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教案地球的面貌.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358799253
  • 上传时间:2023-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第一课时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3、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4、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思考,回答、分析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思考、回答交流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举例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学会描述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达标反馈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讨论、交流、回答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方法归纳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

      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板书设计球的形状是球体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证明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总结作业情况, 地球的真实形状描述: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地轴、两极思考、回答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引入新课:地球的真实形状由于很不规则,在日常运用时往往比较麻烦,因而人们常把它化简成为理想化的正球体模型我们用的地球仪就是这样样观察地球仪、思考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了解地球仪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了解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地轴是一个假象轴观察地球仪,分组交流认识地球仪掌握、理解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完成经线和纬线的表格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随学生的讨论逐渐显示答案(表格见板书设计)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可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地球的运动打下基础观察地球仪的转动演示地球自转介绍以右手指示地球仪转动方向: 面向赤道(上北下南)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观察教师的演示,并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能直观地观察地球仪的转动达标反馈指导学生上黑板绘制经纬网,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到黑板上绘制巩固知识内容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小组合作总结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方法归纳注意观察,多看地球仪,认识和领会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等这些基本点及线的重要性,辨认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辨别东经和西经的区别板书设计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轴是假象轴(2)、南极S,北极N(3)、纬线和经线经线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形状半圆圆长度一样长赤道最长,南北极最短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特殊线0度经线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分布规律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数值越来越大,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数值越来越大并在180度东西经重合赤道纬度是0度,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逐渐增大,到南北极点为90度半球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Unit 1 课时7 Section B(4a-4c Project)(教学设计)英语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第4课时 “斜边、直角边” 框格式教案.doc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1.3.1 多边形 框格式教案.doc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5.3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 导学案(附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4.1.1 第1课时 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名师教案.doc Unit 1 课时5 Developing ideas(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设计)英语外研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25秋新人教版七年级集体备课教案:2.2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doc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5.3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 框格式教案.doc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5.2.2 第1课时 分式的加减 框格式教案.doc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3.3.2 第2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框格式教案.doc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 第2课时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有关作图 框格式教案.doc Unit 1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Reading)(教学设计)英语外研版2024八年级上册.docx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能力培优】14.2乘法公式(含答案).doc (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4.3.3 余角和补角 名师教案.doc (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1.5.2 科学记数法 名师教案.doc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数学【能力培优】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含答案).doc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4.2.1 平方差公式 框格式教案.doc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4.2.1 平方差公式 导学案(附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数学上册12.2 第2课时 “边角边” 导学案(附答案).docx Unit 2 Section B(Project-Reading plus)第六课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