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了牛根生2021万-到期还不上了…….docx
10页借了牛根生2021万,到期还不上了……借了牛根生20XX万,到期还不上了…… 宋迎春 小时候常常想,长大后要开个小卖部 1985年,我出生在山东菏泽的宋堂村,村里99%的人都姓宋小时候我特别怕黑,去邻居家串门玩到天黑的时候,村里没有路灯,我在回家路上总会越走越快,还有100米时,就拔腿冲刺,一口气跑回家去 那时候村里晚上主要点煤油灯,连蜡烛都很少,电只会来一两个小时,灯亮的时候,满村的小孩子都在扯着嗓子喊:“来电了!”灯光对我而言,意味着安全感和美好 村里有个小卖部,那时候还叫“代销点”,我一年只在那里买两三次东西——2分钱的雪糕冰棍,1分钱的米团子 老板的儿子是我同学,我很羡慕他吃零食可以不花钱小卖部总是给我一种很富足、很自由的感觉当时我常常想,长大以后我也要开个小卖部,让我孩子也这么爽 我们家有四个孩子,爸妈觉得总有一个孩子要走出农村,他们选中了我 我先是在县城的姨妈家读过两年小学,10岁那年被送去菏泽上了私人武术学校,这是爸妈眼中走出农村的路——通过练武术,以后可以给老板当保镖。
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在宋堂村还算是比较好的,因为我父亲是司机,在上世纪90年代开着拉货的大车,相当于现在很厉害的技术人才我们是村里第一个有电视机的家庭,家里的长椅被村里人踩着看电视,都踩断了 那样的好景不长,我13岁时,我爸买了一辆解放牌大货车,拉货做生意,后来出了车祸,背了十几万元的债,家里一下就垮了我爸把车卖了出去打工,我妈独自在家种着十几亩地,还要照顾两个老人和四个孩子,哥哥姐姐后来也都辍学出去打工了 从那时候开始,我对人生有了思考:不能为他们,尤其是不能为母亲分担苦难,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 记得20XX年中秋节刚过,我听说我们村有个人回来招工人,去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旁边的一栋楼做橱柜安装,一个月给500块我盘算着:初中还要再读一年,高中读三年,大学读四年,总共还要八年,家里的日子要怎么过呢? 我决定不读书了,跟着老乡去北京于是我背着个包,拿着12块钱,坐上了去北京的绿皮火车 在北京,我跟着小包工头组装过柜子,还去人造石车间做过工人车间里的有毒粉尘非常多,戴再厚的口罩都没有用,大概两个月后,我就不干了 后来我在北京三元桥附近的翼龙宾馆当传菜员,没多久又从北京去了唐山,卖保健品。
20XX年非典期间,我又去了天津,在一家中餐厅当打荷工,还在西餐厅推销牛扒、果盘和极品蓝山咖啡 最拼的时候,我一天能工作16个小时,但感觉自己终于活得像个人了,至少这些工作每天是干干净净、能见到天日的那时候我反复听刘德华的《今天》,感觉给自己的心留了个缝隙,有光照进来 后来我进了蒙牛,人生才算真正走上了新的道路,当时蒙牛处于快速发展期,这算是个正规企业,是份工作了 一开始,我主要负责街边的小卖部、小奶站和报刊亭别人一天拜访二三十个客户,我一天能拜访四五十个,牛奶销量也是别人的3-4倍两个多月后,我成了分公司的第一批业务主管,代表蒙牛去培训汉沽(天津最小的区县)的代理商,帮助他们开网点、铺货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自己招人,管了几个年龄比我大的业务员 我还做过蒙牛的培训师,左肩膀背着很重的电脑,右肩膀背着投影仪,坐好几个小时的大巴去给人讲蒙牛的企业文化 我的工作越做越好,20XX年奇迹般地成为蒙牛华中大区的行销经理,20XX年又被调到南宁,管广西、云南、贵州三省的市场 蒙牛就是那个年代的“BAT”我总觉得,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一家好企业什么是好企业?就是它的文化能让你产生共鸣,能带你去到一个原本触摸不到的世界。
