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可编辑).docx

44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99803906
  • 上传时间:2022-05-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12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第一篇:20世纪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八大公害事件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时间范围是20世纪30 —60年代 1、 事件名称: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30年12月1日——5日 发生地点:比利时马斯河工业区 由于该工业区处于狭窄的河谷中, 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那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12月1~5日时值隆冬,大雾笼罩了整个比利时大地由于该工业区位于狭长的河谷地带,发生气温逆转,大雾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整个工业区的上空,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无法扩散,二氧化硫的浓度也高得惊人3日这一天雾最大,加上工业区内人烟稠密,整个河谷地区的居民有几千人生起病来病人的症状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星期内,有60多人死亡,其中以原先患有心脏病和肺病的人死亡率最高与此同时,许多家畜也患了类似病症,死亡的也不少据推测,事件发生期间,大气中的二氧伦硫浓度竟高达25~100毫克/立方米,空气中还含有有害的氟化物。

      专家们在事后进行分析认为,此次污染事件,几种有害气体与煤烟、粉尘同时对人体产生了毒害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30年12月1~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作区 在比利时境内沿马斯河24公里长的一段河谷地带,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河谷上,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还有石灰窑炉 1930年12月1日开始,整个比利时由于气候反常变化被大雾覆盖在马斯河谷还出现逆温层,雾层尤其浓厚在这种气候反常变化的第3天,这一河谷地段的居民有几千人呼吸道发病,有63人死亡,为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10.5倍发病者包括不同年龄的男女,症状是:流泪、喉痛、声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闷、恶心、呕吐咳嗽与呼吸短促是主要发病症状死者大多是年老和有慢性心脏病与肺病的患者尸体解剖结果证实:刺激性化学物质损害呼吸道内壁是致死的原因其他组织与器官没有毒物效应 事件发生以后,虽然有关部门立即进行了调查,但一时不能确证致害物质有人认为是氟化物,有人认为是硫的氧化物,其说不一以后,又对当地排入大气的各种气体和烟雾进行了研究分析,排除了氟化物致毒的可能性,认为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气体和三氧化硫烟雾的混合物是主要致害的物质。

      据推测,事件发生时工厂排出有害气体在近地表层积累据费克特博士在1931年对这一事件所写的报告,推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约为25~100毫克/立方米(9~37微克)空气中存在的氧化氮和金属氧化物微粒等污染物会加速二氧化硫向三氧化硫转化,加剧对人体的刺激作用而且一般认为是具有生理惰性的烟雾,通过把刺激性气体带进肺部深处,也起了一定的致病作用 在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中,地形和气候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地形上看,该地区是一狭窄的盆地;气候反常出现的持续逆温和大雾,使得工业排放的污染物在河谷地区的大气中积累到有毒级的浓度该地区过去有过类似的气候反常变化,但为时都很短,后果不严重如1911年的发病情况下这次相似,但没有造成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河谷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年即有人指出:“如果这一现象在伦敦发生,伦敦公务局可能要对3200人的突然死亡负责”这话不幸言中22年后,伦敦果然发生了4000人死亡的严重烟雾事件这也说明造成以后各次烟雾事件的某些因素是具有共同性 7 的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这一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

      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这次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但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2、 事件名称:多诺拉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48年10月26日——31日 发生地点: 美国宾夕法尼州多诺拉镇 多诺拉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位于匹兹堡市南边3O公里处,有居民1.4万多人多诺拉镇座落在一个马蹄形河湾内侧,两边高约120米的山丘把小镇夹在山谷中多诺拉镇是硫酸厂、钢铁厂、炼锌厂的集中地,多年来,这些工厂的烟囱不断地向空中喷烟吐雾,以致多诺拉镇的居民们对空气中的怪味都习以为常了 1948年10月26-31日,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两天过去了,天气没有变化,只是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SO2)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除了烟囱之外,工厂都消失在烟雾中 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O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 8 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

      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和当年的马斯河谷事件相似 这次的烟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以致暴病成灾 多诺拉烟雾事件和1930年12月的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及多次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1959年墨西哥的波萨里卡事件一样,都是由于工业排放烟雾造成的大气污染公害事件 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以及汽车等交通工具在行驶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有害气体总量为5.6亿吨,其中一氧化碳(CO)2.7亿吨,二氧化碳(CO2)1.46亿吨,碳氢化合物(CH)O.88亿吨,二氧化氮(NO2)0.53亿吨美国每年因大气污染死亡人数达5.3万多人,其中仅纽约市就有1万多人大气污染能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城市燃煤煤烟的排放,城市居民肺部煤粉尘沉积程度比农村居民严重得多 3、 .事件名称: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20世纪40年代初 发生地点:美国洛杉矶市 洛杉矾位于美国西南海岸,西面临海,三面环山,是个阳光明媚,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地方。

      早期金矿、石油和运河的开发,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 然而好景不长,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就发现这座城市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 9 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矾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O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20世纪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一次烟雾事件当时洛杉矶市是美国的第三大城市,拥有飞机制造、军工等工业各种汽车多达400多万辆,市内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占全市面积的30%,每条公路每天通过的汽车达16.8万辆次 由于汽车漏油、排气,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每天向城市上空排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铅烟这些排放物,经太阳光能的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过氧乙酰基硝酸酯等组成的一种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加之洛杉矶三面环山的地形,光化学烟雾扩散不开,停滞在城市上空,形成污染 4、.事件名称:伦敦烟雾事件 发生时间:1952年12月5日——8日 发生地点:伦敦市 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

      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期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 当时在正在伦敦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只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史料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根据事后统计,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 10 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2. 4、2.8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增加 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由于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此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