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erp应具有的特点.docx
8页近年ERP市场蓬勃发展,ERP厂商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国外ERP厂商涌进入中国,国内软件公司也纷纷发力开拓这块市场这一市场供方的繁荣发展带 给客户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性价比 但在繁荣的背后,存在很多失败案例、很多辛酸的故事曾有国内大型企业上国外ERP项目失败,说是企业现状不能适应软件先进的管理我们从未听说买 的鞋子挤脚而去责备脚长的不适应鞋的据传国内知名软件公司内部培训时讲,销售时承诺客户的是个沙发,实际公司只有凳子交付给客户,实施顾问的责任就是让 客户接受凳子充当沙发,高水平的实施顾问就是让客户高兴的接受凳子这个繁荣市场背后的混乱如此于是有人就总结出“上ERP是找死,不上ERP等死” 我们怎样才能活着,才能幸福的活着呢怎样才能让ERP发挥实效,而不是一个昂贵低效的摆设呢?这个话题很大,涉及的方面也很多我在这里仅仅就ERP产 品本身简做分析 为什么要讨论ERP产品本身呢?因为所有的方案最终要落实到产品上,再好的咨询公司如果没有好的产品支持,都会遇到无米之炊的困境,都会成就骗子的名声 回归主题,什么样的ERP产品才是好的产品,好的ERP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是代码量?是包括的模块多?还是公司品牌大?显然都不是。
我认为好的ERP产品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1、支持大规模并发,支持远程应用人们看到大规模并发可能会认为是100、1000个人并发,同时使用其实不是,目前很多主流的ERP产品在有10个 人同时使用的时候,速度就遽然下降,对服务器要求特高速度不能忍受,再好的产品都是烂产品有些公司开发出B/S产品,好像应该可以大规模和远程应用, 其实不然ERP应用是在大量数据下的应用,B/S技术的特点是服务器端处理计算,然后将计算结果显示、传递给客户端的浏览器,远程应用不可能不慢汉询 软件在综合分析传统C/S架构和B/S架构的基础上, 采用先进的智能客户端模式,可以轻松实现大量并发和远程快速连接软件操作流程,界面像C/S一样易用,同时可以高速应用,而无需增加技术和投资 2、支持柔性流程企业总有个性化的需求需要实现,如果产品本身什么都固定了,一定要企业硬套软件的功能,很难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应用一般软件为了应对 客户化需要,做了很多功能,这又会造成软件本身的复杂,难于实施、难于学习,难于应用软件本身像一个超级战车臃肿庞大柔性流程的软件应该像一个变形金 刚,灵活多变当然做一个柔性的软件非常困难,他不仅需要有高超的软件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业务本身,了解业务的多样性,然后对业务逻辑进行抽象和 总结。
汉询软件是一款柔性流程的ERP,产品本身具有高度简单的重构性保证软件本身对行业特性、企业特性的支持 3、易用性易用性是ERP产品的灵魂很多软件不重视易用性是因为一般企业购买ERP软件的决策者并不会经常使用ERP产品但这些决策者最终会幡然 醒悟,不易用的ERP产品是企业的噩梦操作效率低下,直接导致增加人手;学习困难,培训成本居高不下;新人接手难,用人成本不断攀升更要命的是企业流 程时间变长,企业业务处理速度下降汉询软件任务,易用性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3.1、易于学习要让从来没有接触过ERP的新人、老人快速掌握基本操作,一方面减少了企业应用ERP的各方面人员成本,另一方面减少ERP推行过程中的阻力 3.2、易于操作易于操作就是让操作人顺心顺手汉询软件深入研究客户操作习惯,一般操作都可以单手键盘操作完成操作流畅就像玩游戏一样 3.3、易于实施和维护所有实施和维护的成本最终会转嫁到客户身上汉询软件任务,不应该让社会上聪明的IT人员因为ERP产品本身的问题而浪费心血和生命这是软件厂商的责任 4、商业智能(BI)式报表ERP产品本身是一个输入数据、输出结果的工具。
如果一个ERP产品要求大量输入工作而输出不能达到要求,那这款产品就是 企业的气血鬼我们所有的输入工作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输出报表现在商业智能(BI)都是采用单独销售的模式,动则几百万而一般ERP产品的报表达不到企 业要求汉询软件根据当前的情况,ERP本身集成了商业智能(BI)式报表如异常信息标识;报表图形展现;数据钻取,层层展现;企业可以根据情况自由定 义报表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以及企业信息化的飞速进展,ERP在中国也进入了广泛普及阶段,ERP不再只属于少数巨型企业,不再只是一个奢华的理论,而是朝着更加务实、更加深入、业务范围更加广泛的发展 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以及企业信息化的飞速进展,ERP在中国也进入了广泛普及阶段,ERP不再只属于少数巨型企业,不再只是一个奢华的理论,“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更加务实、更加深入、业务范围更加广泛的ERP正为广大的中国企业所期盼 可是我们遗憾的发现,目前国内的ERP应用并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ERP业界对广大中国企业缺乏深入的理解,中国ERP没有成熟的标准企业呼唤成熟的ERP标准,有长远目标的软件厂商也在呼唤ERP标准的产生,政府主管部门更是需要ERP标准来规范市场。
管理与软件并重 所谓成熟的ERP应该首先表现为管理理论、软件功能和应用实践的成熟: 1、管理思想的成熟度:供需链管理作为ERP系统的指导思想,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理论而是管理思想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体从ERP的发展历程来看,ERP的成熟完全符合理论、实践、再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ERP软件的精髓中,可以发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行政管理理论、霍桑的人力资源方法、运筹学以及管理的定量方法因此,ERP的成熟与否要看它所蕴涵的管理理论是不是在实际中已经得到了成功运用 2、软件功能深度的成熟度:从MRP到ERP,从BOM到MPS,软件功能与管理目标早已同步延伸到分销、财务、资产管理和决策支持等各个环节,各种功能逐渐定型,应用方案也日益清晰因此,成熟的ERP也应该体现在这些深度应用环节的成熟上 3、管理广度的成熟度:ERP需要打破MRP-II只适用于传统制造业的行业局限性,需要把触角伸向各行各业,真正体现ERP的应用范围扩展性,并逐渐形成针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行业业务的特殊需求从管理方面看,企业应该超越以物料需求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范畴,在人、财、物、产、供、销各个方面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
