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综合(高中)历史-高中(综合)-浅谈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02204696
  • 上传时间:2024-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资源分享善教者,必善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不时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就能使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   1、 问旧启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努力创设问题情景,“学新联旧,问旧启新”,以巩固旧有知识,为新知识的掌握铺平道路   例如,在讲述近代“中国边疆新危机”的有关内容时,可联系上一节课的内容设计这样的提问:“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的边疆危机为什么称为新危机?”这样,能促使学生思考已学过的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去了我国的香港岛、九龙司和东北、西北140多万平方公里大片领土的事实,从而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边疆危机是帝国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对中国的新侵略和新掠夺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19世纪70年代我国边疆会出现新危机?新危机发生在哪些地区?”这样的提问,能使学生系统地整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对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起了很大作用   2、 集中注意   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对于学生来说,它是适应课堂环境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教师通过巧妙的提问集中学生注意,使其在听课过程中表现出某种认真、主动的心理状态,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例如,讲授《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一章,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许多人都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信奉基督教的人则说人是上帝创造的现代科学证明,人既不是由猴子变来的,也不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人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课,期望能解答教师设下的疑问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已有了一个不科学的概念:人是由猴子变来的当教师指出了这是一个错误时,自然激起他们要求得到正确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要求   3、 发展智力   陶行知先生说:“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学中,教师提问一次,就给学生提供一次思考机会只有遇到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始终高昂,思维才能得到启迪,智力才能得到发展   例如,教师讲到“北京人用火”时,提出一个问题:“当时没有文字记载流传下来,今天我们怎么会知道‘北京人’用火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活跃开来正当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教师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猿人居住的洞穴里厚达6米的积灰烬,一张是留有火烧痕迹的石器和残骨。

      紧接着教师连续问:“火从哪里来?火有什么用处?是普罗米修斯送来的吗?------”层层设问,使学生深刻领悟了“火的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教学重点   4、 诱导探索   课堂提问的重要之处在于切中学生的疑惑之中,设置悬念,以激起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宜惴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   例如,在讲述“北宋与辽、夏、金的关系”时,尽管教师一再向学生说明,北宋不是一个统一王朝,但不少学生仍然把北宋当作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王朝,作答时经常犯错误,疑惑不解因此,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教材中只提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分列割据局面,而没有说统一全国?”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探索答案通过阅读教材与思考,学生发现当时与北宋并列的还有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即契丹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和党项族建立的夏所以,北宋不是一个全国统一的王朝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比教师生硬地灌输要有效得多   5、 比较辨析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认识的开端在历史学习中,相似的历史概念比比皆是,学生难于区别,往往张冠李戴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抓住同类历史概念的本质特征来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异同。

         以中国古代史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为例不少学生所以常常将它们互相混淆,其根本原因就是抓不住本质特征教师通过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把封建社会的这四个赋税制度加以比较,辩别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白:唐朝前期“租庸调制”是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按人口来征税征役的;唐朝后期的“两税法”,是按土地财产多少征税,第一次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但徭役依然存在;明朝的一条鞭法是把田赋、杂税、徭役合并起来,折成银两,摊在田亩上,按田纳税,无地人家一般不再服役,但人头税依然要缴;清朝实行地丁银制度比一条鞭法更进一步,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与地税合并,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无地的人家不再缴纳田赋与人头税,负担比过去平均随着赋税制度的改革,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逐步松弛这样,学生不仅不会张冠李戴,而且还能获得较为系统的古代赋税制度的知识   6、 加深理解   设问要注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无求异思维则不可能产生创造思维教师在提问中,可适当提出一些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或答案不够充分,但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可以发散、引申的问题,并结合现实进行思想教育   例如,讲授“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目时,可插入三个小问题:(1)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这些行式,与我们今天吸引外资有何不同?(2)我国已于己于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请回顾历史,香港问题是怎样逐步产生的?(3)美国所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与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这些问题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开阔了学生视野,加深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又有助于认识现实问题;学生思维迁移,富于创造性,教师把思想教育寓于知识的传播之中,一举两得。

         在把培养思维、开发智力作为教育目标的大趋势下,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已作为专门的教学艺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因此,充分发掘课堂提问的功能,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理应成为中学历史教师的必备技能教育资源分享,构建知识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