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应用-以《幼儿防火及火灾自救》动漫专题片为例.docx
7页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应用以《幼儿防火及火灾自救》动漫专题片为例 王小群(漳州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 漳州 363000)摘 要:意外伤害是威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势在必行.传统上,幼儿安全教育由于技术手段所限,主要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口头讲解和身体示范,效果有限.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幼儿安全教育提供了有效手段,依据幼儿心智的特点,选择和制作动漫专题片并辅以游戏互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安全教育;动漫;专题片G61 :A :1673-260X(2011)04-0232-04为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积极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由此可见,幼儿安全是幼儿一切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1 当前幼儿安全教育的现状近年来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幼儿安全教育不容忽视.当前,许多家长安全教育盲区严重,对孩子保护过度,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他们忽视了“孩子遇到危险如何自救”的预防性教育,忽视了对孩子自我保护技能的培养,造成孩子缺乏避险意识、自救技能.家庭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容易走向禁止式.幼儿园是实施幼儿安全教育的主要阵地.幼儿园除了要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做好日常安全隐患的排查等工作外,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途径传统上主要有:口头讲解说教、游戏教学法、情境表演法等等,另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由于幼儿的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纯粹的简单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效果是不尽人意的,而且反复叮嘱容易引起孩子的厌恶.口头语言的描述对于幼儿来说常常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游戏教学和情景表演法的趣味性浓厚些,相对较受幼儿的欢迎.但由于安全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能用游戏教学、情景表演来生动形象模仿的.2 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到幼儿安全教育中的依据鉴于当前幼儿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以下几方面考虑,笔者认为把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到幼儿安全教育是可操作和有效的.第一,多媒体技术是指能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如利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是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1]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声图并茂、生动、直观、形象、感染力强,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当中,以播放视频动画、影视专题片等形式,通过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多角度地呈现安全教学内容,使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安全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幼儿能够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以便更好的理解、接受情境体验,从而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3—6岁的幼儿处于智力发育初期,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具体形象性、简单经验性、粗浅表面性和生动拟人性.[2]这一时期的幼儿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而主要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相对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有限性而言,他们的观察力、模仿力和想象力较为突出,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较多依赖声音、色彩和图像,比如幼儿普遍喜欢童话画册和动画片,就说明了这一点.第三,安全教育内容本身也有其特殊性.所谓安全知识教育就是对危及人身安全的各种事故现象、危害后果的认知以及对如何防范和应对危险的各种技巧方法的掌握.种种危险场景并不能现场临摹,在场习得,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不像其他知识可以通过现场观摩、实地考察、直接参与来进行.因此,安全知识教育往往要通过其他手段,借助特定技术模拟现场而获得.基于以上考虑,为了使幼儿安全教育取得实效,在传统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全面引入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图片展示、影像观摩等形式,辅之以家长和幼儿教师的讲解,穿插游戏互动节目,将会极大地调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3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以《幼儿防火及火灾自救》动漫专题片为例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形式非常广泛,大多借助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介设计教学过程.考虑到幼儿心智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主要播放采用动漫专题片的方式并结合语言讲解和游戏互动等来进行.幼儿安全教育动漫专题片制作的一般思路可以是:安全标示的识别→安全情景的习得(虚拟情境和模拟真实情景)→自我保护方法技能、自救能力的掌握.