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火灾和爆炸应急预案.docx
8页电气火灾和爆炸应急预案 1.1配电线路、照明器具、电动机、电热器具和高、低压开关电器等电气装置引起火灾爆炸 1.2电力电容器、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等引起火灾爆炸 1.3雷电、寄生静电、电磁感应也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1.4归纳起来,电气装置异常状态下的危急温度和各种电火花及电孤是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直接原因 2电气火灾和爆炸的现象 2.1电气短路发生短路时,线路中电流增大为正常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而产生的热量又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使温度急剧上升;假如温度达到燃物的引燃温度,即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由于击穿、老化及其它各种原因造成的绝缘破坏都可能构成短路,引起火灾爆炸 2.2接触不良接触部位是电路的薄弱环节,是产生危急温度的主要部位之一,不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夹有杂物,可拆卸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松动,可开闭的触头和滑动接触处没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或表面粗糙不公平,均可能增大接触电阻,产生危急温度,特殊是铜导体与铝导体的连接处,很简单构成引燃源,造成打火放电,引起火灾爆炸 2.3过载过载势必造成电流过大,导致过热,设计线路或选用电气设备时没有考虑足够的裕量,或使用中接用过多的负荷或某些负荷连续运行时间太长或起动过于频繁,或三相线路缺相运行,均可能导致线路或设备过载。
2.4铁芯过热电动机、变压器、接触器等带有铁芯的电气设备,由于铁芯短路(片间绝缘破坏),或线圈电压过高,或通电后铁芯不能吸合都将造成铁芯过热并产生危急温度 2.5漏电漏电电流一般不大,不能促使线路熔丝动作,如漏电电流沿线路比较匀称地分布,则发热量分散,火灾危急性不大;但当漏电电流集中在某一点时,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局部发热,引燃成灾 2.6散热不良各种电气设备在设计和安装时都考虑有一定的散热、通风措施,假如这些措施遭到破坏,如散热油管堵塞、通风道堵塞、安装位置不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距离外界热源太近,均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过热 2.7机械故障对于带有电动机的设备,假如被卡死或轴承损坏,造成堵转或负载转矩过大,都将造成电动机过热 2.8电热器具和照明灯具电炉、电热器和照明灯具的工作温度较高,如电炉丝的温度高达800℃;白炽灯丝温度高达2000~3000℃,40W灯泡表面温度约50~60℃、100W者约170~220℃、200W者约170~300℃;高压水银灯泡表面温度与白炽灯相近,400W者约150~250℃;1000W碘钨灯表面温度高达500~800℃,假如这些发热元件紧贴在可燃物上或离可燃物太近,极易引燃成灾。
2.9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大量电火花将汇合成电弧电火花的温度很高,特殊是电弧,温度高达6000℃,因此,电火花和电弧不仅能引起可燃物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构成危急的火源 2.10一些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正常操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火花;如刀开关、断路器、接触器、掌握器接通和断开线路时会产生电火花;直流电机的电刷与换向器的滑动接触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电刷与滑环的滑动接触处也会产生电火花;切断感性电路时,断口处将产生比较剧烈的电火花或电弧;其火花能量较大,危急性也较大 2.11雷电放电可产生剧烈的电弧直接雷电可产生20000℃的电弧,引燃危急性极大,随着雷击发生的二次放电的引燃危急性也很大,雷电冲击过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构成短路也有很大的引燃危急 2.12工艺过程中或人员行动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固体静电电压可高达20多万伏,液体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多伏,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多伏,静电电压很高,简单发生放电,在爆炸危急环境是一个非常危急的因素 2.13多油断路器、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充油套管、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等电气设备可能发生爆炸;当电气设备四周有爆炸性混合物时,在危急温度或电火花的激发下可能发生空间爆炸;充油设备的绝缘油在高温电弧作用下气化和分解,喷出大量油雾和可燃气体,也可能发生空间爆炸;发电机的氢冷装置漏气,或酸性蓄电池排出氢气等,形成了爆炸性的混合物,也能发生空间爆炸。
3电气火灾和爆炸的危害性 3.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建筑物倒塌,生产中断 3.2电气设备发生燃烧爆炸,还会引发连环性的物理、化学爆炸 3.3在不同的工艺生产区域,发生的爆炸性质也不同,如高炉炉顶设备、煤气系统除尘设备、喷煤制粉设备等,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4电气火灾和爆炸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4.1对掌握室、开关室通往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的电缆孔洞和盘面之间缝隙,必需采用阻燃材料严密封堵 4.2电缆竖井应分段作防火隔离,对敷设在隧道和厂房内构架上的电缆要采取分段阻燃措施 4.3电缆隧道、夹层等处要定期检查清理,保持清洁,不积粉尘,不积水,安全电压的照明充分,禁止堆放杂物 4.4厂房内敷设的电缆要组织分区负责,并定期清扫积灰、积粉;经过高温管道、阀门等热体和燃油、透平油管道、阀门四周的电缆要尽可能布置远一些,并采取隔热、防火措施 4.5新扩建工程设计应有完善的电缆防火措施,施工中要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各项电缆防火措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 4.6对于新建、扩建的300MW及以上机组,应使用阻燃电缆,否则重要回路应采用耐火电缆。
