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笔记-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doc
24页第一章商业银行发展概述第一章商业银行发展概述一、商业银行的萌芽商业银行的萌芽是早期的货币经营业公元前 6 世纪在希腊雅典,银币开始作为重要的支付手段广泛流通,由于各种铸币的材料、重量和成色极不一致,给商人们的交易活动带来很多不便为适应这一情况,货币兑换商从一般商人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后来,这些货币兑换商为了解决从事贸易活动的商人自己保管和携带货币所产生的风险和困难,又开始从事货币保管及由交易引起的货币支付,银行的萌芽——货币经营业由此产生货币经营业是对专门从事货币兑换业务、保管和出纳业务的商人或组织的总称货币经营业的特点是:业务经营是由货币本身的职能引起的单一的技术性业务活动,与信用活动尚无关系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二、早期银行业的发展早期银行业的产生和贸易有密切联系欧洲中世纪时期具有现代意义的银行开始出现,首先反映在簿记清算系统的出现和使用上早期银行业演变成为具有全面现代意义的商业银行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爆发后逐渐形成的1897 年真正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现代银行正式在上海建立,这就是由盛宣怀发起,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官商合办的上海中国通商银行此后,中国民族资本银行陆续建立,如 1917 年总行设在天津的金城银行,l912 年总行设在上海的中南银行,1915 年总行设在北京的盐业银行以及 1919 年总行设在天津的大陆银行。
这四家银行属于在当时比较有实力的银行,其中有的是由民族资本家创办,有的是半官半商性质三、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商业银行是 l694 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进入 l9世纪,具有全面的现代意义的股份制银行在西方国家普遍发展起来四、商业银行的发展类型(英国型、德国型)英国商业银行的资金融通具有明显的商业性特征,其主要业务集中于短期的自偿性贷款,即基于商业行为并伴随商品生产和交换行为的进行而能自动清偿的放款如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押汇,国内贸易中的票据贴现和抵押放款等当工商企业购进商品时,银行发放贷款,一旦货物销售后,就可以从销售收入中归还贷款,所以,这类贷款偿还期限短,流动性强,较安全可靠由于自偿性放款以真实票据作担保,因此也叫“真实票据放款” 德国商业银行从一开始就是综合性的经营业务它不仅为工商业发放短期商业贷款、提供周转资金,而且也融通长期性的固定资金,直接投资于新兴企业,替公司包销证券,参与新企业的决策和扩展过程,并在技术革新、地区选择、并购增资等方面提供财务便利和咨询随着经济活动的深入与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所谓的“英国式商业银行”与“德国式商业银行”之间的区别已逐渐消失,明确的贷款分工界限也已被打破,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五、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分离型、全能型)分离型银行经营模式是指商业银行经营范围限定在传统银行业务内容,这种经营模式下的银行与其他金融业经营有明确的业务范围与界限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世界大部分国家实行混业经营l929 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失业严重,大量企业破产,美国大量银行倒闭,迫使美国政府开始思考来自银行业经营方面的更深刻原因从 1933 年起美国逐步形成了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基本框架除美国外,实行分离型银行的业务模式的国家还有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分离型银行经营模式开始出现向业务经营的综合性转移的发展势头全能型银行经营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可以经营更广泛的金融业务,即不仅可以经营传统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诸如公司债券的承销、包销、对企业投资等投资银行业务,所以又称为综合型银行经营模式这种类型在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广为流行其优点是有利于占据市场份额、降低风险、增加盈利六、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的发展特点1.商业银行资本大规模集中:在银行发展历史上形成的几次兼并浪潮中,1993~2000 年形成的兼并浪潮突出表现为商业银行资本的大规模集中。
2001 年,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组成的瑞穗金融集团,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银行集团;由东京三菱银行、三菱信托银行、日本信托银行组成的三菱东京金融集团;由三和银行、东海银行和东洋信托银行组成的日本 UFJ 控股集团;由樱花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组成的三井住友银行集团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在追求规模的并购重组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美国、日本较多的并购活动是在国内、在同业间进行,而欧洲大陆国家则开展了许多跨银行业和跨国界的并购活动后者所表现出的特征是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有直接关系商业银行资本大规模集中的特点:主要是财务重组;不仅着眼于扩大规模,而是更注重业务的整合;业务范围拓宽,较为普遍地选择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2.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业整合3.非金融企业经营传统银行业务:较早也较为深入开展银行业务经营的企业是制造业,目前,就许多企业而言,其金融业务部门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型超市、百货公司、邮政部门涉足金融服务领域的活动更加广泛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4.银行储蓄资金被分流的“脱媒”现象:银行储蓄资金被分流是指银行储蓄账户所发生的定期向活期储蓄的转移、储蓄资金被转移用于投资,并造成储蓄资金余额减少大量储蓄资金在银行体系之外循环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脱媒”现象。
