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康有为经济思想浅析.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7569988
  • 上传时间:2022-05-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康有为经济思想浅析作者:江筱薇/孔祥吉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3日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于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经济思想的探讨,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一方面是由于对整个经 济史的研究,没有予以足够的巫视另一方面则是康冇为本人在百日维新廿始之后,专门的经济论著颇少, 人们不免有巧妇无米Z感最近,笔者在故宫博物院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大力支持Z下,查阅了康有 为戊戌变法时进呈光绪皇帝的《列国政要比较表》一书(亦称《光绪二I•三年列国政要比较表》),本文 拟围绕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对百I I维新时期康冇为的经济思想子以剖析《列国政要比较表》(以下简称《政要表》)是百H维新进入高潮之际,康有为赶写出來的一部重耍 的经济著作在这部书中,康有为用数字对比的方法,说明当时中国封建经济十分落后的状况,试图讽劝 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在革新政治的同时,努力完成经济方面的改革,尽快改变那种“民数以吾为冠,而贫 困以吾为殿”(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戊戌进呈本),《第六各国商务比较表》(以下本文引用此 书只注篇名)的落后状况,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这部著作,在康有为的弟子张伯桢所编 的《力木草堂从书目录》中曾有所记载:“列国政要表,毎表一序,另进呈有折,戊戌七月奉旨令进呈, 八月抄没。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第八种《戊戌变法》(以下简称《戊戌变法》),第 四册,第40页多年來,人们研究康有为经济思想,虽然经常提到它,但始终未能见到原本那么,康有为这部重要著作究竟是在什么时候进呈给光绪的呢?就目前资料所载,大致有三种说法:其一,上引张伯桢所说:“戊戌七月,奉旨令进呈这种说法可能是错误的因为管理大学堂大臣 孙家鼐在六月底议覆六月二十七日徐致靖请开编书局的奏折中,已提到此书孙折云:“又查康有为编成 《俄彼得变政考》、《日本变政考》、《列国比较表》、《日本书目志》业己进呈御览,其各国变政之书, 亦拟陆续写呈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455页可见,说它七月进呈 是没道理的莫二,《康南海白编年谱》说,光绪于颐和园仁寿殿破格召见Z后,康有为于五月“初一日乃具折谢 恩,并再陈'大誓群臣、统筹全局、开制度局'三义,又陈请废八股及开孔教会……并进呈孔子改制考…… 附呈列国岁计政耍,疏留中《戊戌变法》,第四册,第M7页这里康有为明确提出此书于五月初 一日进呈但是,参酌《杰士上书汇录》中所载戊戌五月初一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二十四年军机 档记,康有为此折五月四日方由总理衙门递呈。

      康有为所上《请御门誓众,开制度局以统筹全局,革旧图 新以救时艰折》利《请商定教案法律,厘止科举文体折》(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故宫博物院藏), 卷二所述内容与年谱所记略同,但原折只提到进呈《孔子改制考》,并未提及此书且年谱所记书名 与原书名称不尽相同,故疑系年谱所记有误其三,亦出白《康南海自编年谱》所记:“时上(指光绪)频命枢臣,催所著各国变政书……六日(月) 进波兰分灭记,列国比较表,七日(月)进法国变政考《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50页康有为 此处又说为六月进呈参酌孙家鼐的复议编书局折和莫它档案材料,可以认为此书丁•戊戌六月进呈是可信 的因为当时维新运动已形成高潮,光绪迫切需要了解各国变法情况以作借鉴康有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将此书进呈给光绪的故宫博物院所藏《政要表》系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写呈的原本,一函一册,全书均系白纸墨笔抄写,字 体前后不尽相同,彖廉有为的其它进呈本一样,由他本人撰写,弟子们代为眷抄全书由序言、比较表格 及按语三部分组成该书共收录了各种不同内容的表格十三种,计有:第一、各洲诸国名号表;第二、各 国比较地数表;第三、各国比较民数表;第四、各国比较毎英方里人数表:第五、各国比较学校生徒人数 表;第六、各国比较商务表;第七、各国比较铁路匀算方里表;第八、各国比较电线匀算方里表;第九、 各国比较出洋轮船夹板装载吨数表;第十、各国比较邮政进款表;第I•一、各国比较国债钱粮,并以钱粮 抵还国债表;第十二、各国比较教民表;第I•三、各国比较铁甲快船表。

