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模型建构与问卷编制.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95156552
  • 上传时间:2022-05-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92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模型建构与问卷编制    许苏 王佳 李丹摘  要: 教师社会—情绪能力与职业倦怠相关,并影响教育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质量,更是直接关涉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自身发展而要提升教师社会—情绪能力,需要对其进行诊断与测量该研究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开放性问卷调查结果,初步构建了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量表经过初测和正式施测,修订与验证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结构与测评问卷,形成正式问卷得出如下结论: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量表包括自我管理、社会意识、社会互动以及负责任地决策4个维度;该量表信效度较高,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可作为测量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有效工具关键词: 教师社会—情绪能力;模型建构;问卷编制一、引言教育教学内在的社会性和交际性使得压力传递和情绪困扰成为一种隐性的必然存在,并直接指向教师群体无法回避也无法直面却又真实存在的“隐性”能力——社会—情绪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简称SEC)已有研究表明,儿童社会—情绪能力与其早期入学准备和学校适应之间密切相关,社会—情绪能力高的儿童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业成就和社会性发展。

      反之,缺乏社会—情绪能力的儿童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和环境,会出现学习困难、留级、辍学以及反社会行为1 进而,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儿童社会—情绪能力与师生互动质量密切相关,教师自身社会—情绪能力是儿童社会—情绪能力养成的重要外部支持力量研究发现,当教师感受到高度压力或经历重大挫折时,会在教学中传递压力,将其感受及负面影响直接传递给学生2 2011年,米尔基(Milkie)和华纳(Warner)在对全美10700名一年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当教师感受到过度压力时,其学生会具有高于正常值的内化和外化障碍1 2016年,奥伯尔(Oberle)和舒纳德(Schonert)在加拿大研究了406名小学生和17名教师,结果显示,教师职业倦怠与学生生理压力调节呈显著相关,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学生的压力反应能力越容易受到损害2 此外,过度压力和过多负面情绪会损害教师的认知功能和职业成就感,从而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频繁经历消极情绪会降低教师的内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长期持续的情绪困扰会损害教师的表现,导致教师职业倦怠3由上可见,教师社会—情绪能力与职业倦怠相关,并影响教育教学行为和师生互动质量,更是关涉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自身发展。

      而要提升教师社会—情绪能力,需要对其进行诊断与测量但目前针对教师社会—情绪能力所开发的测评工具有限,我国尚无有效测量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工具因此,本研究从社会—情绪能力的内在维度入手,探究中小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社会—情绪能力量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二、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分析维度与结构社会—情绪能力由美国“学业、社会和情绪学习协作组织”(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CASEL)提出,是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的共生概念,具体指个体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和心态,4 包括五种核心技能: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社会意识(Social Awareness)、关系技能(Relationship Skills)、负责任的决策(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51.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分析维度社会—情绪能力内含“内省—人际”和“意识—能力”两个分析维度。

      内省能力(Intrapersonal Competencies)指处理自我的方式,包括个体的想法和情绪,属于个体内在的意识、信念和技能人际能力(Interpersonal Competencies)指处理与他人、组织和社会关系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意识(Awareness)是指思维方式、知识、信念和理解技能(Skills)则是指完成任务的具体能力6 (详见表1)内省能力与人际能力、意识与技能是积极互动、密切相关的连续统一体个体处理自我的方式决定着个体处理外部关系的基本方式,个体内在思维方式、知识、信念和理解力则决定着个体完成外部任务的实践行为和能力社会—情绪能力的本质是关系的社会性构建1,“内省—人际”和“意识—技能”的分析维度均具指向性,其中内省和意识指向内在关系,人际与技能指向外部关系,由此形成四个连续统一的象限图,包括“内省—意识”“人际—意识”“内省—技能”和“人际—技能”四个象限,把自我、他人、社会、内部意识和外部技能有机连接起来(见图1)其中,自我意识属于“内省—意识”象限,指向个体的内在自我,是社会—情绪能力的现实基础社会意识属于“人际—意识”象限,指向内在意识和外部關系,是社会—情绪能力发生作用的重要保障。

      自我管理属于“内省—技能”象限,指向内在自我的调节,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内在感受和外部行为人际能力和决策能力属于“人际—技能”象限,指向外部关系和外显技能,人际能力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性关系建立,决策能力则直接对他人和外部世界产生影响2.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结构(1)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的“社会—情绪能力量表”理论模型主要有两个:一是由美国“学业、社会和情绪学习协作组织”(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CASEL)提出的五大核心能力模型;二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提出的“大五人格模型”(Big Five Model)很多研究者依据CASEL的五种核心能力模型,开发编制了用于测量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量表贝尔(Bear)和杨春燕编制了“特拉华社会情绪能力量表”,该量表分为负责任的决策、同伴关系、社会意识和自我管理4个维度,用于评估学生个体的社会—情绪能力水平2 周明明等人也以五维度结构为基础,编制了社会情绪能力问卷该量表共有5个维度:自我意识、负责任的决策、同伴关系、社会意识和自我管理。

