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docx
15页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知识点[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考试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 知识点汇总(共需要掌握21个知识点) 1、 几何图形:我们把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叫做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1) 平面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直线、三角形等 (2) 立体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圆柱体 2、 常见的立体图形 (1) 柱体:A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 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B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围绕它旋转一周二形 成的曲面所围成的集合体叫做圆柱 (2) 椎体:A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 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B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3) 球体: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 球体。
(4) 多面体:围成棱柱和棱锥的面都是平的面,想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 3、 常见的平面图形 (1) 多边形: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多边形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 (2) 圆:一条线段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图形 (3)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4、 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出三张所看到的图(分别叫做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这样就可以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5、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有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把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后在平面上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称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1)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2) 棱柱和棱锥的展开图 (3) 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的规律:A展开图全是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正方体或 长方体;B展开图中含有三角形时-----棱锥或棱柱;若展开图中含有2个三角形3个长方形-----三棱柱;若展开图中全是三角形(4个)-----三棱锥C展开图中含有圆和长方形-----圆柱;D展开图中含有扇形------圆锥。
6、 点、线、面、体 (1) 体:几何体简称为体 (2)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3) 线: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分为曲线和直线 (4) 点:线与线相交的地方是点 7、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8、 几何图形的组成:由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而点本身也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 9、 直线: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形成的图形叫做直线 (1) 表示方法 (2) 点与直线的关系 (3) 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 交点: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 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10、 射线: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的图形叫做射线 (1) 表示方法:端点字母必须写在前 (2) 射线可以看做是直线的一部分,识别射线是否相同----端点相同、延伸方向也相 同 11、 线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1) 表示方法 (2) 画法 (3) 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4) 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5) 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A叠合法;B度量法 12、 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以下六个方面区别) (1) 表示法 (2) 延伸性 (3) 端点个数 (4) 画图叙述:过AB两点作直线AB;以O为端点作射线OA;连接AB (5) 特征 (6) 性质 13、用圆规和直尺画线段的和与差 14、角: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边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角也可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它端点旋转而成的 15、角的表示方法: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2)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3)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16、角的度量:“”“′”“″”度分秒 17、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1)重叠法;(2)度量法 18、两角的和、倍、差、分的意义 19、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为相等的两个角的这条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20、余角、补角 (1)概念: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相加等于直角即90,那么这两个角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相加等于平角即180,那么这两个角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 (2)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21、方位角:必须以正南正北方向为基准二: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 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 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 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3、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 三: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章节的的知识点,给大家的学习提供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初步 一、知识框架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对物体的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二、本章书涉及的数学思想: 1.分类讨论思想在过平面上若干个点画直线时,应注意对这些点分情况讨论;在画图形时,应注意图形的各种可能性。
2.方程思想在处理有关角的大小,线段大小的计算时,常需要通过列方程来解决 3.图形变换思想在研究角的概念时,要充分体会对射线旋转的认识在处理图形时应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 4.化归思想在进行直线、线段、角以及相关图形的计数时,总要划归到公式n(n-1)/2的具体运用上来四:七年级数学上册、下册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上册主要包括四个章节的内容;下册主要包括相六章内容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七年级数学每个章节的重要内容,小编整理了一些知识点以供学习复习参考!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或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0,那么 的倒数是 ;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 a、b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