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申论试题资料汇总1.doc

8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45903771
  • 上传时间:2023-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0KB
  • / 8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0年申论备考指导:申论指导: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这个环节虽然不能用文字直接在答卷上反映出来,却是完成其他三个环节的前提条件,而且在时序上位在首要,不容滞后申论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应该说是比较充足的,考生应该也完全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一般需要40分钟左右)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提出对策是申论考试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自由空间,考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知识、阅历,对同一问题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必须结合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范围和条件,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它要求应试者充分利用给定资料,切中主要问题,全面阐明、论证自己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基本看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前面的三个环节尽管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不能有任何懈怠,但总的来说,还都只是积极有益的铺垫,此处的论证过程则需要浓墨重彩,淋漓尽致地书写这不仅因为它的字数要求多,分值高于其他部分,更重要的是,论证才是申论考试的核心,能全面考查和衡量一个人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说理能力  论证部分的写作应该在深入思考、运筹帷幄地基础上进行,最好事先列一个扼要的提纲,做到胸有成竹,行文流畅,并要注意论题鲜明、重点突出、线索清晰、详略得当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2010年申论备考:申论明晰文章结构的技巧  对于一段材料而言,如何才能简洁、明朗、直接和全面的将其内容及其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概括总结出来?其实,材料概括还是有章可循的   一般而言,一个全面完整的概括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  1.  总述(对材料所反映情况的一个概述);  2.  分述(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内容进行并列式或递进式的陈述);  3.  抽象概括(对材料的主旨和反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升华和发挥。

        (一)如何提炼总括句:总括一句话,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  句式模型为:  1.“这篇材料谈到了一个……的问题”,中间可以加的修饰语包括“社会各界都关注的”,“目前所面临的”  2.“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或行为的文体”其中,主语是文章涉及的主要任务的姓名或所涉主要单位名称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是指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也可理解为事件的某个阶段对于个别文章会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以该事件作为定语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   (二)分述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根据并列或递进关系分条分类地整理出来  1. 递进式分析法对于那些以纵向思路和结构写的给定材料,也就是以时间上的阶段渐进性为序或逻辑上深入为序的文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如对一篇反映医药行业药价虚高情况的报道:生产厂家自己定价,中间商层层加价,医生或医院为了自身利益给病人开高价药,病人购买高价药品这是按医药流通在时间和逻辑上的四个环节来分析的   2. 主体分析法某个事件或行为可能有好几方的主体参与在分述句里,我们可以从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分述答题。

      如2006年广东的申论题“汽车超载问题”就可以从各方主体的角度进行概括,包括治理部门、汽车车主、汽车制造商、修理商、地方政府等   3. 关系分析法有时候,一则材料中所涉及的事件是一环扣一环的,各个事件之间有明显的关系,这时就适用关系分析法如关于我国9家彩电企业结盟限价销售彩电的一组材料,可以在关系链条上进行归纳:九家彩电企业深圳结盟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对此提出了质疑,价格联盟是变相垄断,消费者对此无动于衷,结盟商家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导致彩电限价失败   4. 分类分析法对于一则材料所涉及的是不同类别的人事物,则可以进行分类表述   5. 关键词分析法对于给定的材料,有时我们会感到无处下笔进行概括这时可以将文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结合文中事实或观点把它们串联起来   (三)抽象或升华  基本句式为”这个问题(这种情况)涉及……需要在制度上(体制、宏观调控等较高层次上)…… 2010年申论备考:申论提高分数的途径  一是《半月谈》  这本刊物是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一本综合性、“集半月于一日”的重要党刊,其发行量和影响力一直雄踞中国时政期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半月谈》具有语言朴实简练、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又和国家政策紧密相连的特点,因此《半月谈》中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剖析对大家复习申论有很大的帮助,很多老师都将其看作参加申论考试的必备资料。

