局采用围合式布局,形成不同的单元,从而体现了“公共空间一半公共空间一半私密空间一私密空间”的多层次空间层级关系亲亲家园围合式的排布,与常规的江南地区居住小区为满足日照通风而进行的阵列式排布区别较大其城市空间设计饱满富有趣味,组团门禁系统使即使外部人流即使进入小区内部也不至于侵袭到住户的安全和隐私而小区内商业内街的引入也正是重建邻里空间这一理念的诠释根据笔者的走访和了解,该小区交付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组团门禁系统得到了小区业主的普遍好评,车辆无法进入使组团内的业主可以安静、自由、安全的进行活动商业内街却经营的比较惨淡其原因恐怕和白天居民上班没有人光顾商业及商业内街以及对人行通道过多的限制和障碍有关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对该住区进行了以下假想的半开放式改造首先,考虑到对居住私密性安全性的保证,保留原组团门禁系统而将居住小区内的主要干道,设置为机动车可以单向通行,并通过街道稳静化方式对车辆限速以达到保护居住安全的目的居住小区的外部封闭围墙及门禁全部拆除,城市的基本单元由居住小区下调为居住组团组团沿路周边的底层部分改造成小办公、创意工作室、教育培训机构、小商业、茶餐厅、生活超市等丰富住区人群构成的功能业态。

      住区内的很多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人们不需要拥挤到区域的商业中心购物,既解决交通拥堵又节省了时间组团以外的道路向城市开放,取消原居住小区的封闭范围,使机动车可以驶入并单向通行,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缓解城市干道的拥堵5结论及建议突破现行封闭性居住小区的模式,将小区向城市开放将组成小区的居住组团之间由城市道路连接,引入居住小区内的城市道路,以两车道为宜,再根据居住区所处城市中的位置考虑其交通流量,实行高效率的单向通行或更方便的双向通行组团间城市道路参照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实行的稳静化交通方案,通过设施的布置达到组团间生活道路与城市交通道路的区别这种打破居住小区模式,以组团为最小邻里单位的方式与前文所介绍的新加坡、香港及韩国的模式非常相近但是封闭性居住单元的大小,对城市的影响就差别很大,如我国的居住小区封闭,就出现了城市交通堵塞,城市被割裂,街道失去活力,社会隔离现象的产生但如果将封闭单元变成组图级别,每个组团由最多不超过8栋单体组成,每个街区长边都控制在150米以下,短边都控制在90米以下,则不仅城市交通改善了,街道激活了,居民的居住品质也不会降低城市如人体,人体内毛细血管占到血管总量的80%以上。

      如果毛细血管堵塞,不仅会造成淤血,更会使身体内的养料无法输送到各个器官中我们同样无法通过扩大主动脉和静脉的方式来代替数量巨大的毛细血管,城市亦如此封闭性住区的大量存在如人体内的大块坏死,毛细血管被大量堵塞,本应充满养料的细胞逐渐失去活力,如果不引起注意,人体会瘫痪甚至死亡同理,城市也终会因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街道失去活力而最终不堪重负走向衰落半开放式住区是应对这一系列城市顽疾的良药,亚太地区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的成功经验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些经验对我国当下的居住小区建设理应起到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参考文献1朱怿张玉坤:《“街区住宅”的涵义及其规划设计策略探析》,建筑学报2005年,第10期2布雷泽范凌林达《从大院到小区到超级街区——通过社会和空间结构阅读中国城市的大规模开发》,时代建筑2009年,第3期3魏薇秦洛峰:《对中国城市封闭住区的解读》,建筑学报,2011年第2期,4窦以德《回归城市——对住区空间形态的一点思考》,建筑学报,2004年,第4期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