过去父母对我没有太多期许,家乡也没有让我立下大志的土壤,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成了我的第一个偶像 当年,蒙牛的格局很大,要“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还有牛总的理念,比如“先做人后做事”“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让我特别热血沸腾 我意识到有一天自己一定要去创业、当老板,也是从在蒙牛工作的时候才开始的那时候,《中国企业家》杂志每期都会寄到分公司,我在里面读到了王石、柳传志的故事虽然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但觉得他们有种英雄拯救世界的感觉公司每两个月会有一次培训,找的都是可口可乐全球副总裁这样的人我接触到了商业趋势、快销品、渠道……天眼被打开了 打造中国便利店民族品牌 20XX年我22岁,那年我父母的十几万元债务终于还清了,我觉得自己的责任也尽到了,就开始想要实现自己的一些理想 第二年5月,我离开了蒙牛 当时我的第一选择是做广告营销公司,因为我在蒙牛做的就是这个,这也是我喜爱的事可一想到公关公司要陪客户喝酒,还要陪玩、陪聊天,我就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合适 正好那段时间,我在广州看到了7-11便利店,它可以24小时营业,而且城市里每个拐角都有,简直太好了。
回南宁后,我两天两夜都没睡着,亢奋得血管都要爆了,决定要做便利店,而且就从南宁开始干起——这个城市比较小,没什么竞争,夜生活也丰富 当时我们一共有四个合伙人,凑了80万元我是一号股东,二号股东是我之前在天津的邻居,后来也和我一样到了华中,是非常铁的兄弟另外两个人是我原来在蒙牛的下屬,也是关系比较不错的人当时大家都很年轻 我给这家便利店取名为“今天”,店面是绿色的,理念是“绿色生活从今天开始”受蒙牛“做中国乳业的民族品牌”影响,我们提出来要“打造中国便利店民族品牌” 我在广西南宁香格里拉小区的一套95平米的房子里创立了Today20XX年7月1日,Today的两家店同时开业了第一家25平米,第二家只有10平米 货架上摆满了商品,店里从第一天就开始卖包子和茶叶蛋,门口贴着一行广告语:“Today便利店是你去超市时间精力的1/10” 第一家店外面的街道在白天总是车水马龙,可晚上基本没人,所有店都关门了,只有Today那个三四米宽的门头,还有一盏灯亮着 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为了吸引顾客,我们还在第二家店门口装了一部电视机南宁下着雨,我们支着帐篷喝着啤酒,一边看着自己的店,一边看着奥运会,感觉人生好完美。
我们把未来想得很辉煌,却没有预料到,做便利店什么都要自己上手,而且事情还很琐碎,从培养店长、招聘,到找位置、进货,我们都没有那么懂 那时候南宁还有一个叫“必可”的便利店,就开在菜市场旁边,我经常在门口“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看他们怎么陈列、怎么摆货,看来来往往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刚开始我们只有蒙牛这一个供应商,其他货都是我自己去批发市场拉鲜食进多了会过期,进少了又不够卖录入SKU时,我们无知到拿着笔记本电脑,把商品条码的11位数字一个个敲上去,然后再打上名称和规格后来我们买了个800块钱的系统,才发现一扫描条形码,所有信息都会自动写进Excel里,当时真的想撞墙 做便利店太难了,其中一个合伙人只做了1个多月就离开了,另一个合伙人3个多月后离开了,过了不到半年,二号合伙人也决定离开 他们要退出,但钱已经扔下去了,为了把钱退给他们,我只能卖房当时我有两套房:长沙的房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套房,那套房子对于从农村出来的我和我父母来说都意义非凡;而南宁香格里拉小区的房是我在南宁自己住的房,也是Today开始创业后的第一个办公室,我对它寄托了很多情感 把两套房子卖了之后,我到今天都还是租房子住。
