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定斯基绘画思想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docx
8页论康定斯基绘画思想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 王 伟西方现代抽象绘画问世是在20世纪初,在此之前他们经历了一个严格写实绘画逐步解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算起抽象绘画,它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绘画语言的特殊性抽象”是与“具象”相对的概念,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大体上可以把抽象绘画语言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两点:一是写实性绘画语言有明确的描述性,画面上有明确的可辨性的物象而抽象绘画语言的特点是非描述性,画面上没有可辨认的自然物象,如果有,也无需辨认二是写实性绘画所传达的思想,有明确一部分是借助其所描述的物象组合来传达的,而抽象绘画是通过画面上的图形与色彩来传达的,这些图形与色彩无需构成某个生活场景的幻觉,而仅仅以其自身的组织来传达某种思想情怀把握了这两点,就可以把写实性绘画语言与抽象绘画语言区分开来,也就把握了抽象绘画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抽象绘画里不能就图形论图形,在写实绘画里同样不能就图像论图像,人才是中心,才是绘画世界的造物主西方现代抽象绘画包括了许多流派、许多风格,其中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画派总结出了一整套有关抽象主义艺术的理论,主要艺术思想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艺术不是客观自然的摹仿,而是内在精神的表现;其二,艺术表现应是抽象的,而具象的图像有碍于精神的表现。
瓦西里·康定斯基(Kandinsky Wassily,1866~1944)俄裔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1866年12月4日生于莫斯科早年在莫斯科学习法律和政治经济学,1896年移居慕尼黑开始拜师学习绘画,创立“青骑士”团体和跃动的纯抽象风格,曾任教于包豪斯设计学院,有《论艺术中的精神》、《回忆录》及《点、线、面》等著作出版,对发展现代艺术起了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理论把艺术活动看做是纯粹精神领域的事情他在《论艺术中的精神》一文中说“灵魂与肉体密切相联”,它通过各种感觉的媒介产生印象,被感受的东西能唤起和振奋感情在康定斯基看来,艺术与自然是两个独立的“王国”,各有不同的原则和目标艺术应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一件艺术品的成功与失败,最终取决于其“艺术的”及“审美的”价值,而不取决于它是否与外在世界相似康定斯基的绘画,在1910年转为彻底抽象之前主要趋于野兽主义风格,他曾经在巴黎停留数月,在那里他接触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和立体派的绘画,这对他日后抽象绘画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启示在康定斯基早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特别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在绘画中所起的作用,这期间的绘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看到凡高、高更的影子。
他认为色彩在绘画构成中占有主要地位,同时色彩与线条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具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表现力,这也许就是康定斯基对“艺术独立性”的理解而康定斯基认为艺术的独立性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艺术要独立于自然而遵循自己的法则存在,不能拘泥于现实世界其次,艺术不是理性世界的产物,不能遵循客观的、自然的法则而应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反应,是感性主观的产物他把包括感情在内的“内在因素”当做决定性因素,而把“外在因素”(作品与形态)只当做借用因素,从而得出“艺术作品的形式是由不可抗拒的内在力量所决定的”,他说“凡是由内在需要产生并来源于灵魂的东西就是美的”康定斯基把绘画里的物象比做音乐里的旋律认为交响乐里旋律作用是微弱的,重要的是“各个部分的平衡和系统的安排”在绘画上,图形与色彩是否成为某个物象,也就是说,是否有可辨认的自然物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形与色在画面上的组织结构他认为在画面上一个“点”是基本元素,使空白的画面,“受孕结实”,而画面上一条水平线是冷静的,象准备接受重荷的基地,一个三角形,可以唤起活泼的激动,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圈接触产生的效果,不亚于米开朗其罗画上的上帝手指接触着亚当的手指。
在康定斯基的造型观里,自然物象的形具有内在的音响,画面上的形要能够唤起内在感情,从这种造形观出发,他创造了一套自己的造形语言,形成了自己的图形特色他认为色彩与形组织在一起的时候,无论是图形之间的组织还是色彩之间的组织或者形与色之间组织,对于康定斯基来说都是靠他“内在情感”的杠杆来调节的,[来自www.lw5u.Com]一方面他提出画面构图是“构成的[来自wwW.lw5u.cOm]”画面各部分之间要有精密系统的布局,另一方面又指出,在这些表面结构的后面必须有一种内在的“隐秘结构”,建筑在纯精神基础上的结构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沃林格尔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那只好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重点从“深层心理需要”的角度阐述了艺术的抽象倾向与情感的关系,作者自称这本书是“成为理解这个时代一切重要问题的开门咒”沃林格尔的理论,影响了包括康定斯基在内的很多表现主义画家。
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创作出来的沃林格尔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积极支持表现主义运动,并为之扩大影响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创造抽象美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其实,从历史上看抽象艺术由来已久,世界各民族的原始文化中都有抽象图形的出现中国的彩陶、阿拉伯的早期艺术、蛮族美术,尤其是中世纪哥特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广泛运用抽象图形但是,它们常常主要在装饰领域中,作为一种物质创造的附属部分存在的,同今日抽象艺术家以艺术品的主体来看待抽象语言有着质的差别那么,为什么在20世纪,艺术的发展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这恐怕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精神境界和物质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关首先是关于世界的基本构成,从宇宙于元素,恒常的运动、几何的形态其次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的最本质的存在形态和运动方式。
