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教学设计[153].docx
5页《树之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背诵课文,能够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 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2. 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1.多媒体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11种植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你喜欢树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几种树学生读出名字,课件出示相应句子)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它是什么树,有什么特点?”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杨树高大挺拔3.过渡:同学们,这些树朋友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之歌)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1.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树朋友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树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讲解生字(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A左右结构、左窄右宽B这些汉字都是木字旁,表示属于草本类,与植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4) 指导书写①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②教师指导书写明确笔顺,示范书写)③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1)找朋友老师手里拿木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吾、同、风、公、白、华”口令:我是枫树的枫,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风”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2)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梧桐”的“梧”——木字旁遇到“吾”,伸出手来交朋友,“梧、梧、梧,梧桐的梧”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三、课文讲解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1)《树之歌》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请仔细体会2)《树之歌》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丰富,一共描写了几种树木?1.分句朗读,讲解课文1)齐读第一句,思考:这句话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写了什么?(树木、树叶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
梧桐树叶像手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2)齐读第二句思考:这句话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写了什么?(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3)齐读第三句思考:这句话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写了什么?(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4) 齐读第三句思考:这句话写了什么?(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2. 同桌合作对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四、知识拓展课件出示三句和树有关的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指名让学生大致理解意思,教师补充说明五、课堂总结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又交到了许多树朋友和汉字朋友,这些树的名字,比如“梧、桐、枫、松、柏、桦、杉、桂”都是“木”字旁,都是形声字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希望大家用爱心对待自己的朋友,这样我们才能看到——接读板书上的内容“杨树高,榕树壮……”的情景六、布置作业 你是不是认识了很多树,请画出你喜欢的一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七、板书设计树之歌杨树 榕树 梧桐枫树 松柏 木棉桦树 银杏 水杉 金桂木字旁的形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