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国家政策支持分析.docx
12页汽车零部件国家政策支持分析一、 汽车零部件国家政策支持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汽车产业重要的配套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与扶持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强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发展升级2009年3月,《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旨在扩大和规范汽车产业消费市场,推动和整合要素资源,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3年1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2部委联合颁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鼓励汽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整合要素资源,优化产品系列,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能利用率,大力推动自主品牌发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17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颁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二、 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202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规模达3.6万亿元,预测2026年规模将突破5.5万亿元随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获得持续增长,2011年到201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收规模从19,778.91亿元持续增长到38,800.39亿元,虽然2018年零部件行业规模跟随整个汽车市场出现下降,但2019年又呈现回升态势,202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收规模达36,310.65亿元。
随着技术创新,国内零部件配套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根据预测,至202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5.5万亿元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推进汽车行业调整升级,鼓励研发制造高质量、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汽车,并对新能源车保持较大的扶持力度,依靠政策红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凸显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对汽车制造业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也不断涌现,并形成了汽零行业自律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汽车零部件种类与数量繁多,且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在技术标准、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家关于汽零制造业相关政策主要分布在汽车产业相关政策中三、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起步阶段,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对整车厂商的依赖性较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张,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配套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国汽配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截至2020年末,国内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数量超过1.4万家,总产值达到3.63万亿元根据工信部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的数据显示,2020年度,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为2,693.16亿元,同比增长13.3%,占汽车制造业的比重达52.9%整车和零部件比例接近1:1,相较汽车工业发达国家1:1.7的整零比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本土零部件厂商已经具备整车零部件系统、零部件及子系统的产业化能力,全面覆盖发动机、底盘(传动、制动、转向、悬架系统等)、车身及附件、电子系统和安全系统等组件中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平台建设,通过企业自主研发、合资合作和技术引进的方式在较多关键零部件领域均已经实现技术突破,已经成功融入全球零部件供应链体系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中,中国有十家企业入围百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通常以整车厂为核心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近年来,吉林长春、湖北十堰、安徽芜湖、广东花都、京津冀环渤海、江苏扬州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迅速崛起,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包括:以上海、江苏省和浙江省为核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以重庆、四川省为核心的西南产业集群,以广东省为核心的珠三角产业集群,以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为核心的东北产业集群,以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为核心的中部产业集群,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为核心的环渤海产业集群。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上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我国汽车整车生产所选择的引进—消化—吸收路径,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和制造能力始终处在追赶整车制造能力的过程中,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从生产规模、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品牌效应等多方面与整车产业需求和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竞争实力亟待加强一)汽车整车厂零部件外购趋势明显汽车一般由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等组成,各系统又有多个零部件构成,汽车整车组装涉及的零部件种类众多,且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规格和类型也各不相同,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标准化的生产汽车整车厂作为行业内的主导者,为提升其生产效率、盈利水平,同时降低其资金压力,逐步将各类零部件剥离出来,交由上游零部件厂商进行配套生产二)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工明确,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特征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多层级分工特点,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主要按照零件、部件、系统总成的金字塔式架构,具体划分为一、二、三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具备参与整车厂联合研发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综合竞争力,二、三级供应商一般专注于材料、生产工艺和降低成本等方面,二、三级供应商竞争激烈,需要通过加大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等方式摆脱同质化竞争。
随着整车制造商角色从大而全的一体化生产、装配模式逐步转变为专注整车项目研发设计,汽车零部件厂商角色逐步从单纯制造商延伸至与整车厂商联合开发,根据整车厂的要求开发生产在专业化分工背景下,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四、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并预计将继续保持这一势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汽车零部件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同时,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也是推动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汽车生产商不断加强研发和生产能力,国内汽车零部件的产量也将得到提升同时,国内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表现也不断提升,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国际扩张铺平了道路然而,该行业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仍然面临着全球竞争和成本压力的挑战同时,随着技术不断提升,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加快,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以应对市场的挑战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但仍然需要面对一些挑战未来,该行业将继续通过不断加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来应对市场变化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随着汽车销售的持续增长,汽车零部件市场也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更高的发展空间另外,政府对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也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政府将汽车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并将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投资力度,以推动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此外,由于汽车零部件行业依赖于汽车产业,因此其发展也受到了汽车产业的影响因此,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必须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以保持竞争优势五、 行业进出口发展良好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领域创新要素已经形成一定积累,创新环境逐步向好,相关财政和产业政策不断优化、发明专利数量稳步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带动汽零行业在进出口方面逐步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出口方面,2015年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含汽车关键件、零附件、玻璃、轮胎)出口波动幅度不大,除18年出口额突破600亿美元外,其余年度均在550亿美元上下浮动20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总额超710亿美元,其中,整车出口额157.35亿美元,同比下降3.6%,占比约22%;零部件出口额553.97亿美元,同比下降5.9%,占比约78%。
其中,我国汽零部件出口以关键件(主要类别为车架和制动系统,分别出口50.41/49.43亿美元)和零附件为主,主要出口市场为不含中国的亚洲其他地区、北美洲和欧洲进口方面,2015-2018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呈逐年上升趋势;2019年出现较大跌幅,进口额同比下降12.4%;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由于国内需求的强劲拉动,进口额321.13亿美元,较上年微增0.4%其中,我国汽零部件进口以关键件为主,占比近七成,其中,变速器进口额104.4亿美元,占关键件进口额比重达48%,主要来源国为日本、德国、美国和韩国;整体看,欧洲、亚洲为我国汽车关键件主要进口市场六、 轻量化电动智能化打开零部件量价空间通过轻量化、电动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为国内厂商创造更多机会接入整车厂配套环节,同时提升自身产品价值量进一步实现量价齐升具体地,轻量化是指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电动智能化是指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其中,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能配件等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智能座舱方面,根据IHS估算,全球及中国市场中智能座舱渗透率稳步增长,全球/中国市场分别由2019年的38%/35%发展到2021年的49%/53%,我国加速赶超全球市场渗透率自动驾驶方面,全球ADAS市场规模由2010年的146.3亿美元上升为2020年的175.7亿美元,同比增速达20.1%;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中国ADAS市场规模达到844亿元,同比增长19.3%;同时,2021年,国内L1/L2占比分别达25.9%/16.4%,L1-L2级别即以车道保持、自适应灯光控制、盲点辅助系统、交通信号识别等技术为主的辅助自动驾驶技术线控制动方面,行业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总体渗透率位于低位;受益于电车销量高增且新能源汽车配置率较高,整体增速较快;根据佐思数据中心,我国汽车线控制动搭载率2022年9月已突破20%国内自主厂商客户拓展加速,继峰股份、伯特利、德赛西威分别深耕智能座椅、智能电控方向、智能座舱及驾驶,22Q1-Q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4.8/-0.8/6.9亿元,同比+30%/-148%/+41%七、 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是伴随整车厂起步发展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通常围绕整车生产基地集聚发展。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冀、中部、西南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全行业的80%左右但是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市场集中相对较低,低端市场上规模较小的企业较多起初,中小企业可以凭借成本价格优势获得一定的利润空间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很多小供应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但行业内的大型厂商可以继续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凭借高端优质的产品逐步扩大在市场的占有率,加快并购重组,整合产业连锁的步伐,继续向海外市场拓展总体来看,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有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的趋势一)动力部分在纯电动汽车中取消了传统式发动机,由驱动电机进行替代也就是说车辆的所有运动状态(前进/倒车)均有驱动电机实现,由主控单元控制电机在不同的工况下的工作模式为保证驱动电机正常可靠的工作,在驱动电机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冷却管道等,进行电机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