      这里重点推荐大家阅读“半月评论”和“专题报道”,特别是“半月评论”中的文章大都可以作为申论范文来进行借鉴和模仿如果《半月谈》不容易买到的话,大家可以登陆新华网的半月谈频道阅读电子版  二是《理论热点面对面》  《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宣部一套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从2003年开始推出,这本书就每年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通俗且准确的语言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自推出以来广受欢迎该书因此也是我们进行申论复习的一本极好的参考资料  三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  考生须对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下对今后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作深入的解读,并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都进行一定了解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一定要阅读学习,以从根本上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有所认识,提高申论考试中用语的准确度和对当前最受关注问题的了解  此外,如果经常上网,可以定期浏览一下新华网和人民网上的新闻和文章,这两个网站上的信息也比较权威和丰富前些日子胡锦涛主席还在人民网上和网友聊天,可见网络信息也很值得我们关注当然平时大家在看电视时也可以多看一些《焦点访谈》之类的新闻综合类节目,对我们了解社会热点,提高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都是有所帮助的。

        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在复习中能够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在申论考试中获得高分自然也就易如反掌了2010年申论备考:概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模式http://www.sdgwy.org   2010-01-05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746次【字体:大 中 小】  在以往的申论试题中,对概括能力的考查,比较常见的题型是:要求概括给定资料的  主要内容或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近来,对概括能力的考查,出现了新的题型,即要求概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国家2009年申论试题第一题: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果按照以往的出题习惯,该题可能要求: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该题是这样要求的话,其答案就应概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遇到的种种问题,侧重在问题的诸种表现上面但是,本次申论试题在要求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要求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里,关键是“要解决”三字。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既包括在经济发展中业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包括我们党和国家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任务、方针政策等对策所以该题的答案,既包括给定资料中提到的“主要问题”,也包括给定资料中未提到的“问题”,但提到了“主要对策”的内容它的基本模式是:主要问题+主要对策按照这一模式,该题的“参考答案”应为: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去30年主要是模仿国外早期的某种经济发展模式,“两头在外,中间加工”,应设法推动产业转型第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第四,坚持自主创新,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第五,在改革发展中,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第六,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七,近年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种田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  从“参考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答案既包括从给定资料2、10等提炼出的“主要问题”,也包括从资料1、9中提炼出的主要任务、重大方针政策。

      而主要任务、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也属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范围,而这些内容占了答案的绝大部分,它们来自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的讲话、谈话等 2010年申论备考:申论实用技巧问答二http://www.sdgwy.org   2010-01-04   来源:山东公务员网   点击: 1714次【字体:大 中 小】  2010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还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策论型文章作为公务员考试申论中一种重要的文章类型,广大考生一定要深入理解和把握专家从多种角度为各位考生解读 这种文体,并为各种考生解析申论和策论的关系  一、申论与策论的关系  在现行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用语环境里,策论型文章基本等同于以对策为主、兼有论述的文章  从考试史和文章史上看,严格意义上的策论,是古代官吏选拔考试中的一个科目,正规名称是“策问”,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预先拟制好书面问题,向通过会试等前几道考试程序的知识分子提出,出题叫做“问策”,考生作答叫做“对策”其题目多为最高统治集团比较关心的治民、治官、治国方面的现实问题,如需要什么样的官员,官员怎样效忠帝王、修身为官、治理国家等典型的试题如万历五年殿试策问,试题为“习先王之术,于古今治理讲之预矣”,即要求考生阐述古今治理——治国治民的原则和方法;下一次殿试万历八年的试题为“用思追古帝王之治,悉心敷对”,即阐述古人的治国方法。

      考生的答案名为“对策”,但与现代汉语中的“对策”意义完全不同,是对应“问策”的意思  可以看出,古代策问考试的内容偏重伦理、理念的导向,不涉及时政,不提具体问题,没有诸如“黄河水灾应当怎样治理,赈灾资金如何防止被贪污挪用”的问题,也不要求回答具体可行的措施,即制定现代意义上的“对策”,这与当代申论考试通过具体问题检测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根本的不同策问考试的答案名为对策,内容实际以论为主,如万历八年张懋修的对策卷开篇写道:“臣闻帝王之道,天道也故必有合天之心法,以端化理之原;亦必有宪天之治法,以妙化裁之用随后的答卷主体为阐释理论,阐明考生对“古帝王之治”的理解,没有结合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建议,考试也不要求提出措施,而现行申论考试却要求以作答对策措施为主策问考的是考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