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英语分组教学初探(市二等奖).doc
10页韶关市中小学英语教研会第六届三次年会参评论文题目:中学英语分组教学初探学段:初中单位:乳源县大桥中学姓名:张雪英时间:2007 年 10 月中学英语分组教学初探摘要:农村中学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普遍感到难学的英语学科分化问题更为突出怎样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现状,对中学英语教师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几年来,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摸索出一种方法,就是分组进行教学,即“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分组教学提高了后进生的英语成绩,较好地解决了两极分化问题关键词:分组教学;方法;差异1.引言刚由小学进入初中的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普遍感到难学的英语学科分化问题更为突出怎样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现状,已成为每位英语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几年来,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我摸索出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分组进行教学,提高了后进生的英语成绩,较好地解决了两极分化问题2.英语分组教学的方式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墨守陈规,这就往往会造成许多学生“七年 级劲头十足” ,“八年级情绪低落” ,“九年级放弃不学” 的局面。
到了九年级,英语教师面对众多英 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对英语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真是弃之不忍,教之无策只好课上都好生,课下抓差生,加班加点,辛苦之极却事倍功半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于是我在“ 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上进行探索既然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有明显的差异,那么只采用面对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主渠道,如果把大多数中差学生排除在在外,势必造成课上损失课下补的恶性循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C Lindgren)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交往能成为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他 /她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因此,小组合作学 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 和"教师问、学生答" 这种单 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林碧贤 ,2006)。
合作学习在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英语课 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把英语 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田小群,2007)所谓小组合作学 习就是以 4-6 人为一小组,将一个班级的学生按照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 同组异 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与小学英语教学,2005)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 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他们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合作学习把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薛滨, 2007)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弘扬人的主体性,主张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01,)。
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是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课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之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 合作学习又称“ 小组学 习”, “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及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2005)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面对这种形式教学可使各组学生在 45 分钟内各有所获,逐步达到人人达纲、整体提高的目的(蒋晓玲,2002)2.1 先摸底,后分组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郭砚冰,2002 )要了解他们英语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 习方法如何?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 测验、 谈话 、看学 习档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肖礼全,1999:21)2004 年 9 月,我接了初三(2)班后,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逐一做了认真细致的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成绩看,该班 50 名学生,各分数段情况如下:80 分以上 5 人,70-79 分 10 人,60-69 分 15人,60 分以下 20 人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没打好,提高英语成绩无望,不如从其他几门学科上弥补英语的不足,已开始放弃英语学习了摸清底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分组教学计划我把 50 名学生按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分为 A、B、C 三组A 组由 60 分以下的 20 名学生组成,B 组由 15 名中等学生组成,C 组由15 名 70 分以上的学生组成为什么把学习最差的编为 A 组?我的想法是,评定成 绩 A 为最高等,A 是 26 个字母之首,A 又是最常见的重要版符号在我的心目中,A 组最差又是最重要的,在他人眼里, A 组不易想到差生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消弱他们的逆反心理,在感情上容易接受2.2 实行组间互帮互学我把该班分成三组后,继而建立了 C 组帮 A、B 组的个人承包责任制,即由 C 组或 B 组 的一个学生帮助 A 组 或 B 组的两个学生,看谁能尽快将自己所负责的两个成员拉入 C 组 或 B 组中建立这种承包制的依据是:“合作学 习理论” 。
这种做法的优点有二,一是便于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优生带差生,差生促优生的良好学风,有利于增强班内凝聚力,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二是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2.3 实行动态组合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经过达标检测分析后,各组成员个别调整如将 A 组 个别学生调到 B 组,将 B组学生调到 C 组由于调整是在表扬鼓励的基 础上进行的,增强了后进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学习小组一般以 2--6 人为宜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小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目标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3. 针对后进生实际实行目标激励在实施分组教学的同时,通过搞活动,开座谈会等形式,给后进生以充分展示进步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工作,要变信心为行动则需要有追求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追求目标愈高则行动的内驱力愈大,但是面对心理素质还不稳定的中学生,如果教师所提的目标过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及,那么所定目标也就成了空谈所以在分组以后,我总是先由学生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各项规定目标,然后在分析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修证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当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时,我就用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使他们重新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向头目目标努力4.分组教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施分组教学,教师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在 45 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容易,但教室只有一个,教师只有一人,如何处理好分组讲解、分组练习与重点讲解、具体练习的关系就不容易了处理不好,就会赞成课堂失控,产 生新的分化我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先向学生讲清学习本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练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训练等通常我的做法是:先为 A 组听讲,在 A 组听讲的同时,安排 B 组与 C 组做练习B 组练习内容是我课前设计好的,学生练什么,练多少都做好时间和数量上的规定 C 组学生以自 练为主,允 许他们超前做题,也允许他们选择多种练习册自练,对 C 组学生的练习内容我只做一点规定,就是每个学生必须练习阅读与理解采取这种安排的好处是,A 组与 B 组同学的练习量与内容完全控制在教师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查讲练内容,直至学生练会为止。
而对 C 组 学生 则采取开放式、自学式与问答式的 练习方法因为 C 组是由班上英语学习相对好一些,自学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较强,他们练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能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讨论自行解决解决有了的问题,也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教师询问当 A 组同学主讲练完毕后,就安排 A 组学生做达标练习,下课后收上来批阅在 A 组学生做练习的同时,我就为 B 组学生订正他们刚刚做完的练习,然后再有针对性的为 B 组学生讲解练习我把这种分组讲练的教学形式概括为“A 组先讲后练、B 组先练后讲、C 组自练解答”的模式如此教学,就会使虽是坐在同一教室的不同 层次的学生都 能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 动手写,达到既照顾到不同学生,分类指导,又能省时高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的目的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英语初级口语Lesson 22 Text A 一课时,要求学生运用第二段动词的连贯性,共同编出一段有意义的语;又如,教 Text B I'll find my way 时,要求学生画简要的地图 tell his/her partner how to get to his/her home。
再如,教Lesson24 Text A 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学习小组围绕 Which do you prefer, watching a film in a cinema or a TV programme at home? Why? 展开交流,也采用辩论的方式,例如教 Lesson24 Text A,一课时,Do you think decorating houses at Christmas time is a waste of time and money? Why? 进行辩论 小组讨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并补充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为学生间的交流提供帮助教师认真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在课堂中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丁文,2002)例如,布置小组组员之间单词听写,课文段落背诵,进行会话练习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5.结束语实践证明的分组教学,提高了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扭转两极分化的局面,大面积提高了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