      康有为在毎张比较表Z后,均以 “臣有为谨按”的形式,结合表格内容,加进了长短不一的按语,借以表达自己的经济主张康有为对列国政耍比较是极为巫视的他的这种思想在此前进呈的《卜|本变政考》中已有明确表述 他说:“各国岁出入皆有会计录布天下,日本昔无此制,”但明治维新Z后“乃行之廉有为:《日本 变政考》(戊戌进呈本,下同),卷六康有为认为,将国家的经济状况公之于众,“与民共之,令一国 Z民皆知其贏余不足,出纳度支而后不足,则国人知忧而补助Z”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戊戌进呈 本,下同),卷六康有为还主张国家应将铁路、农、工、商业,年年与外国加以比较,使全国百姓借此 “以觇国事、政事、学业Z得失盛衰,视其消长,以为法戒,又可以耸动莫心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卷六显然,康有为编撰、进呈此书的目的,也是为了 “耸动”清王朝故高统治者,使Z “悚然戒惧”, 锐志更张,以利于新法的顺利施行康有为在《恭谢天恩并陈编纂群书以助变法折》中曾向光绪皇帝表白:“臣所著书,或旁采外国,或 上述圣贤,虽名义不同,务在变法,期于发明新义,转风气,推行新法,至于富强内府抄本:《杰士 上书汇录》,卷三那么,在这部重要著作中康有为“发明” 了哪些新义,这些新义对变法的指导意义何 在?首先,康有为痛切地陈明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在中国、在亚洲,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论述了经济上 的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康有为用大量事实说明,以前那种舟车不通、各不相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一统自尊的思想应彻 底抛弃他说,在整个世界上,亚洲开辟最古,有着中国、印度、波斯这样的文明古国但是随着资本主 义的东來,许多国家先后被荷兰、葡萄牙、英国、俄国、法国所吞并,"而我(洲)数国中,惟日本变法 骤强,暹罗亦将兴焉,余皆耗矣袞哉!汉阳诸姬,楚实尽乙白古虽有兴废,而未有铲除削变若今Z共 者也览吾洲国统Z衰,能不耸哉? ”(康有为:《各洲诸国名号表》按语康有为继续指出:面对泰西 相逼、列强环伺的新形势,中国既不能跳出大地Z外,又不能为闭关Z谋,只能够向西方学习,奋起直追, 与列国互为比较,争雄竞长,才能够御外侮,止分割,扶危定倾他认为,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 “自尊胜而无与比,安怠傲而不求进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他说:“凡物进退贏 缩之故,率视英比较而已,有比较则长短、高下、大小立见,而耻心生,惧心生,竞心生:无比较则长短、 高下、大小俱不见,独尊自大,不耻、不惧、不竞,无复有求进之心,则退将至矣康有为:《列国政 耍比较表》,《序》康有为极力讽劝光绪将中国恬形与外国“合而比较”,认清差距,迎头赶上,明白 “今为列国竞长之时,则必以列国竞长Z法治Z,而不参以分毫大一统ZIH”的道理,“翻然变计”,(康 有为:《列国政婆比较表》,《序》。

      全面维新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驱 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打破一切''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足和闭关自守状态”,“把一切 民族共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丿廉价格,是它用來摧毁一切力里长城、征服野蛮 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一一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一一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5页康有为在《政婆表》一书中的许多按语,说明十九世纪末叶, 先进的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腐朽不堪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 流用康有为的话來说,这就叫作“势既相逼,不能中立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其次,康有为在这部著作中还论述了经济方面的改革不能单独实行,必须与政治方面的改革同时并举, 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康有为在《政耍表》一书中,虽然是以分析比较各国的经济状况为主,但也有不少地方或直接,或隐 晦地将抨击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政体,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上肖•接参4清政府的中央决策机构制造舆 论他声泪俱下地告诉光绪,当前事势Z急,间不容发,胶旅既弃,门户尽失,哪里能够再迟疑呢?他希 望光绪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图样,“按迹临摹”,(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序》。

