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中九月训练题.doc
4页八年级语文九月月考训练题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汉字注音4分)(1)方场的一边,高高地耸立着一堆瓦砾( )2)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3)老头子张huáng( )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4)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mù( )的空气2、下列每项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改在后面的括号里4分) A. 寒禁 晨曦 地窖 闪烁 ( )B. 荒缪 仄歪 憧憬 珐琅 ( )C.响彻云霄 杀戮 阻遏 揣磨 (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 )3、填入下列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1)……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 )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2)方场上( )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3)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 )世界的大屠杀4)有一天,两个强盗( )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A 阻止 排列 震惊 走进 B 阻挠 分布 惊骇 闯进 C 阻遏 散布 震惊 闯进 D 拦阻 停靠 惊骇 走进4、下列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B、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C、敌人的气势虽然锐不可当,还是在我英勇的解放军面前溃败了D、现在更彻底地对圆明园的劫掠,以至于荡然无存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6、仿照例句,也以“青春”为主题再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 7、积累名句。
5分)(1)、 ,老大徒伤悲《汉乐府》)(2)、 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3)、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 ,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5)、《爱莲说》: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二、口语交际8、晓雯是你的好朋友,有一天她告诉你说,她明明是很热心地去帮助同桌,想和同桌做朋友,却被同桌暗地里说她是虚伪、假热心,为此她很烦恼你会怎么劝说她积极、正确地面对呢?(3分) 三、诗词赏析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杜甫的整首诗都是切着“望”字来写的,刻画了泰山 的景色,也抒发了诗人 2分)10、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2分) 四、阅读一)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1、解释下面的词语2分)来此绝境 绝境: 便扶向路 向: 12 、选出划线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便舍船 屋舍俨然B、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C、寻向所志 寻病终D、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13、翻译下列句子。
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是作者隐居多年的真实所闻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1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2分) (二)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6、 解释下面词语2分)惟吾德馨 馨: 无案牍之劳形 形: 17、判断下面“之”的用法。
2分)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18、 翻译下列的句子2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9、这篇文章中为陋室作铭,描写了 的陋室环境,和 的生活情趣,但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 ,也流露出 的意味4分)20、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2分)(三)阅读下边记叙文,完成练习寻人启事①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②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限制她、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③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了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④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 A 市的新闻媒体,为女孩登了寻人启事:吴小雪,女,16岁,身高1.6米,瓜子脸,肤白,大眼睛,身穿浅红色连衣裙……有知其下落者,请与×××联系,联系:×××,定重谢。
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⑤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 B 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⑥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 B 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摇摇头、咬咬牙又去了 C 市 ⑦每天晚上抱着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离家后女孩的一种习惯在 C 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⑧后来,女孩终于在《 C 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女孩已泪流满面 ⑨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 A 市,她颤抖着按响了门铃,开门却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⑩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 21、结合全文,说说女孩为什么觉得母爱是“寒冷而郁闷”的?(2 分) 答: 22、第⑥段“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摇摇头、咬咬牙又去了 C 市。
请你分析这句话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3分) 23、划线处的三处 “寻人启事”经过A、B、C三个市,地点不同,内容也不相同,请你分析母亲内心分别有什么变化?( 3分) 答: 第一处: 第二处: 第三处: 24、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女孩与母亲终于见面了,如果你是女孩,你会对母亲说什么?(2分 ) 答: 四、写作(40分)2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在你的笔下一定描写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学独特的老师;个性突出的同学;温情亲切的家人……但你了解自己吗?现在请同学们静下心想想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然后再写一个人物-----“我”,准备好了吗?请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写出你的个性特点性格品质来。
题二:“记住该记住的这是一句普通但又能引起人们思考的话记住什么?难忘的事?刻骨的思想和感情?要学会铭记,善于铭记请以“铭记 ”为题,写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注意要有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