必须适应企业生存环境 成熟的ERP产品必须适应企业的生存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纵向成熟度: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企业在不同的发展规模中会遇到6种 不同的管理危机,也就是说企业发展会经历从关键技术到战略乃至文化的阶梯状的跨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的经营规模息息相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遵循分阶 段、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种纵向成熟的过程,如果一味追求一步到位,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人力的浪费,甚至还会造成员工素质、管理基础和软件应用之 间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所以这种策略是冒进的 2、横向成熟度:对于ERP来说,仅仅考虑规模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行业特性,因为行业特性往往决定企业竞争的焦点所以成熟的ERP系 统也应该支持企业由于行业特点所表现出的不同竞争形态例如对于资源竞争形态的企业,在企业特征上表现为多层分销模式、销售渠道结构复杂、物流和资金流的 周转速度快以及客户需求复杂的特点,其需求信息基本包括渠道业绩考核、库存的协同控制、销售策略效果分析、市场销售与客户需求变动趋势等内容,具备上述特 征的企业对于ERP产品就会有相应的特殊需求 3、交叉融合的成熟度:就企业管理的对象而言,人、事、物是三个最主要的方面,“人”的问题是任何IT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而“事”的本质就是流程,是事务的信息处理流程,这是ERP关注的重点。
物”是ERP关注的另外一个重点,这也是任何利用有形物体进行商业活动的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由于“事”与“物”大多数情形下存在互动的关系,因此,由于“物”的状态与变化所引发的管理问题与ERP直接关联 一个成熟的ERP产品,不仅要在系统理论上能够满足中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还必须在客户的规模以及特征上与之相适应,否则不但不能符合成熟的标准,还将遭到市场的淘汰 与企业业务高度集成 ERP把企业看成是完整的系统,对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按照集成的方式来处理企业的各项活动ERP系统的成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集成: 1、纵向集成化管理的成熟度:ERP系统必须在企业总部与各级分支机构之间,实现动态、实时的信息交换,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纵向集成2、业务功能横向集成的成熟度:ERP系统应该可以在企业数据和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业务功能的横向集成成熟的ERP软件应该在每个表单或MENU内提供充分的选项及配置功能,体现高度的集成性并彻底摒弃人为的操作,摆脱企业目前的固化管理模式以及人工作业 3、多流集成的成熟度:ERP系统应该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的高度集成和统一,使企业逐步走向虚拟、敏捷和互动的高级形态。
技术与应用的完美结合 ERP是综合应用了C/S或者B/S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成果,以现代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技术和应用的完美结合是ERP成熟的一个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平台与底层技术的成熟度:平台的选择并不是成熟ERP的关键因素,但ERP产品的平台应该能支持主流技术,完全提供多平台支持,适合企业今后的IT系统升级改造,满足技术成熟、市场占有率高、有发展前景的特点 2、技术延展性的成熟度:ERP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系统的集成性,所以系统的集成以及模块之间的无缝衔接程度应当作为ERP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准ERP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要从CAD、CAPP等系统中获取数据,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 3、技术可维护性成熟度:成熟的ERP要真正在企业内运作成功,就必须最终摆脱开发商的影响,必须是一个稳定的ERP软件,能完全独立进行维护/扩展所以在技术方面对ERP的要求是支持后台编译、预留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采用标准技术等ERP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可是直到今天,许多企业CIO还在为此困惑、迷茫,甚至有些绝望!的确,ERP给一些企业带来了荣耀和辉煌,可是也让不少企业也深陷困境,CIO为此也倍受自责。
在20年的历程中,关于ERP实施成功或失败的讨论已经连篇累牍,但是经验毕竟是有价值的,也正是这些宝贵资源让CIO不断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革新,所以当CIO真正把自己放在一个等待医治的位置上,去领会和类比成功者以及失败者轨迹的时候,失败的故事肯定会少一些!选型好比战略,实施则是战术,在错误的战略指导下,再好的战术都无法实现目标,所以CIO的ERP选型,是整个项目建设成功的一半,是ERP建设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企业项目的成败,可以说企业ERP实施成效的程度基本受制于企业CIO的选型,CIO千万不能轻率然而,如今各式各样的ERP产品数百上千种,泥沙俱下良芜难分,CIO要如何从纷乱的ERP市场学淘沙识真金?如何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找到合身合体、与企业融会贯通、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ERP软件?愚以为CIO不妨围绕三条主线明确选型的主题,抓住重点,或许成功率将大为提高围绕技术这个“纲”进行选型质量是产品的本,技术是产品的纲可靠的质量、领先的技术决定领先的产品、领先的市场所以优良技术是ERP选购的纲,纲举目张,CIO要企业ERP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始终围绕技术这个“纲”进行选购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