可以将常见的幼儿安全教育知识进行分类,如有“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用火安全教育”、“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五官保护安全教育”等,制作出各种安全教育的动漫专题片.动漫专题片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场景可以模仿幼儿热衷的动画片,配上幼儿稚气的讲解声音,增强亲近感.幼儿安全教育动漫专题片必须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由幼儿老师或者家长来自由控制.同时附上稿本内容及教学建议供参考,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吓唬幼儿导致有心理障碍,实时地掺插游戏互动,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表现.幼儿安全教育动漫专题片内容的呈现可以依据班杜拉的观察(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把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的学习称为观察学习.他在1965年做的赏罚控制经典实验中,选择了66名4岁的儿童作为被试者进行随机分组,观看电影中的同一攻击行为,以验证儿童不同的对待结果.[3]该实验发现: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奖励还是惩罚)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榜样的行为如果受到奖励,则诱导幼儿学习模仿类似行为,榜样行为如果受到惩罚,则阻止幼儿对该行为的学习模仿,也就是说替代惩罚可以降低了对攻击行为的模仿.故这一实验启发我们,榜样的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很大,而且榜样本身的特点(如年龄、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因此,在专题片的制作和选择上,应选择幼儿熟悉的或者追捧的卡通人物或者热播的动画片里的主角作为示范的榜样,榜样的示范一定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够引起幼儿足够的注意.火灾是幼儿生活周围经常发生的事,如果在事故中幼儿不懂得会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让幼儿学会在火灾事故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显得由为重要,有必要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理解为什么在平时生活中不能随意玩火,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学习拔打119火警的正确方法及一些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下以《幼儿防火及火灾自救》专题为例设计一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大班幼儿的安全教育课.目标:通过动漫专题片的观看、讨论、抢答游戏等使幼儿懂得防火的粗浅知识和自救的一些方法、技能.重点: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难点:假如火灾已经发生了,如何保护自己专题片稿本及教学建议简表如下:教学互动环节的详细内容(一)自由回答部分:1、假如遇到火灾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拨打火警119;赶快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走安全出口等)2、刚才我们小朋友第一个想到的办法是打火警“119”,那应该怎样正确的拨打“119”呢?之后老师跟幼儿一起做游戏,老师扮演消防员.教师小结:我们应该记住拨打火警时一定要讲清楚你家的正确地址,这样可以让消防员们迅速赶到你家来灭火.(二)“谁最棒”抢答的游戏部分:1、现在我们就做一个谁最棒的游戏,我要考考你们,假如发生火灾,怎样来保护自己?2、我们分成三队,红队、蓝队、黄队,每一队五位小朋友.3、每一队的第一位小朋友就是一号,第二位小朋友就是二号,第三位小朋友就是三号,依此类推.4、游戏规则:(1)桌上有两个分正反面的牌子,一个是对或错,举牌抢答;另一个就是1或2,选择题就是在1和2两个答案中选择一个,并举牌抢答.(老师示范)(2)谁答对题目,所在的队就能获得一面小红旗.5、题目:(1)对或错A、现在请听题:油锅着火,可以直接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吗? 教师小结: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使其不能再继续燃烧.B、烟气重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离开火灾现场吗?教师小结:火灾烟气温度高,有毒,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起到降温、过滤的作用,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C、房间内起火时,能不能打开窗户教师小结: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2)选择题A、遇到火灾时,什么办法离开火场是安全的?(1、乘电梯 2、走楼梯)教师小结:烟雾、高温、热气很容易涌入电梯,电梯很可能会出故障或变形而不能使用,所以走楼梯离开火场是安全的.B、火灾烟气重时,用什么方法赶快离开火场?(1、站着跑 2、弯腰前进)教师小结: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面,因此要弯腰,尽量贴着地面前进.C、假如有一件我们小朋友喜欢的玩具掉到床下了,你用火柴照明好不好呢?(1、好 2、不好)教师小结:火柴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火灾,这个方法不好,那可以用什么方法呢?(3)抢答题A、火警的是多少?(119)B、电线冒火时,该怎么办?(先关闭电源总开关,或通知供电部门断电后在进行补救.补充: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C、发现火灾后,除了想到用灭火器来灭火,身边还有什么可以利用来灭火?(湿毛巾、湿围裙、湿抹布、食盐、沙土等等.) (三)游戏结束后,老师带领孩子们去实地看看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并让幼儿简单地画出幼儿园的逃生路线.总结出如遇到火灾:临危不乱、暗记出口、扑灭小火、不乱玩火、不贪财物、蒙鼻匍匐.并跟幼儿强调在有老师、家长或者火警指挥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听从大人指挥.参考文献:〔1〕游泽清,等.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23-225.〔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07-111.-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