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1.docx
4页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进行护理的对象,随机将我院14名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为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两班倒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投诉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对应的护理管理方式后,实验组投诉例数为2例,投诉率为2.0%,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发生投诉的例数为14例,投诉率为14.0%,护理满意度为86.0%可得,实验组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概率,降低投诉率,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探讨分析在临床治疗中,急诊护理患者的情况较为危急,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较高[1]护理管理即对医护人员护理患者过程中存在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后,降低风险发生概率[2]为了研究分析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意义,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200例患者为护理的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进行护理的对象,随机将我院14名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为40例选取的200例患者中,105例患者为男性,95例患者为女性,年龄范围为18岁到72岁,平均年龄为(58.34.7)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呕吐和发热[3]进行本次研究前,患者均已了解研究内容并同意本次研究14名护理人员中,年龄范围为 22岁到43岁,平均年龄为(29.52.2)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在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针对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开展相关的知识讲座,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制定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规章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具体安排相关的交接制度,提出相应的方法,及时对患者的投诉进行处理[4]另外,还需加强对于相关仪器的风险管理,相关护理人员应每天对设备和仪器位置进行检查,是否处于备用状态,防止出现意外事件,在上岗前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考核,提高专业技能。
两班倒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投诉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1.3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利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相关检验,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平均数算数平方),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百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2结果经过对应的护理管理方式后,实验组投诉例数为2例,投诉率为2.0%,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发生投诉的例数为14例,投诉率为14.0%,护理满意度为86.0%,详见表1可得,实验组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和满意度比较组别投诉率护理满意度对照组14.0%86.0%实验组2.0%94.0%P<0.05<0.05实验组护理人员书写合格率为100%,护理操作合格率为92.9%,对照组书写合格率为85.7%,护理操作合格率为71.4%可得,实验组患者护理操作合格率书学合格率显著高度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护理风险即在医疗治疗过程中,护理过程中不确定的风险因素,能够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的不确定事件。
在临床治疗中,急诊护理患者的情况较为危急,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较高 若不能及时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较易发生护理风险[5]护理风险管理即对医护人员护理患者过程中存在的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后,降低风险发生概率风险评估能够对高发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清晰的认知后,相关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规避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能够识别护理过程中潜在风险,纠正不良问题,告知患者相关注意点,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最大程度上降低发生医疗纠纷可能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0例急诊患者为护理对象,随机将我院14名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进行风险管理经过对应的护理管理方式后,实验组投诉例数为2例,投诉率为2.0%,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发生投诉的例数为14例,投诉率为14.0%,护理满意度为86.0%可得,实验组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操作合格率(100.0%)书学合格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概率,降低投诉率,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参考文献:[1]王亚勤,王莲英,袁根英,等.护理风险管理防范老年病房给药差错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A):64-65,73.[2]赖开兰,钟美声,陆青,等.循证护理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73-74.[3]蔡佩源,郭前祝,周月琴,等.护理操作风险量化表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90-92.[4]刘玉青,吕萍.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降低医疗纠纷的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9(4):169-171.[5]王素玉,贾利平,李玉,等.持续护理风险管理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1,25(8A):2040-2041.-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