今日的机器、车辆、建筑、家具等等为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全部都采取了几何的形态生活在这样景观中的一代人,已经十分习惯于抽象形态的存在了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理念不少抽象主义作品表现出逃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的倾向,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积极、进取和乐观的思想感情多数抽象主义作品的着眼点在于艺术形式的独特创造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他参与了俄国的早期实验艺术运动,他为莫斯科艺术与文化学院起草了教学大纲,1921年,康定斯基因为俄国开始排斥“构成主义”和“至上主义”艺术而对革命的热情幻灭,因此他离开俄国返回德国,受格罗佩斯的邀请加入了包豪斯学院,受到格罗佩斯的《包豪斯宣言》的极大影响在包豪斯的教员当中,他是从开始就对这所学院的宗旨和目的了解最为透彻的一位在这个时期也是康定斯基艺术创作的高潮时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抽象主义画家,他来到包豪斯任教,对于学校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康定斯基认为,“未来的艺术一定是多种媒介的综合,不会再是单一媒体的表现”。
从这个观念出发他自然认为所有的技术都应该为设计这个中心服务,他对于统一综合学科和媒介的主张,使他自然成为格罗佩斯的重要合作者,因为他们在观念上具有相似的内容康定斯基来到包豪斯学院以后,取代了施莱莫的壁画工作室“形式导师”的职务,同时设立了自己独特的基础课程,严格地把设计基础课程建立在科学、理性化的基础之上在当时的一些美术学校,基础课程基本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没有任何理论支持,也没有理论依据康定斯基所教授的基础课程对于技术的强调是本质内容,理论的依据和支持则是基础课程的精神内容,两个方面互相协调,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强调对于形式和色彩的系统研究,并倡导形式与色彩的研究要结合具体设计项目的应用他主张要求学生设计色彩与形体的“单体”,然后把这种单体进行不同的组合,从中研究形体、色彩的结合方式和产生的视觉效果康定斯基对于包豪斯学院基础课程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绘画的分析,二是对形体与色彩的理论的研究,他的教学是从完全抽象的色彩与理论开始,然后逐步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这样说,使抽象绘画艺术成为准科学(非具象)运动的最大受益者是设计界与抽象艺术同时发展、并互相影响的“三大构成”,可以说从包豪斯开始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世界上大多数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
例如,研究色彩冷暖与形式的变化关系,对色彩的纯度、色彩的明度、色彩的调和关系、色彩对于人心理影响,他都通过严格的教学方式进行逐步的引导,最后使学生完全掌握色彩与形态的理论,并且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在设计项目上康定斯基之所以能够成为包豪斯最有影响的成员,这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现代抽象艺术的先驱,还因为他能够系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的视觉和理论上的概念在教学和艺术理论方面为包豪斯设计学院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康定斯基自己为学校编写教材1926年,他把他的构图课程《点、线到面》一书出版康定斯基的这本书,想给艺术作品的要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下一个比较绝对的定义在教学方法上他注意学生的自我体验,避免现成技术的传习,注重学生对结构特征的把握,避免摹仿实物,注重学生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气质的课题,自由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创立的基础课程的这些特点,的确是对世界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大贡献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课程改革上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学习和研究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和他在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方面的成功经验,鼓励学生的艺术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独立性,不仅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每一个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这也是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给我们的启示Reference1.瓦尔特·赫斯:《欧洲现代画派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毕加索:《现代艺术大师论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德-保尔福格特:《20世纪德国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4.范梦:《世界美术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5.美·奥托.G.奥克威尔克、罗伯特·E斯延森等著,牛宝宏译:《艺术基础一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李惟妙:《康定斯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王伟:江苏经贸学院艺术设计系王诗晓: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张慧瑜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