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谈青少年社区工作现状及对策.doc
14页谈社区关心下一代青少年工作现状及对策目 录一、开展社区工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 4(一) 社区是青少年的集中区域 4(二) 社区是青少年的主要成长空间 4(三) 社区是青少年直接接触的外部环境 4(四) 青少年会有许多要求寄托在社区上 5二、社区青少年服务的现状 5(一) 经费投入不足,许多活动、计划无法付诸实践 5(二) 对社区青少年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6(三) 专业的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薄弱 6(四) 社会各界对此项服务认识不到位,导致服务定位不正确 6三、完善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对策措施 6(一) 加强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文明活动 61.重视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 72.设立社区青少年援助中心 73.开展有益的社区活动 8(二) 构筑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矫正体系 91.建立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体系 92.开展社区矫正 10(三) 青少年社区工作实施的保障 101.建立地域化的组织网络 102.建立多样化的社区活动阵地 113.设立针对性的服务项目 12参考文献 12致 谢 13谈社区关心下一代青少年工作现状及对策 内容提要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到千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基础工程。
社区是城市的最基础单位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要加强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文明活动;构筑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矫正体系为此,要建立地域化的组织网络;建立多样化的社区活动阵地;设立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建立常规化的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专业化的青少年服务工作队伍关键词 社区工作;关心下一代;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时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尚未形成自己的个性,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二是青少年大都通过角色模仿来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所以他们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易把不良行为作为自己模仿和参照的对象;三是情绪和行为倾向于两个极端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塑造了人的个性,而青少年生活的蕈要区域除了家庭、学校就是社区了相关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犯罪率较高的地区,往往是社区文化环境欠佳,亚文化盛行的区域社区文化为社区居名所共享,同时义强有力地约束着社区内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样一来,要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就要求开展有效的社区工作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给予青少年一片干净、祥和的成长空间。
一、开展社区工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一) 社区是青少年的集中区域市场经济使得越来越多城市青年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转向个体、民营、外资企业,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涌进城市,变成市民城市下岗、待业青年、大中小学生都集中在社区里在这里开展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可以针对青少年的特征进行有效地服务和管理二) 社区是青少年的主要成长空间据粗略统计,我国中小学生一年中约有170多天的节假日和双休日,而这么多时间里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社区里度过的他们在社区罩完成课后任务,在社区里玩乐所以社区内状况对他们有重要的影响三) 社区是青少年直接接触的外部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个性还未形成,边缘性强,可耀性也强通俗地说,把他拉一下就是长的,把他团一下就是圆的从他们接触的人,事上可以看到他们社会化后的影子社区文化会被青少年所内化,当然也包括黄赌毒等糟粕文化古有“孟母三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甚至是社区结构布局对青少年都有重要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楼下就是游戏室,这无疑会增加楼上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打游戏的机会和时间因此开展正式、系统、专业的社区工作对这砦进行管理就显得很必要了。
四) 青少年会有许多要求寄托在社区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会把很多人甩存精神的或物质的网境中无法自拔,他们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特别是专业人士的帮助,而不能自立的青少年更需要借助专业社工的力量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不仅对外界依赖性强,而且对资源需求量也大两个同样资质的孩子,一个投入大资金、大精力进行培养,一个则是有限的经济支持,甚至是食不果腹,两个孩子的未来也极町能是天壤之别这就要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使它得到最优配置,让每个人都获得健康成长的保障二、社区青少年服务的现状(一) 经费投入不足,许多活动、计划无法付诸实践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使目前还无法承担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所有费用,加上由于许多工作都依靠政府实行,社会参与度不高,社会捐赠也非常有限很多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士也因报酬太低另寻其他职业,队伍整体素质上不去二) 对社区青少年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人甚至是一部分的社会工作者都认为,“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把青少年社会化的责任完全归于家庭和学校,似乎没有社区、社工什么事,忽略了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三) 专业的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薄弱社区工作者多是年龄大、文化低、缺乏专业培训和专、12素质的人,很少有能够根据专.业知识和理论提供专业服务给青少年服务对象的。
