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军政府“汉”字银元重量说.docx
4页四川军政府“汉”字银元重量说喜爱老银元收藏的广大泉友都知道,品种纷繁的清龙洋、孙小头、 袁大头和船洋壹圆银元,均重约26. 7g,而唯有四川军政府“汉”字银元 仅重约25. 7g,本文试分析其原因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2月四川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四川军 政府接管了设在成都的四川造币分厂,为满足军需和保路运动的需要,废 除了前清龙模银币,新创四川银币模型,于1912年起,由四川造币厂止 式开铸四川军政府“汉”字银元汉”字壹圆的枚重和其它银圆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当时军政府采用的 “平祛”标准不同造成在1934年1月初,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民国 制币局泉币司司长戴铭礼编著的《货币史》一书“历年铸币数目 一览表”中,记载了四川成都造币厂采用“九七市平0.七二”事实那么 “九七市平0•七二”为何意?现解读如下九七:一一指银料含纯银97%,即银料中含有杂质3%,指成色市平:一一是官平的对称,是各地市场通用的平舷标准,名目最为复 杂钱业之间通行的叫钱平平祛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官平和市平官 平指官方规定和使用的各种平祛标准,一般包括库平(37・31256g)、关平、 漕平等库平是政府征收租税的平舷标准,但与地方、地方与地方Z 间都大小不一。
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通用的叫公舷平,但在上海公磁平1013两并不等于北京公舷平100两,而等于101. 5两,可见标准也不 一样公祛平是钱庄和票号为了在上海、北京等城市之间计算汇兑价格而 专门采用的平祛标准汉口等地通行的叫公估平,是公估局为秤定银锭所 采用的平祛标准此外,各地都有自己的平祛名称,如重庆的渝钱平、长 春的锦平、广东的司码平等等0・七二:一一指银元重量单位七钱二分由于清朝政府对白银的销铸完全采取自由放任政策,致使白银的成 色、平码(即重量标准)、大小及名称因地而异四川各地通行之平码,在 成都为九七川平、川库平、盐库平、渝钱平;在重庆为九七平、钱平、沙 平、关平、盐平、广货平、货平、常平;在万县为川九七平、新沙平、库 平;在泸州通用九七平另据张惠信先生编著的《银两的平、色及名称》 和《故宫文物月刊》第52期130页:“……各地通用市平每两公克数为: 四川成都川平为35.91g>重庆渝钱平为35.84.重庆沙平为36.05g”我 们可以通过以上数据进行如下换算,因此,观其结果也就不难理解“为什 么绝大部分的军政府“汉”字壹圆银元每枚的重量只冇约25.6g左右”军政府银元重量(每枚)二35. 91 (川平)X0. 72(七钱二分)二25. 8552go军政府银元重量(每枚)=35. 84(渝钱平)X 0. 72(七钱二 分)=25. 8048go军政府银元重量(每枚)=36. 05 (沙平)X 0. 72 (七钱二分)=25. 956g。
民国早期,成都造币厂铸造的汉字银元,述能保证成色,随后四川军 阀混战不休,成渝两地造币厂数易其主,川中各派军阀也在其防区内各自 为阵,自铸货币,成色较早期越铸越低,以窃取铸币余利,筹集资金支付 军饷,搜刮白姓而四川各军阀造的四川汉字银元,成色最低到4成,最 后发展到铸造夹芯版和镀银版当时,汉字银元在四川全省可全额行使,但在外省却需打折后方可流 通行使,另在1949隹的银元黑市交易时,银元贩子在对汉字银元兑换法 币活动中,其价值表现劣于其它银元,到了解放后的1953年,中国人民 银行将其定为不合格银元,请看以下摘录:据《长沙市金融志》中记载:“……长沙市商会与华中军政长官公署 会商规定:除四川版六折通用,烂版、窝版九折通用外,其余各类银元均 十足通用据《民国时期四川货币金融纪事》中记载:“……1949年6月25日, 由于法币贬值,重庆银币市场活跃,当天,袁头兑法币200万元,龙洋兑 法币180万元,川版兑法币130万元据民国政府1949年7月4 口颁布的《中央银行关于发行银元及银元 兑换券银元辅币券办法公告》中记载:“……下列各银元一律等价流通行 使:国父像银元、袁像银元、龙版银元、墨西哥银元、澳州银元。
川、滇 等版银元Z重量、成色合于上述标准者据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8月24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为调整全国 白银、银元收兑办法及牌价由》中记载:“……四川“汉”字币,云南“光 绪元宝”币及台湾匪帮所铸各种新版银币,各地可根据鉴定条件,在以下 两种办法中任择一种执行1)逐枚鉴定,凡合于银元标准的按银元收兑 不合银元标准的依其实含银量按白银收兑,或一律按O?六市两收兑(指不 合于银元标准的)2)不逐枚鉴定,一律按虞?六市两白银收兑为什么四川军政府弄“库平”而用“市平” ?其一:军政府铸币时间 早于北洋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时间;其二:是 由当时的地域历史背景和军阀统治的本质所决定,这是另一范畴的话题, 在此就不展开讨论了责任编辑于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