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讲保险需求研究.ppt

47页
  • 卖家[上传人]:1537****568
  • 文档编号:243008764
  • 上传时间:2022-01-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54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讲 保险需求理论 一、保险消费决策 二、保险消费的预算约束与无差异曲线 三、存在道德风险时的保险需求 四、存在逆向选择时的保险需求 五、保险需求的决定因素 一、保险消费决策 (一)保险商品性质或有商品 诺贝尔奖得主阿罗认为:“保险作为一种商品,不具有物质形态,可看做服务性商品但与医疗、交通等比,它不能满足人们实质性的需求,其满足的是与众不同的保障需求保险交易是一个货币易货币的过程,而非货币易实物的过程保险也是一类合同,其未来货币的给付取决于合同中所规定的特定事件发生的偶然性 阿罗和德布鲁最早提出或有商品概念,即指保险商品不是我们可以使用或消费的真实物体,而是一种承诺 (二)个人财富水平对保险消费的影响 帕累托(1964)和阿罗(1965)的研究结论是:在风险较小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保险的行为是随风险厌恶程度不同而变化的 阿罗认为,如果绝对风险厌恶随财富增加而递减,则人们对风险资产的投资会随着投资组合规模的扩大而增加 1、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如果一个决策者显示出递减的绝对风险厌恶,那么随着财富的增加及其对风险承受能力的增强,他也越愿意持有风险资产 2、递减的相对风险厌恶凯斯勒和沃尔夫证明:财富较少的居民资产组合中所包含的无风险资产的份额远大于财富较多的居民。

      说明风险厌恶度与初始财富有关 (三)保险费消决策 1、购买足额保险正如前述,帕累托认为,在精算公平保费下,理性人均为购买足额保险在实际生活中,风险厌恶者愿意支付超过精算公平的保费,超过的最大值称为“风险溢价”一个人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就越愿意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 2、购买不足额保险当风险溢价太高,或投保人存在不可保风险资产时,就会有不足额保险存在 3、最优保险决策上述分析是假定投保人的财富水平W与损失L无关的但如果两者存在相关关系,那情况就不同了下面分别分析之 (1)两者正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保险的吸引力就会下降,最优保险水平取决于财富水平W的分布情况当风险厌恶随财富递减时,对同一价值资产,财富水平较高者所购买的保险数额可能低于财富水平较低者 (2)两者负相关,即当财富水平较低时,财富的损失额反而较高,这将会刺激个人的保险需求如果能以精算公平保险价格购买保险,个人将购买足额保险如果保险费中包含一定附加费用,个人仍存在购买足额保险的倾向 二、保险消费的预算约束与无差异曲线 (一)预算约束与预算线 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取得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X1X2 (二)保险消费的预算约束 1、举例:假设消费者有5000元财产,1%的概率损失1000元,99%概率无损失(初始财富A点),如果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风险,设保险费率为1%,则全额保险后财产的预期值为: 1%(5000-1000+1000-10)+99%(5000-10)=4990 假设投保财产额为K,保险费率为r,我们分别考虑购买或不购买保险的情况 (1)购买保险,存在两种情况: 在出现损失情况下,财产的剩余价值为: 5000-1000+K-rK=4000+K-rK 在未出现损失情况下,财产的价值为: 5000-rK (2)不购买保险,也存在两种情况: 在财产出现损失时,消费者的财产价值为4000元,财产没有遭受损失时,消费者价值为5000元 这损失与未损失两种可能的财产值相当于消费者拥有两种商品的数量因此,可以用以下预算线来表示A(未购买保险)Wg(未损失)Wb(损失)400050005000-rK4000+K-rKB(购买保险)在图中,A点是没投保时两种或然品的结果,B点是购买了价值为K的财产保险后的结果连接AB两点的直线就是保险消费者的预算线,AB上任一点的价值应该相等,而从A点到B点间的线段,表示从没投保到投保间的替代。