      对传统的祖宗Z法 实行大册改革其具体措施则是开制度局于宫中,拔通才以济时艰,百废庶政,一切更始而要将这些政 治上和经济上的改革推行下去,取得成效,则必须坚信和依赖维新派,不拘资榕,委以重任他说,“诗 云,昔也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究所以然,其辟也,维新变法Z故;其蹙也,守旧不变,或少变 而不全变,缓变而不骤变之故然则辟国自辟Z,亡国自亡之而守旧者尚操不变Z论,或谓应少变、徐 变,国家虽不采是说,而犹用其人,是虑亡之梢迟而速之地康有为:《各国比较地数表》,按语 显然,康有为所说“操不变Z论”者,指的是徐桐、刚毅以及他们的后台慈禧等顽固派,他们深闭固柜, 死不进步;而持“少变、徐变”论者,则是指李鸿章、张Z洞等洋务派,他们“徒糜巨款,无救危败,”(《戊 戌变法》第二册,第178页对封建专制政体进行修修补补康有为认为推行新法,绝不能依靠这些人 尤其是对于从政治上呱挠新政的“守旧之徒”,应坚决将他们抛弃他们的根本错课,在于“泥守中国一 统旧法,采择一统时之旧书,以施之诸强竞长之时康有为:《列国政要比较表》,《序》如果采 用他们那套办法,“是犹病寒而投热剂,乘车而渡大水也,岂惟无益,适足促英亡也。

      康有为:《列国 政•要比较表》,《序》康有为还在许多按语中,表露出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向往之情他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有 “若是Z土地、财赋、学校、商货、兵卒、铁舰、铁路、电线”,并非只是因为那里的统治者诱之有方, 励之有法,根本原因在于那里的政治制度比中国优越,是因为那里''上下相亲,天下为公”康有为:《各 国比较国债、钱粮,并以钱粮抵还国债表》按语若夫美英国债Z巫,而国民不苦之者,彼皆民债,匕 下相亲、相信,与英寄资它所,不若寄Z国也……故有国者,务在爱民而教养保护Z,与其农工商矿Z政, 国欲不富,不可得矣康有为:《各国比较国债、钱粮,并以钱粮抵还国债表》按语康有为的这些 按语反映了刚刚111地上阶级转化而來的上层资产阶级分子,和一部分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地上阶级知识分 子耍求摆脱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尽快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进我国的迫切要求再次,康有为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 一系列发展资木主义经济的主张和建议,希架中国不仅在政治匕“重 起天地,再造日月”,经济上亦应举国奋跃,努力向上这些主张和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康有为I•分重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张逐步地用商品经济代替传统的口给白足的口然 经济。

      口给白足的小农经济是封建专制政体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长期以來,中国商品经济不能迅速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推行巫农轻商的政策所造成的康有为早在一八九五年的公车上书中就尖锐地指 fl*.:'‘古Z灭国以兵,人皆知之;今Z灭国以商,人皆忽以兵灭人,国亡而民犹存,以商贾灭人,民 亡而国随”(《戊戌变法》第二册,第145页在甲午战争结束之后的几年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 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一方面大量倾销商品,攫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加紧向中国输出资本,在内 地设厂制造面对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经济侵略的II益加剧,顽固派置国家民族危亡于不顾,依然在重弹 “重本抑末”的老调,认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恐利不可凭而民业日荒,民心日涣,害且有不可胜言者"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初三日御史潘庆澜《敬陈管见折》康有为在《政耍表》一 书中针锋相对地指出:“一统Z。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