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三年级下册教学质量监测联考生物(解析版).pdf
17页高三生物试卷考生注意:L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 40分第 112小题,每小题2 分,第 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参与构成D N A 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原核生物具有合成蛋白质的核糖体,且都是自养生物C.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细胞结构D.支原体在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结构的部分缺失【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作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作原核生物,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详解】A、细胞中参与构成D N A 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脱氧核糖核甘酸是D N A 的基本单位,A 正确;B、原核生物具有核糖体,既有自养生物(如蓝细菌),又有异养生物(如大肠杆菌),B 错误;C、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C 错误;D、支原体是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D 错误故选A2.在原始海洋这盆“热汤”中,膜的出现是生命起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核膜、溶酶体膜、线粒体内膜、视网膜均属于生物膜B.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不都需要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C.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由膜上的脂质和蛋白质共同决定【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详解】A、视网膜不属于生物膜,A错误;B、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不都依赖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受体,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B正确;C、生物膜系统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C正确;D、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由膜上的脂质和蛋白质共同决定,D正确。
故选Ao3.小 肠上皮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X在顺浓度梯度下可将Na+转运进入细胞,同时可借助膜两侧Na+浓度差的势能将葡萄糖逆浓度运输到小肠上皮细胞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Na+浓度差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没有影响B,核糖体合成X后直接由囊泡将其运输至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C.Na+和葡萄糖均由X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两者的运输方式相同D.虽然X既可转运Na+又可转运葡萄糖,但其在转运物质时仍具有特异性【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详解】A、由于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浓度差的势能有关,故Na+浓度差对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有影响,A错误;B、X为细胞膜上的一种转运蛋白,转运蛋白在核糖体(核糖体无膜结构)上合成多肽链后,还需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最后由囊泡将其运输至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B错误;C、由题干信息可知,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错误;D、X既可转运Na+又可转运葡萄糖,但是X与Na+、葡萄糖的结合位点不同,其仍具有特异性,D正确。
故选D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 特征的叙述,镇堡的是()A.衰老细胞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B.老年斑是衰老细胞中黑色素积累的结果C.细胞凋亡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D.不同细胞凋亡速率迥异,与其功能相关【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2、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等是细胞衰老特征之一,A 正确;B、皮肤上的老年斑是衰老细胞中色素积累的结果,不是黑色素累积,B 错误;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既受基因调控,也受环境影响,C 正确;D、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D 正确5.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有多对遗传因子共同控制并且各自独立遗传(用基因A/a、B/b表示),用纯合花的顶生和纯合腋生豌豆作为亲本杂交得Fi,F i自交得F2,F2中顶生:腋生=63:1。
下列相关叙述第误的是()A.该相对性状至少由3 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B.将 Fi进行测交,后代中腋生植株所占比例为1/8C.将 F2中顶生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腋生植株所占比例为5/63D.让 F2植株中顶生个体进行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所占比例为37/63【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由题干可知F?代中顶生:腋生=63:1,故腋生占1/6 4,因其为隐形性状,所 以 1/64=(1/4),故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 正确;B、Fi测交,后代获得腋生(aabbcc)的概率=(1/2)3,所以后代中顶生:腋生=7:1,B 正确;C、将 F2中顶生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腋生植株所占比例为8/63X1/8+4/63X1/4X3+2/63X1/2X3=7/63,C 错误;D、让 F2中顶生个体进行自交,其中能够稳定遗传 基因型有AABBCC AABBCc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等,其中不能够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在 F2顶生个体中占8/63+(4/63)X3+(2/63)X 3=26/63,则能够稳定遗传(即不发生性状分离)的占1-26/63=37/63,D 正确。
故选Co6.某 动 物(2n=22)精巢中正常细胞分裂某时期核DNA数=染色单体数=a,染色体数=l/2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A.若 a 等于22,则该时期细胞内含有两条性染色体B.若 a 等于22,则该时期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D.若 a 等于44,若 a 等于44,则该时期细胞中部不可能发生明显缢裂则该时期的细胞中可能正发生染色体互换【答案】D【解析】【分析】某动物(2n=22)精巢中正常细胞分裂某时期核DNA数=染色单体数=a,染色体数=l/2 a,若 a 等于2 2,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若 a 等于4 4,则该细胞处于整个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或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详解】A、若 a 等于2 2,则该时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内含有1条性染色体,A 错误;B、若 a 等于22,则该时期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B 错误;C、若 a 等于44,则该时期的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细胞中部可能发生明显缢裂,C 错误;D、若 a 等于44,则该时期的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能正发生染色体互换,D 正确。
故选D7.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其表达情况可能有差异B.基因不能通过其转录产物控制生物的性状C.转录和翻译时碱基的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并非所有生物基因表达过程都包括转录和翻译【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这一过程称为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A、由于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观遗传等现象,因此即使基因中碱基序列没有发生改变,其表达情况也会出现差异,A 正确;B、基因可能通过其转录产物RNA控制生物的性状,B 错误;C、转录时碱基配对方式有A-U、C-G,G-C、T-A4种,翻译时碱基配对方式有A-U,C-G,G-C,U-A4种,两种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C 正确;D、某些RNA病 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基因表达过程不包含转录,只发生翻译过程,D 正确8.研究微生物进化的科学家们发现,微生物不仅随着其早期现代人类宿主在全球各地的旅行而变得多样化,而且它们通过限制自己在肠道中的生活,跟随着人类协同进化。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第送的是()A.肠道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与微生物和人类协同进化有关B.决定人体肠道中微生物进化方向的是基因型频率和肠道环境C,微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来源于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D.肠道中某种乳酸菌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肠道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与微生物和人类协同进化有关,A 正确;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肠道微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肠道环境,不是基因型频率,B 错误;C、微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能够发生各种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是微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 正确;D、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肠道中某种乳酸菌全部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该种群的基因库,D 正确9.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重要的调节内容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第卷的是()A.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可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B.乙烯可在果实等植物即将成熟的部位合成C.脱落酸能够促进气孔关闭和维持种子休眠D.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转变形成的氨基酸【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其作用分别如下:(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2)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3)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还有能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4)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详解】A、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可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以降低代谢,提高抗逆性,A 正确;B、乙烯在植物各部位都能合成,主要分布在植株的果实等即将成熟的部位,B 正确;C、脱落酸能促进气孔关闭和维持种子休眠,C 正确;D、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转变形成的,化学本质是吗I 咪乙酸,不是氨基酸,D 错误10.欲探究影响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图中横坐标表示的不同取样时间B.实验中每次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