      该预算线的斜率为: 2、保险预算线 由上例可知,通常保险消费存在两种状态:未发生意外事故和发生意外事故E(未买)E1(购买)状态0(损失)状态1(未损失)0P左图称为保险的状态-空间图状态0表示发生意外损失,状态1表示未损失横坐标是状态0情况下消费者财富取值;纵坐标表示状态1情况下消费者的财富取值通过原点的450线称确定线,该线上任何一点在两种状态下的财富值均相等AB表示消费者的预算线AB保险的状态-空间图U1U2 上图说明:消费者在未购买保险下,在状态0和状态1的收入是确定的,即E点,可见 - 可视为状态0发生时消费者的期望损失E1是消费者购买保险情况下的收入情况如果用来表示状态0和状态1时的边际收入比例,就可将视为状态1下的保险费率,则有: 状态0的保险购买量可定义实际收入与初始收入之间的差额:S= - (1) 因此,用状态1的收入来衡量的保险费支出应该为:b= - = S (2)将(1)代入(2)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条件为: - = ( - ) (3) 上图中,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我们假设个人可以通过收入的预期效用最大化来选择状态1或状态0时的收入,设U为消费者收入的预期效用,则 (4) 三、存在道德风险时的保险需求行为 (一)道德与道德风险 1、道德:是一个人类群体经过长期博弈而形成的稳定预期下的共同信念。

      2、道德规范: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巴苏(Basu)将人类的道德行为规范划分为三种: (1)理性限定规范;(2)偏好变异规范; (3)均衡筛选规范 理性限定规范是改变当事人面临的选择集 偏好变异规范改变当事人的偏好 均衡筛选规范是协调人们在众多的纳什均衡中选择某个特定的纳值均衡的规范如免赔额与保费额构成无数个纳什均衡,由个人的风险态度、收入水平等因素来决定选择其中一个组合 3、道德风险 道德之所以成为“风险”,是因为有人会为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违反既定的道德规范,并将成本转嫁给他人且造成他人的损失,便称为道德风险 (二)投保人的道德风险 1、投保人道德风险分类 经济学家一般将投保人的道德风险分为事前道德风险和事后道德风险两种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道德风险是假定已经存在一项保险契约,从而诱导出的行为调整始终使投保人受益,而对保险人来说却总是成本有所提高按照Zweifel和 Manning(2000)的思想,道德风险可以区分以下两种形式 (1)损失概率增加的道德风险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第一,因投保人采取更冒险的、然而收益可能更大的行动;第二,因投保人放弃花费巨大的防损措施因这种道德风险的作用发生在损失出现之前,我们称之为事前道德风险。

      (2)损失程度增加的道德风险 这还要细分三种情况: 投保人在出现损失之前采取了预防性措施,用以降低损失程度,如设置消防栓等,但如果受到保险契约中允诺的保险偿付的影响而取消这些措施,这是事前道德风险 在事故发生后,让损失程度扩大如出事故车辆委托给较贵的修车行修理这叫事后静态道德风险 如果在事故发生后,有多种消除损失的工艺可供选择,尤其是医疗手术时,被保险人会在新的手术方案和传统手术方案中选择,如果保险契约中未明确规定采用什么手术方案,被保险人就可能选择昂贵的新方案,这称为事后动态道德风险 (三)保险人的道德风险 投保人的道德风险是导致保险市场失灵或增加保险成本的重要因素,而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如衍生出低声誉的保险市场,从而导致低效率,导致保险欺诈和投机盛行 1、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博弈 我们就以保险人守信和不守信为标志从经济层面分析保险业信任机制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为防止道德风险应该如何完善相应的制度 (1)一次性博弈 经济学家认为,重复博弈是当事人守信的基础,而一次性博弈将导致当事人双方陷入囚徒困境,不守信的道德风险不可避免如下图所示投保人信任不信任保险人保险人守信不守信(10,10)(-5,15)(0,0)图:投保人和保险人一次性博弈中的博弈树:囚徒困境结论:在一次性博弈中,投保人不信任保险人、保险人不守信是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