吵就劝,错就骂,行不通就撤”的现象大量存在四) 社会各界对此项服务认识不到位,导致服务定位不正确许多年以来,社区各项服务都是由政府倡导和组织的,偶尔会结合民政部门的管理和工作,社会大众主动开展工作的意识缺乏,而且这种由上级命令式的服务工作在执行时会缺少灵活性,各级工作人员难免在工作中加上自己的价值因素,在到达底层时很可能已经变了味很多人把它简单的理解为政府给广大青少年提供经济帮助、办好事,而没能把握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实质和精髓服务定位在政府或民政部门单向的救助工作,上级没指示就没有服务工作三、完善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对策措施(一) 加强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文明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少年的生存和生活空间逐渐转移至社区,社区的环境和氛围越来越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1.重视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主要包括青少年宫、青年之家、青少年活动营地、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其他直接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的各种服务站(点)等青少年活动阵地是青少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开展青少年工作的重要依托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积极开展工作,有助于消除或减少不良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影响,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社区环境。
青少年活动阵地是为满足青少年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服务于青少年成长成才,有效预防青少年反社会行为而建设的公益性社区文化设施青少年活动阵地应当依附社区而存在,伴随社区的发展而成长壮大除了少数拓展训练营地、特色教育基地外,绝大部分青少年活动阵地应当建设在青少年密集的城镇社区,以方便青少年参与尽管工薪家庭的孩子未必都有机会参加需要额外支付食宿费用的活动,但家门口的活动阵地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应该为社区内的所有青少年平等享有这种社区福利的属性也有利于扩大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影响,拓宽其融资的渠道2.设立社区青少年援助中心青少年援助中心是国家设立的保护青少年权益的专门机构青少年援助中心应当由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设立在城市,要建立社区青少年援助机构,并由国家财政保证其经费,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帮助青少年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任命也可以聘用,既有专职又有兼职;他们应当受过高等教育,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咨询、教育学、犯罪学等方面的学习或工作背景及相关知识青少年援助中心的服务对象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包括外埠无业和刑满释放的青少年设立青少年援助中心的目的,不是取代其他负有保护青少年权益责任的主体,而是在青少年由于身处危险、痛苦的境地而感到茫然无助时,在司法机关管不了而家庭、学校等其他组织又无力管的情况下,向青少年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感觉到国家、社会的温暖,从而避免丧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走上歧途甚至滑向犯罪的泥潭。
3.开展有益的社区活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代青少年较之以往要更多地受到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大众传媒的影响每年长达近3个月的寒暑假,也使青少年拥有较长的闲暇时间为此,社区应该开展有益的社区活动,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体育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并组织区内的青少年参加;引导青少年成立兴趣小组、俱乐部等,开展各类业余文体活动;加强青少年群体的交流,营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开展有益的社区活动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减少青少年接触不良文化和从事不良活动的机会二) 构筑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和矫正体系1.建立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体系1990年联合国通过的《联合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准则(利雅得准则)》指出:应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和方案以预防青少年犯罪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社区帮教活动,是我国基层公安派出所的优良传统之一基层派出所应把防范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和服务上,配合辖区内的街道办事处、学校、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有不良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的青少年全部纳入帮教范围社区帮教和社区预防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但一定要落实帮教责任制上级公安机关要把派出所和责任区民警的青少年帮教和犯罪预防工作纳入派出所和民警目标管理和考核的重要内容。
同时,街道办事处、学校等部门也应大力配合公安部门做好上述工作我国警方应当扩大社区警务工作的范围,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1)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和法律咨询,加强对不良少年的督导;2)加强对青少年经常涉足的公共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建立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生活空间;3)加强人口管理,摸清青少年犯罪情况,及时掌握辍学生、后进生、劣迹生和失足“两劳”释放青少年的情况,分类排队,确定重点,进行帮教;4)深人开展“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等,逐步建立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区工作机制2.开展社区矫正社区矫正,又称社区矫治,其一般意义是指与监禁性刑罚方式相对的非监禁性刑罚执行活动,即在正常社会环境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通过各种强制性手段和方法使罪犯接受并参与有关的管理、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从而尽快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实施社区矫正,可以减少监狱内的交叉感染,有效防止罪犯重新犯罪;为罪犯创造一种宽松的改造环境,有利于调动罪犯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保持罪犯的婚姻稳定和家庭完整,缓和社会矛盾总之,实施社区矫正有利于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充分体现立法的人道主义原则。
三) 青少年社区工作实施的保障青少年社区工作要以调动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为重点,以营造社区内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环境和引导青少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社会形成互动为工作目标,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服务于青少年,促进社区全面发展1.建立地域化的组织网络建立地域化的组织网络,是开展青少年社区工作的前提从理论上讲,成熟的社区应该建有比较完善的社区工作领导机构但是,我国目前的大多数社区都不具备这一条件为此,我们要积极发挥现有青少年组织的作用,同时逐步建立完善的青少年活动组织管理体系:1)创建“青年文明社区”工作指导委员会,其成员为各级党政及相关部门的领导;2)由街道团工委,包括街道团组织、驻街单位团组织,统一指导社区青少年工作,特别是帮助做好社区“街角青少年”的工作;3)居民社区团支部可以把闲散的青少年团员组织起来,同时吸收居住在街区但工作关系不在社区的团员参与,以增强社区的组织力量社区要成立专门的青少年社区组织,以不断增强社区青少年的组织归属感,使他们对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