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doc
70页1.1 工程背景 21.2 工程建设目标 2 总体目标 2 服务目标 3 技术目标 31.3 工程建设内容 41.4 建设思路 6 框架为基,业务为主 6 信息资源整合 7 业务应用整合 7 服务整合 81.5 总体结构 10 系统示意图 10 总体逻辑架构 11 网络与存储逻辑结构 15 数字资源和传统文献总体流图 161.6 外部接口设计 17 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接口 17 使用Z39.88开放链接接口实现和资源供应商及各图书馆的接口 18 用OAI协议提供元数据接口 19 基于国际标准ILL实现馆际互借接口 19 使用URI 实现调度接口 201.6.6 VR虚拟参考咨询接口 211.6.7 DD文献传递接口 221.6.8 Proxy数据代理服务接口 221.7 技术路线 22 标准化规范设计 22 基于SOA的体系架构 24 采用、近线、离线相结合的存储策略 27 计算机集群 27 基于OAIS的长期保存 27 虚拟化技术 291.8 基础平台建设 29 网络系统建设 29 存储与灾备系统 31 集群系统 31 系统软件平台 311.9 应用平台建设 32 应用支撑平台的框架结构的逻辑结构 32 平台框架的组成 32 应用支撑平台框架的实现机制 331.10 业务系统建设 33 资源采集与获取系统 33 数字资源加工系统 40 数字资源组织与管理系统 47 数字资源发布与服务 521.1 工程背景国家图书馆是综合性研究图书馆,担负国家总书库的任务,履行搜集、加工、存储、利用和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责,承担全国书目中心、图书馆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发展研究中心的职责。
ISO5127国际标准中有关国家图书馆的定义中明确规定:“凡建在该国内有负责收集和保存该国出版的全部重要文献的图书馆,即可具有法定呈缴本职能”从传统图书馆阶段看,国家图书馆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就是全面收藏本国印本出版物并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服务在现代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按照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其他行业数字图书馆建设应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履行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在全面收藏中文文献信息的基础上,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文献提供中心,负有重点收藏和长期保存中文数字资源,建立中文数字资源保障中心,建设中文数字资源查询基地的责任其次,在数字资源服务方面,国家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单位,具有社会知识传播与信息服务中枢的核心地位,担负着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全方位、多渠道获取信息与知识需求的重任国家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分为四个层面,一是为中央国家机关立法决策服务;二是为全国重点教育、科研及企事业单位服务;三是为社会公众服务;四是为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服务第三,在数字图书馆技术方面,国家数字图书馆构建数字资源采集、加工、保存的技术支撑平台时,无论在体系结构设计、网络平台与硬件设施搭建,还是在软件研制方面的建设都不同于一般的数字图书馆,它不是独立和封闭的系统,而是要保持与其它各数字图书馆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可互操作性和开放性,为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共建共享提供支撑。
第四,在资源框架与标准规范方面,要使数字图书馆理论、需求分析、接口分析、互通标准的采用与技术实现有机结合,实现以内容管理框架为基础技术、硬件体系结构面对框架、应用软件面对框架接口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在标准规范研制方面,将采用数字图书馆相关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致力于为全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统一的标准规范1.2 工程建设目标1.2.1 总体目标国家数字图书馆将全面履行国家图书馆的职能,有重点的收藏、建设和长期保存中文数字信息,在互联网上形成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群,建构数字资源采集、加工、保存的技术支撑平台,并通过国家骨干通信网向全国以及全球提供中文数字信息服务,使国家数字图书馆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基地与服务基地,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传播手段,向全国及全球展示中华优秀文化,实现馆藏资源的共享到2007年底,建立统一的国家数字图书馆服务门户,向读者提供揭示性书目信息(书目、篇名、目次等)3000万条左右,在互联网、馆域网上向读者提供超过200TB的数字资源,在二期工程新馆馆区内提供580个电子阅览室席位,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数字图书馆2008-2015年完成我国中文文献的书目数据库建设,通过网络通道向公众全面提供中文二次、三次文献的检索(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的名称及篇名数据);完成馆藏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向公众提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资源,包括:甲骨资源库、金石拓片资源库、敦煌资源库、地方志资源库、图书馆学资源库、中国国情资源库、中国博士论文资源库、中国学资源库等;建立中文互联网信息资源库,保存中国重要的网站网页信息,并向公众提供查询服务;与其他行业性、地区性数字图书馆系统连通,向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信息库,使国家数字图书馆成为中文数字信息的查询中心和服务中心。
1.2.2 服务目标国家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分别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社会公众和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服务四个部分1、 对于中央及国家领导机关,主要是提供元数据检索;利用参考咨询服务平台开展专题服务;提供针对重大事件或专门主题的信息搜集与整理,进行信息推送服务;在立法决策过程中提供信息与知识服务2、 对于重点科研、教育、生产单位,主要是提供元数据检索;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提供信息推送服务;进行数字资源的联合采购工作;根据数字资源的版权情况最大限度地对教育和科研用户提供资源;联合编制全国联合目录等3、对于社会公众,主要是提供元数据检索;提供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提供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提供数字资源链接或订购提供用户个性化服务,用户能订制自己所关注的资源信息,依靠EMAIL、BBS、留言板、即时交流和多种技术手段,及时获取由图书馆系统根据用户关注点所自动推送的即时信息对于到馆读者,可以在数字资源与物理资源的选择上获得最大的帮助,对于研究读者还可以提供含国际电视能力、物理资源能力和数字资源能力的更好的研究环境4、对图书馆的服务,主要提供全国联合编目服务、馆际互借服务、联合参考咨询服务和专业人员培训。