      (2)重复博弈 如果进行重复博弈,且博弈可以足够大的概率进行下去,则出于长期利益考虑,原来的囚徒困境可以打破如下图所示投保人保险人保险人信任不信任守信(10,10)(-5,15)投保人保险人守信不守信(10,10)(-5,15)(0,0)不守信在可以重复博弈中,假设投保人选择的策略是先信任保险人,如果没有受到欺骗,投保人就一直信任保险人,博弈就重复下去,一旦受到欺骗,投保人将不再信任保险人这时保险人有两种选择:不守信,得到利益是一次性的,为S=15;守信,得到利益是长远的,假设利益贴现因子是r, 则长期利益是:只要结论:保险人将选择守信,并使博弈维持下去投保人信任保险人,保险人守信是纳什均衡 (四)道德风险对保险市场的影响 假设小王有12万元现金和价值10万元的车假设一起事故就会导致汽车的全损小王出车祸的概率取决于他开车的谨慎程度如果他开得快,出事的概率是50%,如果开得慢一点,出事的概率为20%小王估计,如果开得慢,他就得支付1万元的额外费用,因为他要在路上化费更多的时间 假设小王的效用函数是其财富的平方根我们运用期望效用规律可能预测小王是否选择谨慎开车谨慎开车的期望效用是: EUC=0.8U(220000-10000)+0.2(220000-10000-100000) 不谨慎开车的期望效用是: EUNC=0.5U(220000)+0.5(220000-100000) 因此,尽管有额外10000元成本,小王仍会理智地选择开慢车,因为这样期望效用更高。

      现在假设小王可以按公平精算费率购买足额保险但公平精算费率更难以决定如果保险公司认为小王会选择谨慎开车,公平精算费率就是20000元,但如果认为小王不会谨慎开车,公平精算费率就是50000元保险公司会按哪一种费率收取保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考虑小王谨慎开车的动机 如果小王投保了足额保险,他能立即得到任何损失的全额赔偿如果他购买了20000元的保险,为什么还要支付额外的10000元而开得慢一点呢?受益的是保险公司,又不是他自己保险公司知道小王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不会谨慎开车,所以会按按照他的期望损失大小收取保费换句话说,保险公司会假定他不谨慎开车,收取50000元保费 假设小王不谨慎开车,则购买足额保险的期望效用EUINC是: EUINC=U(220000-50000) 显然,E UC E UINC E UNC 这意味着小王宁愿谨慎开车,也不愿按照公平精算费率购买保险了 (五)保险人对道德风险的反应 保险公司在市场存道德风险时可以采取哪些改进措施呢?不要忘了正是由于把谨慎开车的利益从被保险人那里转移给了保险人,而被保险人承担了额外的谨慎开车的成本,才出现了道德风险为解决这个问题,保险公司试图使谨慎开车的边际收益或不谨慎开车的边际成本为正值。

      要使谨慎开车的边际收益为正 (1)在设计合同时,通过免赔额或共保条款使保单持有人承担一定的损失费用 (2)奖励采取防损行为的保单持有人,即优惠费率,或享受无赔款优待等 四、存在逆向选择情况下的保险需求 (一)逆向选择的含义 竞争性市场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市场上交易各方具备完全信息,但在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和保险人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投保人对保险标的风险状况有更多的了解,因此投保人往往试图利用自己占有的更多信息,以低于精算公平保费的价格获得保险 由于保险费率相同,对低风险的人而言是不公平的,低风险者可能会退出或不参加保险,留下的是高风险的风险单位,这就是保险市场的 “逆向选择” 有关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的定义的不同观点: (1)Phillips(1976)认为:逆向选择就是投保人所做的不利于保险人的选择 (2)王则柯等(2002)认为,从保险公司角度看,由于投保人私有信息的存在,保险人得到一大堆逆向选择来的投保人,逆向选择会导致保险公司因风险过高而破产 (3)Rubin(2000)认为:在投保寿险过程中,处于不可保风险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