当时我也有过埋怨,感觉一起仗剑走天涯,恨不得喝鸡血、拜把子的兄弟,最后还是走了,觉得这个世界上没人懂我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没把他们留下,是我人生最大的遗憾可那时我也担心,万一他们跟着我走不下去,自己无法对他们的家人交代 虽然身边人来人往,但我脑子里从来没有蹦出过放弃的想法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喜欢去看我的店,坐在街对面的马路牙子上看,或者半边屁股坐在烂躺椅上看,看这个店所服务的人,看这个店跟整个城市的结合,店里的灯光一直支撑着我 为了给Today的新店看位置,我经常深夜去数人流,在车上睡两个小时,到凌晨3点再出去,看看那个位置有多少灯亮着,然后再睡到凌晨,起来看看有多少灯还亮着 “我们需要更多的钱” 20XX年,我们在南宁开了三十多家店,但我想,要做民族品牌,我们肯定不能只待在南宁,可是下一步要去哪里呢? 全世界便利店的销售额都是随着气温高低而起伏的,中国热天最长的地方是华南,但是7-11、全家和当地品牌在广州、深圳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再看华东,虽然上海的热天也比较长,但竞争也一样很激烈,而且开店成本还很高再看西南,虽然成都有区位优势,但未来的影响力不够。
华中成了我的第一选择 一开始我想选择长沙,因为对长沙更有感情20XX年我从天津到了长沙,这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可是后来我发现,如果我们未来几年要成为“华中地区便利店第一品牌”,武汉才是那个“打仗”的地理制高点 要走到武汉,我们就需要更多的钱一直以来,Today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扩店,之前我对资本还没什么概念,一需要钱就跟银行借,而那时候,Today在银行已经有20XX万元贷款正在逐步到期 20XX年底,有资本陆续来找过我们,有的出1.1亿,有的出2.2亿,我当时想:“搞个小卖部怎么这么值钱了?” 到了20XX年清明假期,红杉资本现在的董事总经理胡若迪到广西旅游,通过中国便利店委员会找到我,说要顺便来看看Today 来之前,她在上给我发了两个东西:一张图片上全是logo,都是红杉在中国投资的互联网企业,阿里也在上面;一个链接的题目是“红杉到底有多牛?”,下面说:整个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中,22%的企业红杉都有投资我感觉红杉太厉害了,超出了我的想象空间 后来红杉请我去北京做路演,我问他们什么叫路演,他们说,就是做个PPT,把你对便利店的认知、Today的历程和规划讲讲。
我把自己的PPT主题命名为“新人类,新业态”,在台上讲得很激动他们一开始给我们的估值是2.5亿元,但我坚持3个亿,还好最后我们各让了一步,2.75亿元 就这样,红杉给我们投了5500万元当初如果没有红杉的投资,可能Today已经死掉了而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4轮融资,前后总共有6亿元的资本注入 就在红杉刚给我们做完尽调之后,我生命中还发生了一个传奇故事,让牛总(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成为Today的董事 当时他到南宁来参加中国企业家“绿公司”年会,我在现场看见了他我先试着给他发了一条短信,号码是我两年前问到的,我不确定他是不是还在用见他没有回复,我又坐到了离他比较近的位置,又发了一条短信,看到他掏出了——虽然还是没回我,但我确定了这个号码是他的 于是我又给他发短信,说自己对蒙牛的感恩,还说要送10%的股份给他,希望他到公司来看一看也许是因为觉得我这年轻人挺有意思,也可能是有红杉的名氣背书,牛总竟然回复我了,让我去跟他聊一聊 一星期后,他带着七八个人来Today参观,第二天就让秘书给我打了投资款听说我在开车去找他的路上撞了车,他还坚持要送一辆路虎给我。
以前我常开玩笑讲,如果有一天我把Today做成了全国知名品牌,我人生的高光时刻就是去找牛总:“牛总你知道Today吗?那是我做出来的,我曾经是蒙牛的业务员”没想到在我创业的第6年,牛总竟然真的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