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_吉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问题探析.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cc****pp
  • 文档编号:210100845
  • 上传时间:2021-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吉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问题探析区域经济CONTEMPORARYECONOMICS通过上述分析,从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表3综 合排序可看到江苏企业竞争力能力在南北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南部 强,北部弱第二,苏南地区企业规模竞争力指标为1,企业创新能力表明苏 南地区民营企业在规模上比苏北、苏中地指标也为区大,在创新能力方面比苏北、苏中地区强,这个结果与苏南、 苏中、苏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是吻合的然而,我们必须看到, 苏南地区企业经营竞争力指标为0.781,排在最苏中后,表明苏南民 营企业在经营竞争力方面并不比苏北、地区强由此可以进一步认为, 苏南地区的规模能力、创新能如何实现经营能力力与经营能力之间存 在错位现象因此,与规模能力、创新能力的结合,是苏南民营企业进一步提升综合 竞争力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三,苏北地区企业经营竞争力指标为0.945,高于苏南和苏中 地区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江苏省政府“优化全省生产力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政策效应表现出来了,苏 北民营企业迅速发展,不断缩小与苏南、苏中的差距但是,也要看 到,苏北地区在企业创新能力和规模方面与苏南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 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做大做强是苏北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 大课题。

      因此,有效整合苏北地区存量资源,提高苏北地区民营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苏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 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三、结束语应用集对分析评价模型,对企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既可对同 一分项指标不同地区进行比较,也可对不同地区的综合能力进行比较, 与实际基本相符该方法通过联系度中的同一度、差异度、对立度的 大小比较,可以简单、准确、客观地确定待评对象的优劣,具有可比 性强的特点,还可以用于其他众多类似方面的评价注: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号分别为07SJD630010和吉林省乡村发展问题O乔俏孙楠(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摘要】当今在大中城市城乡结合部广泛兴起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虽然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统筹了城乡 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 议关键词】吉林省乡村旅游业农家乐发展一、乡村旅游业的内涵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开始研究乡村旅游问题,他们 对乡村旅游业的概念提岀了自己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坎农 (Gannon) 1988年所下的定义:乡村旅游业是指有农民及乡村人士 为吸引旅游者而提供的一系列活动、服务及设施,目的在于获得额外 收入。

      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对乡村旅游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对乡村旅游业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够明晰、深入,提法也多种多样农 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坚2006年在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中指出,乡村旅游业发展依托的多数资源分布于农村,以农业生产、 农民乞活、农村风貌、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容,是集农业牛.产和观光 为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国社会 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乡村旅主任刘德谦对乡村旅游业所定义的较 为全面他认为,游业是以乡村低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 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憩、观光、 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07EYB051o)【参考文献】因此,笔者认为乡村旅游业是以乡村的特色风景区为依托,以乡 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 村文化等为对象,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 一种旅游形式二、吉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2007年1月1日国家旅游局将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和谐 城乡游”,这对有着生态农业大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双重身份的吉林 省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吉林省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省,旅游资源 特色鲜明,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全省旅游景区星罗棋布,延边朝鲜 族民俗文化博览会、中国•吉林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集安高句 丽文化旅游等特色鲜明的旅游活动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200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558.65万人(次),同比(责任编辑:李文斐)增长21.31%;旅游总收入450.80亿元,同比增长28.74%,相当 ⑴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0.[2] 孙冰、吴勇: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 创新能力评价[J]•价值工程,2007 (2).[3] BarzilaiJC.GolanyB:Derivi ngWeightsfromDairwiseComparisonM atrics.TheAdditiveCase[J].Op erati on sResearchLetter, 1990.[4] 叶义成等:矿山公司内部经济效果综合比较的集对分析模型[J]冲国猛业,2001 (8)・⑸刘凤朝等: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卩]・ 中国软科学,2005 (11).《当代经济》2010年10月(上)区域经济CONTEMPORARYECONOMICS 集绿色食品开发、住宿、餐饮、垂钓、观光于一体的生态示范园旅游业探析杨欣欣王龙霄吉林长春130012)于全省GDP的7.02%0 一般来说,一个产业能占到GDP的8%就 可以说是“支柱产业”,吉林省的旅游业离支柱产业的距离越来越近 To因此,2009年,省政府加大了旅游业投入,省级旅游是历年来 最多的一年。

      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将到6000万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旅游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居民 旅游消费预期减弱,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但我们也应看到,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旅游业,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王琨书记强调“尽 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又一个支柱产业”;韩长赋省长提出要“加 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同时,吉林省又是农业大省,关东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秀美纯净的 自然风光广泛地蕴藏在吉林乡村的每个角落淳朴的民独特的自然奇 景、诗意的田园风情、古老的历史遗迹,俗民风、又是我省开展乡村旅游业的优势资源三、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特点及主要旅游类型1、吉林 省乡村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特点东部地区(水民俗边境旅游带)多山,气候湿润,自然环境类型 独特,孕育着古老灿烂的朝鲜族文化,使东部乡村特色独具一格例 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通化市和白山市中部地区(城市生态与冰雪旅游带)由台地、平原和丘陵组成, 气候多属温带半湿润气候,有世界箸名的玉米带、大豆带农业文化 历史悠久,交通方便,经济水平高,城市化显著丘陵地区较湿润, 夏季风景秀丽,热情豪客的满族同胞和勇敢淳朴的汉族居民和睦相处, 塑造韵味独特的关东文化。

