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上学期人教化学教学资源包-《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易错辨析.doc
5页初中化学易错辨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易错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判断依据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不同点本质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现象不同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例1]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B.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C.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D.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固体碘受热后变成紫红色碘蒸气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的过程中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有新物质生碳酸钙和水成,属于化学变化;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C[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B. 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 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一定是物理变化D. 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解析] 这是一道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概念的辨析题,区分二者关键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不一定生成新物质,如物理中学过的某些物质的升华是物理变化,碱式碳酸铜加热生成三种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水加热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所以不能以变化是否需加热来进行判断发光放热是一种现象,现象不应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依据,电灯发光放热时并不生成新物质, 这是物理变化选项C,因明确了物质变为该物质的气态,所以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答案] C易错点二: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辨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区别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判断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例3] 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解析] 因对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不能很好的区分而误选。
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答案]A易错点三: 区分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导析]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质性质的描述在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易(难)”等说法[例4]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酒精挥发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C.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氢气难溶于水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液态氧是淡蓝色液体[解析] 本题易错选A因为同学们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两个概念淆不清。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它不是对物质性质的描述;B选顶都是物质的化学性质;C选顶描述的都是物质的物质的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目要求[答案] D[例5]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导线 B.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解析] 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铜能导电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答案] A规律方法:①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化学性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而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直接感知或通过仪器测定,不需发生化学变化,描述物质的性质时,通常用“易、会、能”等词语描述强化练习:1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 B.生米煮成熟饭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了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白磷自燃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的蒸发 B.高粱酿酒 C.轮胎爆炸 D.金属导电5.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酒精挥发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木炭在空气中能燃烧C.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 氢气难溶于水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液态氧是淡蓝色液体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家中食醋有酸味 B.浓硫酸能使小木棍变黑C.食盐能溶解于水 D.干冰能升华7. 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 均为化学变化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均为物理变化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错误的是( ) 参考答案1.B2.C3.C4.B5.D6.B 7.D 解析:“化学变废为宝,资源循环”的含义是燃料燃烧变为燃烧产物,经过太阳能或生物能又变为燃料。
1)燃料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燃烧产物在太阳能或生物能的作用下重新变为燃料,燃料与燃烧产物不是同一种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1)、(2)均属于化学变化8.C 解析: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作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该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错误。