      3 博亚兹(Boyatzis)和戈尔曼(Goleman)等人开发了社会情绪能力问卷,用于评估12项社会情绪能力,分为内省技能(包括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和社会技能(包括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1 但该问卷并未考虑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属性与职业特殊性凯瑞琳(Karalyn M. T.)编制的教师社会—情绪能力量表主要涉及师生关系、情绪管理、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4个维度,2 由于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该量表并未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经合组织(OECD)则在“大五人格”模型基础上建构了社会—情绪能力测评框架此框架主要包括五个维度:任务表现(尽责性)、情绪控制(情绪稳定性)、协作(亲和性)、思想开放(开放性)、与人交往(外向性)3每个维度又确立了不同的测评指标,任务表现的指标包括成就动机、自我控制和责任感,情绪控制的指標包括抗压、乐观和情绪控制,协作的指标包括同理心、合作与信任,思想开放的指标包括好奇心、创造力和宽容度,与人交往的指标包括活力和乐群除了五个维度之外,还有一项“复合能力”,即个人技能不同方面的组合,测评指标包括自信心、元认知等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我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社会情感学习(SEL)”项目组编制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问卷。

      该问卷包含自我意识(自知、自信、自尊)、自我管理 (调适、反省、坚韧和进取心)、他人认知(同理心、尊重他人、富有亲和力)、他人管理(理解、包容、化解冲突、人际交往)、集体认知(归属感、亲社会意识)、集体管理 (与人合作、遵守规范、亲社会行为)六个方面4 问卷共30个题目,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方法,得分越高,表示该维度的社会情感能力发展越好已有研究证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但总体来说,国内关于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研究较少,也未有相关测量量表2)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结构维度构想①教师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进行审视的一种能力,包括个体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自信或自卑、乐观或悲观、是否具备成长式思维等5 属于“内省—意识”象限,指向教师个体的内在自我和认知,是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现实基础从教师专业立场来看,教师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内在情绪的处理方式和内在行为模式的自我意识;二是教师对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自我意识②教师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主要是指个体理解他人观点与共情的能力,包括理解多样化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6 属于“人际—意识”的象限,指向教师的内在意识和外部关系,是教师社会—情绪能力发生作用的重要保障。

      教师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教师要真正理解和接纳学生家庭成长背景的多样性,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和家校合作关系的基本前提;其次,教师可以理解和适当采纳他人观点;最后,教师要具备敏锐的社会文化洞察力和思考力,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各种社会资源③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指个体有效管理压力、控制冲动、设定并达成目标的控制能力,7 属于“内省—技能”象限,指向教师的内在自我和外部技能,直接影响教师个体的内在感受和外在行为教师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面对教育教学中的冲突和挑战时,知道如何管理自身的压力、情绪和行为;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④教师的关系技能关系技能指个体沟通、倾听、合作的能力,以及消解不当的社会压力、积极协调冲突、在需要时寻求或提供帮助的能力,1 属于“人际—技能”象限,指向教师个体的外部关系和外显技能,直接影响教师的社会性关系教师的社会性关系包括专业关系和社会关系两大方面:教师的专业关系主要是指教师在学生、家长和同事中获得“专业权威”,从而与学生、家长和同事建立积极的良性互动;教师的社会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作为个体在学校组织这个独特场域中的人际关系⑤教师的行为决策行为决策主要指能够以道德标准、生命安全和社会准则为基础,在个人行为和社会互动中做出积极的行为决策,2 属于“人际—技能”象限,指向教师个体的外部关系和外显技能,直接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

      教师的行为决策,包含在个人行为中做出积极决策和在社会互动中做出积极决策两个方面学校教学事务琐碎而庞杂,都是在处理“人”的问题,独特的工作对象必然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引发很多突发问题教师需要经常反思什么样的行为是“应该”的,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应不应该”的追问三、研究方法与路径1.初测问卷的编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性问卷调查,参考石林等人对中小学教师压力源的分类3,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开放性问卷原始资料进行编码,最终归纳出影响中小学教师情绪的主要情境要素:学生方面、工作特征、学校方面、人际沟通以及职业发展方面之后,再从这些情境要素中提炼出具体而典型的事例,为问卷项目的编写提供素材本研究根据教师社会—情绪能力的结构维度,并借鉴相关量表与质性研究资料的结果编写出初测项目设定每个维度的题项不少于3个,因此初测问卷总题项应不少于30个在编制项目时按照突出重点、语言简洁、措辞准确的原则,最终形成包含91个项目的项目库在此基础上,提高问卷的内容效度,修改、剔除表达不清、容易产生歧义和维度归属不当的项目,之后重新根据维度划分进行归类,并适当增加项目,最终保留70个项目问卷各项目均采用Likert五点计分,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2分代表“不同意”,3分代表“不确定”,4分代表“同意”,5分代表“完全同意”。

      要求被试按照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答案,计算被试在每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和问卷总均分,分数的高低反映被试社会—情绪能力的高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