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练习试题.doc
5页xx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练习试题 1、关于隧道浅埋段开挖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围岩的完整性较差时宜全断面开挖 B.开挖后应尽快施作锚杆、喷射混凝土,敷设钢筋网或钢支撑 C.锚喷支护或构件支撑,应尽量靠近开挖面,其距离应小于1倍洞跨 D.浅埋段的地质条件很差时,宜选用地表锚杆,管棚等辅助方法施工 2、关于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正确的说法是( ) A.土石混填路基的施工可以采用竖向填筑法、分层压实法、冲击压实法或强力夯实法中的任意一种 B.从原始地面至路堤设计标高应采用同一种土石混合料填筑 C.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D.当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过70%时,宜采用人工铺填,整平应采用大型推土机辅以人工按填石路堤的方法进行 3、 关于采用工字钢钢拱架进行隧道支护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混凝土能充满钢拱架和围岩间空隙,钢拱架与喷射混凝土粘结好 B.可用于混凝土内作为永久衬砌的一局部 C.架设后能立即承载 D.在V、VI级较软弱破碎围岩中使用较多 4、 计算无路面便道工程的其他工程费时,其费率应按照工程类别中的( )确定。
A.人工土方 B.机械土方 C.人工石方 D.机械石方 5、 某工程合同文件有:(1)技术标准;(2)中标通知书;(3)图纸;(4)公路工程专用合同条款;(5)工程专用合同条款;(6)已标价工程量清单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文件的优先级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 A.(1)(3)(2)(5)(6)(4) B.(2)(5)(4)(1)(3)(6) C.(2)(3)(1)(4)(5)(6) D.(2)(1)(3)(6)(4)(5) 6、 沥青贯人式碎石基层施工时,配合比设计应采用( )设计方法 A.拉伸试验 B.针人度试验 C.马歇尔试验 D.软化点试验 7、 某小范围泥沼地,地表以下存在0.5~1.Om深软土,最适合的处治方法是( ) A.爆破排淤法 B.堆载预压法 C.开挖换填法 D.砂井排水固结法 8、 相对于反循环回转钻孔,以下属于正循环回转钻孔特点的有( ) A.泥浆通过钻杆中心排出至沉淀池内 B.钻进与排渣同时进 C.施工占地较多 D.钻渣易堵塞管路 E.机具设备较复杂 9、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工程H合同段路基、路面工程。
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属于中硬石料,地表土覆盖层3m左右由于本合同段石方较多,路堤均采用了土石路堤,施工前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进行试验路段施工,确定能到达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等参数本合同段K14+220~K14+330为一峡谷,地面横坡较陡,施工单位采用倾填方法填筑并采用强夯机械,以保证压实合同段K17+300~K17+380公路右侧为滑坡,设计采用了抗滑桩与抗滑挡土墙的稳定措施,对流向滑坡体的地表水设置了环状截水沟排出,对地下水设置暗沟排出石砌抗滑挡土墙施工中,严格质量检验实测了石料强度、平面位置、顶面高程、竖直度或坡度、断面尺寸、底面高程 问题: 1.改正施工中的错误做法 2.针对该路段路堤填料,有何技术要求? 3.排除滑坡地下水与地面水还有哪些方法? 4.改正实测工程中的错误,补充实测工程漏项 10、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K合同段(k22+300~K44+000),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和支挡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抗压强度20MPa左右,地表土覆盖层较薄在招标文件中,60X挖方为石方,填方路段填料由挖方路段调运,施工过程局部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一:施工单位在路段开工后发现,路基挖方土石比例与招标文件中的比例相差较大,施工单位向以书面形式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建议,增加费用23.4万元,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单位签发了“设计变更通知单”,工程法人对设计变更进行了审查,同意实施。
事件二: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40cm,填至接近路床底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施工 事件三: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中,、配置的劳务用工有测量工、试验工、机修工、机械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司机 事件四:针对K41+200~K41+320的沿河路基,设计为浆砌块石路肩挡土墙(见下列图),挡土墙最大高度为11.2m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在墙身的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60%时,对墙背土进行回填,采用冲击压实法进行碾压 问题: 1.事件一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的相关规定?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施工方法 3.指出事件三中路基工程土石方开挖与填筑施工过程还必须配置的劳动力有哪些? 4.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该挡土墙的墙身砌筑属于几级高处作业? 5.指出墙身中的构造物A的名称和墙后砂砾石的作用 6.改正事件四中施工单位的错误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