5.银行信贷业务被分解:银行信贷业务可分解为贷款的发放、管理、风险分析和融资四个部分,每部分业务分别让不同的金融机构或非金融企业来经营比如,贷款管理可以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集中服务;风险分析可以让专业的信息咨询机构完成;银行在承担发放环节的工作同时,通过证券化抵押贷款,可以在资本市场迅速获得融资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6.金融工具的更深刻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全新的金融工具,二是在传统的金融工具上改造而成的,又称衍生金融工具商业银行发展上述衍生金融产品交易业务的主要原因有:规避政府的干预、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深入应用、满足客户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投机与套利需求、竞争的需要7.进入 21 世纪银行重新向核心业务、主营业务回归和集中第二章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第二章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一、商业银行设立的原则1.竞争、效率原则2.安全、稳健原则3.规模合理、适度的原则二、商业银行设立的条件1.具备合格的与独立的法人资格2.具备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金融服务量3.拥有法定规模的资本金4.完善的制度,有效的系统和合格的人员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以及设施。
6.必须承认和接受金融管理当局的领导与管理,全面履行法律规定的基本职责义务三、商业银行的设立程序1.提出申请2.审查资格3.招募股份4.验资营业四、商业银行设立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单一银行制、总分行制、集团银行制和连锁银行制四种类型单一银行制是指银行业务完全由一个营业机构来办理,不设立分支机构美国的商业银行曾经普遍采用单一银行制度总分行制是以总行为中心,在国内外设立若干分支机构,形成自己的业务经营系统和网络,总行对各分支机构进行统一管理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大都采用总分行制的组织形式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集团银行制又称银行持股公司制,是由一个企业集团成立一个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的一种组织形式可弥补单一银行制的不足,这种方式在美国颇为发展连锁银行制又叫联合制,是指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进而控制这些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的组织形式这种银行制度盛行于美国中西部五、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商业银行的决策机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它是指行使商业银行所有者权利,用以决定策略和办法的机构,属于所有权机构其中,股东大会是商业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商业银行的实际权力的代表机构,最高权力人是董事长,也称首席执行官(CEO),其基本职责是负责银行的发展方向、银行的战略规划,负责银行的创建、创业和发展,是银行的总设计师。
监事会是监督、检察机关六、商业银行的执行机构 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即经营权机构,是经营活动主体是由以行长为主的领导群体及其领导下的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组成,最高权力人是行长,西方国家一般称为总裁,或首席运行官(COO)七、私人银行私人银行是指私人独资或合伙成立并经营的非股份制银行独资私人银行是由一个自然人单独出资,亲自或雇人经营,出资人对银行的财产和盈利有全部支配权,对债务单独负无限清偿责任合伙银行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订立合伙契约、共同出资、合伙经营的银行财产为合伙人共有,盈利按出资比例或契约规定进行分配,合伙人对债务负有无限清偿责任私人银行的主要特点是由个人或家族控制,不公开上市,不设分支机构,主要服务于小企业、小手工业者八、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进程我国在 1986 年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是全国第一一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我国在 1994 年金融体制改革中建立起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到 2009 年 6 月,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四家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已经成为上市银行。
九、国有银行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国有银行是指由政府出资创办或直接控制的银行机构,这种产权形式的银行组建的目的是控制国家的金融,便于推行政府的有关政策组建形式主要有完全由政府出资、政府投入部分股本、政府注资实现国有化三种2009 年年初,美国政府向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的分别注资 450 亿美元如果美国政府将拥有的花旗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很可能拥有花旗 80%以上的股份如果美国政府将拥有的美国银行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它将拥有该银行 66%的股份两家银行实际上已国有化第十二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十二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主要是指流动风险、信用风险和盈亏风险它们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流动性风险又称资金周转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保证业务经营的需要,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投资的利息或本金不能按契约规定偿付或偿还的风险盈亏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或经济情况的不确定因素等导致银行亏损的可能性二、准备策略准备策略,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准备足够的自有资本和其他准备金来预防风险,以避免风险发生后可能带来的破产打击。
在现实的经营活动中,贷款坏账、经营亏损和其他重大事故造成商业银行资产的损失是经常发生的一旦发生,首先要用商业银行当年的收益抵补;收益不够则要用自有资本来补偿银行的准备金包括第一准备金(现金资产)、第二准备金(短期证券等)和补偿性准备金,都可用来预防风险,以避免风险发生后可能带来的破产打击补偿性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为了应付意外风险损失而从每年收益中提留的资金它包括资本准备金和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两类三、证券投资风险 更多内容请与 :67460666 :kaopass 索取信用风险是由于债券发行者不按时还本付息,造成收益率潜在的变动无力偿还本息通常是一般经济情况恶化所致由于大多数银行的投资多集中于政府债券,实际上违约并不经常发生但银行购买的公司债券和国际债券也可能出现还本付息违约的情况,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者有时也由于发生财政赤字而无力偿付购买力风险是未预料的通货膨胀导致收益率的下降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当实际通货膨胀超过预期的税后本息收益率时,固定利率债券的投资者就会损失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