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
3页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试说明】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⑴实行:西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 制,同时又分封 ⑵带来问题: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对朝廷构成威胁⑶问题的解决:汉景帝平定“ ”,汉武帝采取 等措施,逐步削弱王国势力, 得到加强2、元朝:行省制度 ⑴概况:在地方设置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 进行管理⑵意义: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的演变)1、唐朝:三省六部制⑴形成:魏晋南北朝时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进一步完善⑵职权分工:中书省掌 ,门下省掌 ,尚书省负责 ,尚书省下设 、 、 、 、 、 六部⑶评价:三、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1、汉朝:察举制(创立: ) 选官方式及标准: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选官方式及标准: 3、隋唐:科举制(创立: ) ⑴选官方式及标准: ⑵评价 ①利: ②弊:【史料研读】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选举二》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⑴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⑵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说明两者的关系⑶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经典例题】1.(10年安徽)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2.(10年江苏)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3.(10年江苏)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巩固提升】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2.(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 A.施恩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3.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用人。
用非其才人,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下列制度中能极大提高官员“学识”的是 ( )A.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另设机构,架空专制皇权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唐代宰相权力下降5.《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指的是:A.蒙古高原 B.山西、河北、河南 C.河北、山西、山东 D.原南宋统治区域6.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完全正确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史料研读】答案(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3分)(2)察举制;考试并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2分)科举制由察举制发展而来2分)(3)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4分)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任答两点给2分)【经典例题】1~3CAC【巩固提升】1~6BDBB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