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我的五样》课文精讲 苏教版必修1.doc
7页苏教版必修一《我的五样》课文精讲语篇品读【语篇结构分析】第一部分(1段):文章记叙了一次“测验”的过程,先交代了老师所出题目第二部分(2—15段):叙写作者选择的过程、原因、结果第三部分(16—44段):记叙作者舍弃的过程语篇脉络梳理】选择五样(逐一说明选择的理由)↓ 完成了人生路上的艰难舍弃 存一舍四 (人生价值的一次升华)(逐一陈述体验舍弃的感受)语篇品读一、重点语段品读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文章记叙了一次“测验”的过程,先交代了老师所出题目[品味]开篇点出是一次测试,测试“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体会]将生命中的东西比作超市货架上的物品,突出选择的范围很广第二部分(2—15段):叙写作者选择的过程、原因、结果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2、3两段是选择生命要素:空气、阳光、水第4到6段选择鲜花第7到15段选择笔第2、3段从自身的职业习惯出发,本能的选择了空气、阳光、水[品味]从当医生的角度出发,首先想到生存[体会]完全按照严谨的科学意识来写,很快发现这些是必需,而没有突出最珍贵的第4到6段选择鲜花[品味]意识到自己的选择背离测验的初衷,决定写下对作者个人更为独特的东西,鲜花。
选择的理由是它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体会]鲜花的娇弱纤巧似乎和庄严的题目开玩笑,但是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性思维用空气、阳光、水对生命的宝贵来衬托鲜花的可贵,生命固然重要,但没有鲜花,存在的生命会失去光彩的第7到15段是作者选择生命中最后一样东西———笔第7段写选择最后一件东西的内心活动[品味]仅剩一样挑选的余地,又有无数的选择,突出选择的困难[体会]以“无数的声音充斥耳鼓”反映当时作者在选择时的内心斗争第8到11段叙写作者在选择最后东西时具体的思想斗争[品味]觑见别人的答案使自己惶然由别人的答案反思自己的想法,而这些东西又是生命中极为宝贵的究竟如何取舍?[体会]父母、孩子、爱人这些都是作者生命中的宝贵因素,在最后的选择中,是很难做到两全其美的以此更能衬托出什么是作者的最爱第12到15段作者做出最后的选择,选择“笔”[品味]在不知如何抉择时,老师的话为作者指出了方向:不必从逻辑上思索推敲是否成立,只需是情感上的真爱即可[体会]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爱人与自己想写的笔作对比,他们不是不珍贵,而是在只有五样东西可以选择的情况下,“笔”是作者的最爱第三部分(16—44段):记叙作者舍弃的过程这一部分条理很清晰,就是一样一样舍弃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更能体现作者的真爱是什么第16到20段舍弃鲜花的过程[品味]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必须是全部删除[体会]首先去掉鲜花,因为鲜花相较于生命和写作是处于相对不重要的位置,如果必须去掉一样,那作者理所当然的选择代表着爱的鲜花,尽管去掉时非常痛苦 四周惨失颜色,犹如黑白默片第21到23段舍弃水的过程[品味]面对生命与写作,作者没有轻易的放弃自己艰难的选择,而是选择放弃生命要素的一样,从医学的角度考虑,没有水人仍可以坚持若干小时[体会]再次去掉的是水,因为有阳光和空气在,作者仍然能够写作水被勾销后,作者心的感觉也随之“焦枯成灰”,人好似成了金字塔里风干的法老第24到30段舍弃空气的过程[品味]已然知道了测试的程序,不断丧失的恐惧势必压向每个人,每人面对自己的人生,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体会]再一次删掉的是空气,因为只要有阳光的温暖,作者一样可以写作第31到40段舍弃阳光,选择笔的过程[品味]当东西只剩下阳光和笔的时候,作者最终选择舍弃阳光因为放弃了笔,就是放弃了“我”写作的生命,“ 我”为何而生?作者此时有着清醒的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既然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写作,那笔是我五样中最后唯一的选择。
如果放弃了笔而选择了阳光,那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到处游走的僵尸[体会]在作家毕淑敏看来,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写作更为重要,因为作家生命的存在意义就是审视、思考社会和再现自己的审视与思考,一位作家放弃了笔,比让他失去生命还要痛苦!第41到44段测验对于作者的意义[品味]作者为自己最终的选择而神清气定,向所有的读者告白自己在作了人生存在的意义的生命追问后,接下来就是全身心的创作了[体会]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是作者对自我生命存在意义的追寻,最后用比喻的手法指出自己的方向二、疑难问题探析1、题目“我的五样”有何含义?这个题目从文章介绍来看源于一道心理测试题,“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我的五样”就是指我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这五样生命真爱中有物质的东西:阳光、水、空气,有精神享受的属于精神方面的鲜花,有靠此为生的“ 笔”(职业),可见在作者眼中,职业(事业)是人生中最重的东西,比性命都重要的一生至爱再者,以“我的五样”为题,还有制造悬念的考虑,“ 五样”什么,“ 干什么用”人们往往一看到题目,就生出这疑问,就有看下去的欲望,就有追根究底的可能从吸引读者这个角度来说,作者的目的是轻而易举就达到了。