1.2.3 技术目标1、 数字资源加工能力l 普通纸质文献数字化加工能力:30万册(件)/年;l 缩微介质数字化加工能力:300万拍/年;l 文摘记录加工处理能力:9万个/年;l 书目记录、文摘记录、版权关系、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等挂接处理能力:各9万个/年;l 目次的加工、挂接处理能力:180万行/年l 篇名的加工、挂接处理能力:600万个/年l 音频、视频资源的深度标引处理能力:6000小时/年2、 存储能力l 本地与灾备存储中心:存储能力≥60TB,永久保存数据存储能力≥340TB(包括离线和近线部分)3、 提供服务能力l 二期馆区具备6000个信息点的接入能力,主要阅览区、会议区、室外休息区具备无线接入能力(11兆/秒、108兆/秒);l 互联网资源输出能力大于1000GB/天;l 接入超过3000G/S带宽能力;l 2亿条以上结构化元数据的检索能力;l 平均100,000次检索请求/分钟能力,峰值10,000次检索请求/秒能力,可以进行1亿页全文检索,可以进行古籍全文检索;l 支持600个读者终端(电子阅览席位)和移动无线终端的服务能力;l 具备50个机位的数字图书馆管理与技术人员培训环境及能力。
4、 技术支持能力l 具备国家数字图书馆主要生产系统的仿真测试能力及三个项目的同时开发能力;l 具备开展数字图书馆发展方向研究及相关标准规范研究的能力,建立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有关标准与规范1.3 工程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制定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标准、规范;搭建数字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存储与灾备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数据广播系统、集群系统、RFID、一卡通系统、快速印刷;建设满足数字图书馆系统运行要求的硬件和系统软件平台;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业务应用系统、公共支撑平台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制定国家图书馆将在参照和遵循信息化方面的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技术标准、业务管理规范和指标体系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化体系包括汉字规范处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数据对象管理、元数据总则、专门元数据、知识管理、资源统计和长期保存等标准规范2、网络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平台以及配套基础系统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网络系统采用核心层、接入层的两层结构设计,采用星型冗余结构的连接方式,确保无单点故障,达到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的带宽要求,并具有少量光纤到桌面的接入能力在硬件和系统软件平台建设方面,系统将为各子系统设置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存储与灾备系统。
为了满足新馆的辅助功能建设视频系统、一卡通系统、数字广播、RFID和快速印刷系统3、数字图书馆业务应用系统和公共支撑平台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包括资源采集与获取系统建设、数字资源加工系统建设、数字资源组织与管理系统建设、数字资源发布与服务系统建设和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a) 资源采集与获取系统资源采集与获取系统有三个子系统组成:l 文献数字化子系统:对图书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将传统介质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对加工的数字资源按标准进行标引,构建元数据l 网页资源获取子系统:能自动进行专题数字资源的搜集、分类、标引、存档,并以多种形式向读者提供专题资源l 电子资源缴送子系统:用户通过互联网上传学位论文、电子出版物等电子文档,并进行元数据加工和检索b) 数字资源加工系统数字资源加工系统将各种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进行有效的格式转换、元数据标引等处理,使各种资料具备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管理和服务需求数字资源加工系统有两个子系统组成:l 数字资源加工管理子系统:建立与存放各类型元数据库、资源库和知识库,为国家图书馆建立、组织、管理各种类型元数据库、资源库和知识库;建立元数据制作、整合、检索平台,为数字资源加工工作人员提供元数据建设工作窗口和工具;建立资源库加工平台,为数字资源加工工作人员提供资源库建设工作窗口和工具;建立知识组织体系和检索基础平台,为建立知识组织体系、知识库,为知识挖掘提供知识组织模型、知识挖掘工具和知识本体库(语料库),解决知识组织的语料的输入或输出以及应用检索。
l 全国联合编目子系统:是全国图书馆行业本着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在统一系统平台上联合工作,编制全国图书馆实体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元数据的过程因此,除应达到原有的联合编目系统功能(上传、下载、查重、质量控制、用户管理、经费计算和管理等)外,还应能满足数字图书馆的特殊要求c) 数字资源组织与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组织管理系统实现对资源安全、资源级别、资源调度、权限控制、元数据与对象数据的管理,并能够进行资源的存储、永远保存、异地备份、数据迁移、数据仿真等,同时对数字资源实现版权登记和管理、数字版权加工和管理、资源发布安全认证、资源服务与版权保护认证d) 数字资源发布与服务系统数字资源发布与服务是指对到馆读者、馆外读者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自建数字资源和外购数字资源的集中及分散服务功能e) 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是指依据国家数字图书馆的业务要求,依据制订的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创建的,用于支撑各业务子系统开展业务协同、互访,功能调用,数据交换的通用运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