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离骚教学设计4.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06518639
  • 上传时间:2023-06-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诵千古余韵,品万端风流——《离骚》(节选)教案南宁八中 张世福【知识目标】识记重点字词的读音,疏通关键诗句含义,了解《离骚》“香草美人”的修辞手法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分节鉴赏诵读诗歌,培养学生透过关键词句品析作品情感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离骚》的思想内容,感受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情怀过程与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诗人余光中曾在《淡水河边吊屈原》这首诗歌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湾汩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余光中对诗人屈原的赞颂之情今天,我们一起阅读和鉴赏屈原的悲苦高歌之作《离骚》二、积累·整合1.背景知识:请大家打开课本17页,先把课本注释1齐声朗读一遍注释中信息量丰富,有作家作品的介绍,还有对题目“离骚”的解释,要注意2.我们选取了课本注释中提及的一些关键词句,拟了两题练习题,请大家合上课本,检查大家对注释是否熟悉1)请准确读出下列字词:修姱(kuā) 謇(jiǎn)朝谇(suì) 蕙纕(huìxiāng) 揽茞(chǎi)遥诼(zhuó) 偭(miǎn)规矩 侘傺(chà chì) 溘死(kè) 鸷(zhì)鸟 方圜(yuán) 攘诟(rǎng gòu) 芰(jì)荷(2)请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见课本注释)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些句子都有一个共同之处,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喻,这是《离骚》最突出的艺术特点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她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生动三、感受·鉴赏——反复吟咏,品味作品一)《离骚》中具有丰富含义和艺术价值的句子比比皆是,下面让我们再次打开课本,细细品味诗句,你最喜欢哪一节诗?与同学分享交流,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并尝试诵读 (引导学生紧扣情感分析,兼而指导诵读的节奏和技巧)示例: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哀叹)分析:一“太息”、“掩涕”再加一“哀”字,一个忧国忧民的主人公形象跃然纸上既已知民生之艰,诗人决定为民请命,耿直进谏但结果却是“朝谇而夕替”,一“朝”一“夕”更衬出君王的无情、现实的残酷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定)分析:“蕙纕”、“揽茝”皆喻高尚品德,细想之后诗人得出结论:原来如此,我之所以遭到贬斥是因为我高尚的德行。

      但贬斥又怎能让我放弃向往的东西呢?由此诗人更加自信:“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九”,言其多也,一字表明了诗人的态度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怨恨)分析:君王荒唐,不察民心,诗人“怨”;群小忌才,百般诽谤,诗人“恨”4.“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愤怒,批判)分析:政治上的挫折迫使诗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现实,原来整个世俗都已经变了,变得善于投机取巧,没有是非之分,为了苟合奉承连事实也可以被随意歪曲5.“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苦闷无奈中又带着坚定)分析:诗人认识到国势已经衰危,但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忧愁苦闷,“郁邑”“侘傺”两词同用句中,强调忧闷之深虽然感到无奈,诗人还是再次表明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态度6.“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诘问,坚定)分析: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试想鸷鸟能和平凡的鸟一样吗?方形的榫头又怎么能和圆形的榫眼相匹配呢?7.“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忍耐)分析:既然诗人所寄寓希望的“灵修”已将其抛弃,现实又是如此残酷而令人无奈,他认为自己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保持自己的清白,甚而不惜以死相守。

      8.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彷徨)分析:“悔”“延伫”表明诗人对现实失望之后,内心产生了动摇和矛盾,想要调转车头离开朝廷9.“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犹豫)分析:进一步展现激烈的内心矛盾和冲突10.“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坚定)分析:这个世道如此龌龊,但美好的品质是不会被淹没的,不相信我,不了解我也罢,只要我自己的品德确实是美好的就可以了又重新坚定内心的志向1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自信)分析:加高我的帽子,加长我的佩带,感受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诗人认识到,只有坚持光明纯洁的品质,才是内心最重要的选择,唯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12.“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欣喜)分析:诗人回顾来时路,仍然是那么异彩纷呈这让诗人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1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坚定)分析:一个“独”字表明诗人内心其实是多么的孤单但即使是如此的孤寂,也并不能使诗人忘却自己的本心体解尚不可动其志,足见其心志之坚。

      二)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把握节奏和情感,体会词句在感情表达上的作用,借此品味诗歌所蕴藏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三)通过刚才的诵读和鉴赏,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学生总结)诗人的特立独行,引起世间庸人的馋毁,从而使其遭遇毁谤和贬黜,陷入孤独绝望的境地但诗人依旧矢志不屈,甘愿“伏清白以死直”,也不愿意“背绳墨以追曲”屈服认同世俗其后,诗歌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矛盾、彷徨、苦闷与追求理想,以及灵魂搏斗的过程,最终坚定自已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其中反复提及“死”这个概念,“虽九死”“宁溘死”“以死直”“虽体解”,反复致意,一咏三叹,内容层层深入,感情层层升华,表明了坚守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的决心情感 哀叹痛苦——九死未悔 怨恨忧闷——坚定执着 后悔矛盾——表露心意 自豪自信——矢志不渝四、思考·领悟——体会诗人形象(一)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词概括他有忧国忧民,体恤苍生的情怀;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洁身自好,追求自我完善,有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他更有坚持真理,执着理想,虽殒身而不恤的坚定意志。

      这些闪光的品质,给我们以无限的精神力量二)学生与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诵读作品,品味诗人的真挚情感,感受屈原的精神力量三)课堂小结:与端午节的锣鼓喧天相比,我更喜欢将《离骚》、将屈原与这悠悠古琴之声联系在一起,初次感受艰涩、凝滞、了无情趣,然细细品味,反复揣摩,则可于古朴纯净中,感受真情的涌动恰如屈原之为人,以其对理想政治和完善人格的执着,对国家人民的挚爱,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屹立不倒的精魂!希望同学们受此感染,带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快乐前行,幸福成长!五、应用·拓展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是否让你有所触动,对你有所启发?请结合你自己的理想目标和生活体验写一段读后感板书设计: 情感 手法 形象哀叹痛苦——九死未悔 香草 忧国忧民怨恨忧闷——坚定执着 比喻 志行高洁后悔矛盾——表露心意 美人 献身理想自豪自信——矢志不渝一咏三叹,内容层层深入,感情层层升华,表明了坚守道德情操和政治理想的决心。

      五、应用·拓展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是否让你有所触动,对你有所启发?请结合你自己的理想目标和生活体验写一段读后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