      例如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和辽源市西部地区(草原湿地风光旅游带)属欧亚大草原的最东端受半 湿润气候的影响成为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冬捕活动和冰雪风光显出 特有的草原文明妙因古刹、敖包耸立、哈达传情、奶酒飘香,蒙古 风情浓郁的查干湖,更以其原始渔猎部落文化的积淀而成为构建吉林 省乡村旅游业的点睛之笔例如白城市和松原市2、吉林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1) 自然风景游以一定特色天然景观、自然和人工水面为主 要旅游对象,结合小规模农田和几种经济果林与蔬菜园区等农业资源 而开展多种内容的旅游项冃龙湖生态示范园是一个其三面环山、中央一湖,湖形蜿蜒曲折似龙,故名龙湖以示范 园的“猪一沼一菜”为链条,体现出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经营特点 龙湖的北部有荷花丛e,婷婷玉立,荷香飘飘葡萄沟、百果苗木种 植区、绿色蔬菜温室、养殖场环绕而布,其间小路交园、错,纵横相连2) 田园风光游以乡村FH园景观、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为主 要对象,与一定面积的天然或人工风景组合集田园风光与高科技农 艺于一体,引入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各种作物,游客参观作物 生长,了解现代化农业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形成釆摘果实为主 题的“动手果新的农业&产价值观。

      以观赏花卉、园”,以特产参观、品尝、购买为主的工艺特产一条街等,都对广大游客有着无限的吸引力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茶园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摘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3)乡俗风情游以当地的民俗风情为旅游开发主体,结合农、 牧劳作及一定的天然、人工景观的游览在天人合一式的环朴素、简 单的生活如草原牧区风俗游,东北地境中,体验健康、方戏、叶赫 满族民俗游,以及民间工艺制作观赏和饮食文化体验等四、吉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1、乡村意象模糊,品牌意识不强乡村意象是人们对乡村的整体感觉和印象,是人们对乡村的反馈 和映射在心理上的积淀它激发了城市游客前往乡村去寻找回归原始 的梦,满足他们的“归属感”,然而吉林省的乡村旅游业起步晚、发 展程度低的,没有对发展作出合理的定位,思想意识依然停解在狭隘 的乡村旅游业含义中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仅仅局限于小规模的开发, 品牌理意识不强许多乡村旅游地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 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 游业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经营者往往在主体建筑、设备上 投入大量资服务质量和社区环境等重要方面,多金,反而忽视了经营 特色、数经营者以经验经营,单兵作战,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淡薄。

      2、 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盲目开发,重复雷同旅游景观重复建设、旅行社数不胜数是吉林旅游发展的普遍而旅 游线路千篇弊病,以长春为例,规模相当的旅行社有60家,一律, 同一景点,各家旅行社如同达成共识一般,在吃、住、玩上相似率极 高此外,一条旅游线路的开发一旦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他的 旅行社就竞相模仿,在商家整齐划一的旅游模式下,不得不打出低层 次的价格竞争,利润降低,就不顾质量地压缩成本,重复雷同的乡村 旅游线路,不仅让消费者厌倦,也让商家最终一无所获3、 经营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乡村旅游经营上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和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思路,旅 行社职责不明确,低劣的服务常常让消费者望而却步部分地区虽然 开发了乡村旅游资源,却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人 工雕凿的痕迹十分明显,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特色 服务人员大多是中、高专职业学校毕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素质低、 文化程度低,旅客很难得到满意的服务,回游率低,致使其处于低质 量、低收入经营状态《当代经济》2010年10月(上)73区域经济CONTEMPORARYECONOMICS 4、基础设施不配套,区位交通条件差,旅游接待能力弱旅游接 待能力是旅游目的地在旅游活动“吃、住、行、游、购、娱”中对旅 游者提供接待和服务的综合能力的反映,主要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 旅游服务人员、旅游交通公司、旅游商店、旅游景点景区等的接待能 力。

      通过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吉林省旅游接待能力弱,综合实力欠 缺,在乡村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存在不足,旅游目的地开发现状远远达 不到消费者的需要某些偏远乡村旅游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滞后现象, 如交通不便,水、电、休息场所、娱乐等设施不配套,怀着“减压” 心情的消费者虽然面对诗情画意的景色,却享受不到舒适恬淡的服务5、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及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扶 持然而,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乡村旅游业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给予约 束,使很多不正当竞争者借机扰乱正当的竞争环境,从中牟取暴利, 让乡村旅游业市场失去了最重要的道德形象,失信于消费者五、吉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1、提高旅客参与性、趣味性、教育性,突出乡村地域特色,坚 持可持续发展东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