4.7在配电装置中合理配置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等保护电器,对线路和用电设备的过载、短路和漏电进行牢靠的保护 4.8在电气设备(包括线路)四周,尤其在使用电焊机的场所不准堆放易燃物和腐蚀介质 4.9在电气设备(包括线路)的绝缘检查,保证相与相间和相与地间有符合要求的良好绝缘,防止可能出现的电火闪耀 4.10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变压器、配电室等处禁止烟火,并配置绝缘灭火器材 4.11按规定设置防雷装置,其保护范围应能掩盖整个施工现场 4.12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4.13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磁力启动器,而不应先操作闸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4.14切断电源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 4.15剪断电源时,不同相电位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四周,以防止电线切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4.16凡进入生产区域的电器设备必需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合格证、出厂日期。
无产地、无品牌的产品一律禁止使用,不合格产品禁止使用 4.17全部开关的保险丝必需按规定使用,不得以大代小,不得以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保险丝使用 4.18停电发生事故停电,马上报告生产调度,确定停电范围,若故障在车间范围内,应马上组织抢修: 4.18.1停电范围在全厂,厂调度应马上报告公司总调度,厂应马上组织抢修,若故障在厂范围内,各岗位按相应应急程序处理; 4.18.2停电范围在全公司,应与总调和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各岗位按相应应急程序处理; 4.18.3停电后应快速弄清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时要撤离人员,严防冒险作业,使事故扩大; 4.18.4事故处理后送电,要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9突然停电自动化掌握系统应急预案: 4.19.1停电后马上保存系统程序; 4.19.2按程序将全部模板电源关闭; 4.19.3将监控画面退出,随后按安全程序关闭 4.20电气设备、设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马上切断事故点电源,并按火灾应急程序处理,灭火时应严格遵守电气火灾灭火规程 4.21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的火源扑灭后必需查明原因,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不得用送电的方式查找故障点,确认故障彻底排解后,方可联系送电。
4.22厂各区域设备或照明设施一旦发生着火事故,着火较大不好马上掌握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4.22.1最早发觉者应马上向厂调度室报告,高炉车间和除尘喷煤车间可先向车间值班室报告,并采取一切方法快速切断电源; 4.22.2厂调度室接到报警后,马上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上级部门报告,快速通知各专业救援队伍赶往事故现场,并视状况准时通知医院、消防、事故地点区域内各相关方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求查明事故点及事故原因,并发出相应休风停机指令,下达应急救援预处置指令; 4.22.3发生事故的区域应马上通知相关单位及事故区域内各相关方采取应急措施,区域负责人马上组织查找事故点及事故原因,组织对现场受伤人员抢救,清点现场人数,设立临时警戒线,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抢险,相关单位也要协作事故发生单位组织抢险、救援,并清点本单位在事故现场可能受伤的人数; 4.22.4指挥部各成员接到通知后,按对口专业快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准时到达事故现场,依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打算,并命令各应急救援队开展救援,如事故扩大,应恳求上级支援; 4.22.5通讯联络中心设在厂调度室,负责信息传递、指挥、联络及对外信息发布; 4.22.6安全生产技术科到达现场后,会同事故发生单位,查明事故点及事故原因,视事故掌握状况,做出停产打算,并对事故状态进行跟踪监测; 4.22.7治安队到达现场后,设置警戒区,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协作事故单位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撤离和人数清点; 4.22.8医疗救护队到现场后,协作事故发生单位,马上救护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准时送往医院抢救; 4.22.9抢险抢修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依据指挥部下达的抢修指令,快速进行设备抢修,掌握事故以防事故扩大化; 4.22.10当事故得到掌握,马上成立两个特地工作小组: 4.22.10.1在生产副厂长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生产技术科、设备环保科、事故发生车间参与的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及事故处理意见; 4.22.10.2在设备副厂长的指挥下,组成由安全生产技术科、设备环保科、事故发生车间、设备修理单位(二建公司)参与的抢修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马上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4.22.11火情较小时,发觉人员采用现场的消防设施灭火,并向生产调度汇报。
如火情难以掌握,马上拔打火警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