2、为什么把“追寻人的生命价值、生命存在意义”的重大严肃的主题,通过一次虚拟的选择,采用近似荒诞的形式表现出来?作者采用虚拟选择的形式表现对人生存意义的终极思考,或者是受一次心理测试的启发,或者是作者的虚拟但不管出于什么,这种虚拟选择的形式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者借此可以将竞争的惨烈、选择的残酷无情、人生欲望的难以舍弃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这种形式还将对比手法的作用推向了极至选择的理由和舍弃的理由都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对比自然在这比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则这种形式还让人觉得比较真实当然,采用何种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灵活自用,恰如其分地运用它语篇鉴赏一、语篇整体赏析我为何而生?这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人一旦明白了这一追寻,在生命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人生的选择和舍弃时,就会比较的镇定从容,就会比较恰当地排出轻重缓急空气、水、阳光、鲜花、笔这五样东西是作家心中的热爱,当这五样东西最后只能保留一种时,作者留下的是笔,笔是作者此生的最爱我们清楚作者的选择,没有了笔,作家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批判,这样的生命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为何而生?作者的回答是为了写作那么,这种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也同样适合每一个读了这篇文章的人,每一个阅读者都要正面回答这一灵魂的叩问———我为何而生?本文交代“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先说空气、水、阳光,因为这是构成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在一般人看来,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其他一切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接着作者写鲜花,因为鲜花代表着爱,生命中如果没有了爱,那生命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呢?最后作者引出了一般人不会选择的笔。
就是这最不被人们所看重的笔,在毕淑敏的笔下变得至关重要,在这五样中,她首先排除了鲜花,因为没了鲜花不要紧,只要有生命和笔,“我”仍能写作;接着她又排除了水,因为没了水,但仍然有空气和阳光,只要有阳光和供“我”呼吸的空气及写作用的笔,“我”的生命就存在意义;接着她又放弃了空气,“ 我”不能呼吸,但只要给“我”阳光的温暖和写作的笔,“我”仍能延续存在的意义;当阳光和笔也必须放弃一个时,作家保留了笔,“我”情愿放弃一切,但唯独不能放下创作的笔,没有了笔,也就真正没有了“我”的灵魂,也就真正没有了“我”生命的存在作者选择的过程是追问生命存在意义的形象注解过程 我”为何而生?作者的选择就是回答———为了写作,既然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写作,那笔只能是“我”五样中唯一的保留二、写作特点赏析1、结构严谨事情发生于教室,结尾于教室,整个事情的过程没离开教室,这就使得事情显得紧凑集中,也就使得文章结构异常谨严在存一舍四部分,整个文章的层次结构、安排,就如同抽丝剥茧一般,一层层地剥,一样样地舍,最后剥到内核,使文章卒章显志,异峰突起整篇文章就显得条理清楚,层次有序,十分耐读2、融议论、抒情于叙事中整个文章记叙陈述是主体,但文章中的议论占了很大成分,如第一部分,在作者陈述描写到写下第四样鲜花时,后面的内容,议论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如看到有人写父母时的,自己的感受,写到“爱人”时的一段议论、抒情,但都和作者陈述描写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融化到了整个文章的陈述中去作者借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交代事件,抒发情感,表达体验感受3、恰当地运用多种手法本文多处用了衬托、对比手法用空气、水、阳光对生命的宝贵衬托鲜花的可贵,生命固然重要,但没有鲜花存在的生命会失去多少的光彩用空气、水、阳光、鲜花来衬托笔,前四样东西固然宝贵,可它们和写作的笔一比下来,都不是最宝贵的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爱人与自己想写的笔作对比,在诸多的忍痛割舍后,还是强调了自己对笔钟爱的理由比喻手法的运用本文的一些地方比喻运用得十分妥帖比如:“ 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挑选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再如,“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再如,“教室内变得很寂静,好似荒凉的墓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